标本采集运输指南111Word文档格式.docx
《标本采集运输指南11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本采集运输指南111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蛋白质餐使血浆尿素、血氨增加,但不影响肌酐含量。
(4)
高比例不饱脂肪酸食物,可减低胆固醇含量;
香蕉、菠萝、番茄可使尿液5-羟色胺增加数倍。
(5)
含咖啡因饮料,可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增加,并使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儿茶酚胺。
(6)食物如含有动物血液,可引起粪隐血假阳性。
(7)
饮酒后使血浆乳酸、尿酸盐、乙醛、乙酸等增加,长期饮酒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平均血细胞体积增加、谷氨酰转肽酶亦较不饮酒的病人为高,甚至可以将这三项作为嗜酒者的筛选检查。
吸烟:
瘾大者血液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可达8%,而不吸烟者含量在1%以下。
此外,儿茶酚胺、血清可的松亦较不吸烟者为高,血液学方面亦有变化,白细胞数增加、嗜酸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偏高、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
吸烟组血浆硫氰酸盐浓度明显高于非吸烟组。
3.药物
药物对检验的影响非常复杂,在采样检查之前,以暂停各种药物为宜,如某种药物不可停用,则应了解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4.体位
体位影响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和组织间液因体位不同而平衡改变,则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物质的改变较为明显,例如由卧位改为站位,血浆ALB、TP、酶、Ca、胆红素、Tch及TG等浓度增高;
Hb、HCT、RBC等亦可增加。
由于体位的因素,在确立参考值时,应考虑门诊和住院病人可能存在的结果差异,故采集标本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和保持体位的一致性。
5.时间
病人准备还应考虑病人的生物钟规律,特别是激素水平分析,如女性生殖激素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
胆固醇则在经前期最高,排卵时最低;
纤维蛋白原在经前期最高,血浆蛋白则在排卵时减少。
生长激素于入睡后会出现短时高峰。
胆红素、血清铁以清晨最高;
血浆蛋白在夜间降低;
血Ca往往在中午出现最低值。
故采血时间应在相同时间进行。
二、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是直接关系检验结果的基本要素,如果标本采集不当,即使最好的仪器设备也难以弥补在采集标本时引入的误差和错误。
现将各种标本的采集要点分述如下:
(一)
血液标本采集
采血管分普通管、抗凝管和促凝管三类。
常用抗凝剂有草酸钾、草酸钠、枸橼酸钠、EDTA-K2或EDTA-Na2、肝素、氟化物等。
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选用合适的抗凝剂十分重要。
1.选择抗凝剂注意事项:
(1)
含有K+、Na+的抗凝剂不能用于测定K+、Na+的标本。
EDTA、氟化物、草酸盐等不能用于测定Ca2+的标本,因为Ca2+可与它们形成不溶性物质。
草酸盐、氟化物不能用于测定酶和用酶法测定的标本,因为它们有激活或抑制某些酶活性的作用,如草酸盐可抑制AMY、ACP、LDH的活性,氟化物则有激活尿素酶、AMY的作用。
草酸钾:
钙离子螯合剂,常用量为1~2mg/ml血液。
草酸钾虽仍可应用,但使红细胞缩小,水分从红细胞渗入血浆,使血浆成分浓度相应偏低。
