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习题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8914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习题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财政学习题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财政学习题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财政学习题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财政学习题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习题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财政学习题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习题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学习题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从以上讲,还包括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

6.公共财政:

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或者说是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并通过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要与总供给的平衡,以到达优化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7.免费搭车:

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8.财政资源配置职能:

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财力,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9.非排他性:

是指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10.非竞争性:

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二、填空题

1.政府;

经济主体

2.分配;

历史

3.财政

4.国家

5.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

三、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B 

5.B

四、多项选择题

1.AC 

2.ABDE 

3.AC 

4.ACE 

5.ABCDE 

6.ABCDE 

7.ABCE 

8.ABCD

五、简答题

1.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①自然垄断,垄断有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②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

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效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③信息不充分,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的生产、销售与消费者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都很难掌握充分的信息。

④收入分配机制不公和经济波动,市场经济即使是有效率的,但却不可能兼顾公平;

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

2.政府可采取以下三种手段干预市场运行:

①行政法律手段,即制定市场法规,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制定经济政策,引导调节经济运行。

②