草酸钾/氟化钠混合抗凝剂:
专供葡萄糖测定用,氟化钠1g,草酸钾3g混合,混合剂4mg抗凝1ml血。
(6)肝素:
是一种粘多糖体,可抑制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不能转化为纤维蛋白。
以15±
2.5IU抗凝血液1ml。
肝素抗凝血不影响红细胞体积,可用于生化及血液学检验标本,但不可用于筛选DIC的3P和TT试验,因肝素与鱼精蛋白作用,发生沉淀,使3P出现假阳性以及肝素的抗凝血酶作用出现产生干扰。
EDTA:
与钙离子络合而抗凝,通常血液学常规检验应用其钾盐EDTA-K2或EDTA-K3
。
EDTA-Li2
亦可作为抗凝剂,且可用于大多数生化检验。
(8)使用抗凝剂要注意血与抗凝剂的比,如血沉取106mmol/L的枸橼酸钠0.4ml,抽1.6ml血;
凝血机制取0.2ml,抽1.8ml血;
血常规用EDTA抗凝管抽1.5ml血;
血生化用肝素抗凝管抽3ml血等;
上述抽血后注意反复颠倒混匀5-8次,轻柔。
2.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末梢采血时,务必清洁消毒,待干燥后穿刺,用1次性采血器。
婴儿可取自脚后跟两侧处,一般不取手指,采血中不可用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液,使血液易于凝固和稀释,出现误差。
采静脉血时止血带结扎过久,可引起误差。
如以结扎1min的样品结果为基数,则结扎3min,可使血浆总蛋白增加5%,胆固醇增加5%,铁增加6%,胆红素增加8%,乳酸则不能使用止血带。
血清标本应避免溶血,并及时分离血清,如需隔日检验,应封口后冰箱储存。
采血用针头过细会使血K+升高。
要特别注意采血不能在输液的同侧进行,更应杜绝在输液管内采血,因输液成分会影响检测结果(使相应的结果偏高,如输K+、Glu时,可使所测K+、Glu明显增高),或使血液稀释结果偏低。
血气和pH值测定的血液以动脉血为原则,且不可漏气。
细胞培养的样品要采用无菌技术,防止污染。
标本采集后,必须在试管或容器上帖上检验申请单号码、住院病人应有床号、姓名,且应当场核对无误。
(二)
尿液标本采集
根据采集时间可分为清晨空腹尿、随机尿、计时尿(2h、3h、12h、24h等)、午后尿、餐后尿、症状典型时尿等。
晨尿为住院病人留尿的主要方法,早晨起床后收集第一次尿,可用尿常规检验。
随机尿多为门诊就诊病人的留尿检验方法。
餐后尿为收集进餐后2h尿,主要用于了解葡萄糖代谢情况,用以筛查隐性糖尿病或轻症糖尿病。
计时尿应于计时开始时排空尿液,然后于规定时间内至截止时间留尿,计时尿多用于肾功能和有形成分排出率的评估,亦用于计算淀粉酶或肌酐的排出率。
24h尿多用于化学组分的测定,亦用于泌尿道抗酸杆菌的检查。
尿液原则上以不用防腐剂为好,如需12h或24h尿,首选以冷藏为妥,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加用合适的防腐剂,例如加40%甲醛1滴于尿液30ml中,适用于细胞及管型等有形成分的检查;
激素检验常以盐酸10ml作为24h尿的防腐剂或硼酸1g加于尿液100ml,麝香草酚0.1g加于尿100ml供抗酸杆菌浓集检查。
(三)
粪便标本采集
采集后及时送检,如作原虫阿米巴检查应保持一定的温度,且立即送检,立即检查,如检查蛲虫则不必送检粪样,而应于晨起时排便前用棉拭擦肛门周围,可得虫卵。
粪便标本应不污染容器外表,一般以无滤漏容器留取5~10g即可。
(四)
脑脊液、浆膜腔液、关节液标本采集
均由临床医师穿刺采样,检验科应提供专用的各种试管或容器,及时送送检。
(五)
骨髓标本采集
采样由临床医师穿刺,抽吸量不得超过0.2ml,涂片送检。
(六)
胃及十二指肠液标本采集
一般均在门诊或病房采集后送检,收样时应核对标本。
胃液分基础胃酸分泌(ABO)、最大胃酸分泌(MAO)等,十二指肠液分甲、乙、丙、丁管。
甲管来自总胆管为橙黄色,乙管来自胆囊为黄绿色,丙管来自胆道为柠檬色,丁管来自十二指肠液为灰黄或淡黄色,细菌培养应从乙管取样接种培养基。
(七)
痰液标本采集
采集晨间第一口痰,多用于细胞学及微生物学检查。
采样前应先反复漱口,经深呼吸数次后用力咳痰,不可吐入唾液。
微生物培养取样应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开始之前,如已用药,则应选血液药物浓度最低水平时采样。
(八)阴道分泌物
由妇产科医师采样后即时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可在37℃加温数分钟后检查,否则影响滴虫动力,易于漏检。
(九)精液和前列腺液
采集精液应在禁欲3~5天后进行,且于排精后30min内保温送达检验科,容器以广口玻璃小好,不可贮存于避孕套或塑料瓶内,收到标本后应及时检查。
前列腺液由医师作前列腺按摩术取样,收到标本后亦应立即检查。
(十)其他标本
根据具体检验项目而定,临床医师在开申请单前,应同检验科相关部门联系并询问详细后,注明检查要求,再采样并及时送检。
总之,各种检验标本的采集合适与否,直接关系检验质量,应予以重视。
三、标本保存和运送
标本保存和运送是检验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之一。
由于采集的标本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使检验结果受或大或小的误差,因此必须正确掌握标本保存和运送。
(1)采样后须立即送检的常规项目:
血氨、血沉、血气分析、酸性磷酸酶、乳酸以及各种细菌培养,特别是厌氧菌培养。
(2)采样后0.5h内送检的常规项目:
血糖、电解质、血液细胞学、体液细胞学、涂片找细菌、霉菌等。
(3)采样后1~2h内送检的常规项目:
各种蛋白质类、色素类、激素类、脂类、酶类、抗原、抗体测定等。
(4)采样后2h以上才能送检者,则常对标本采取必要的保存手段。
对血糖或乳酸可直接分离血清后冷冻保存,或用NaF作稳定剂2~8℃密封保存;
K+必须分离血清后密封2~8℃存放;
ACP须加稳定剂后分离血清冷冻保存;
对其他一般项目,可加盖密封后直接2~8℃存放,但血沉和细胞学检查不能采用此方法。
(5)标本保存1个月:
一般对检测物分离后,-20℃存放。
标本需长期保存(3个月以上者):
对检测物分离后(包括菌种)-70℃保存,还应避免反复冻融。
(6)标本采集后,尽量做到及时送检;
运送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标本外溢出、污染以及生物安全,需要有一定医学知识和一定培训经验的护理员负责运送。
附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在服用多种药物的同时进行多项化验检查,药物引起的化验异常会和疾病引起的一样多。
因此,在药物治疗中,如何正确地解释和评价检验的结果、探索其影响的定量关系或消除其干扰的方法,这对临床实验学科提出了新的课题。
正确的解释检验结果,必须先了解患者正在服用哪些药物。
影响检验结果的常用药物包括:
抗凝剂、降糖药、兴奋剂、激素、抗癫痫药、降压药、镇痛药、抗感染药及某些中药等。
但影响的程度不一,而且有些药物影响检验结果的机制也不清楚。
有的改变是因检验过程中化学反应被干扰;
有的则反映特殊器官受损,如肝肾;
有的病人代谢功能特殊,对某一化合物的形成或排出呈现加速或迟滞;
其他如结合部位的竞争,降解酶的激发或抑制等。
一、对物理学检验的影响
(一)可能使粪便变色的药物
1.使粪便变白色的药物:
抗酸剂(氢氧化铝等)。
2.使粪便变黄色或绿色的药物:
蒽醌类(大黄等)、吲哚美辛(消炎痛)。
3.使粪便变粉红至红色或黑色(可能有肠出血)的药物:
抗凝剂(华法林等)、保泰松类、水杨酸类。
4.使粪便变黑色的药物:
铋制剂,如活性炭、亚铁盐、铁盐。
5.使粪便变红色的药物:
利福平、恩波维胺(扑蛲灵)。
6.使粪便变泥土状、灰色的药物:
钡剂。
(二)能使尿液改变颜色的药物
1.使尿液变为黄色至红色或红棕色的药物:
大黄、氯喹、呋喃妥因、吩噻嗪类、苯妥英钠、华法林、维生素B2、非那西丁、对氨基水杨酸、抗凝剂、肯同氯奎、呋喃唑酮、山梨醇铁、辛可芬、苯氮吡啶、苯茚二酮、酚酞、苯磺胺、伯氨奎、阿的平、核黄素、水杨酸、磺胺药等。
2.使尿液变为蓝绿色的药物:
阿米替林、吲哚美辛、利福平、亚甲蓝、妥龙、氨苯蝶啶等。
3.使尿液变为黑褐色的药物:
甲硝唑(灭滴灵)、左旋多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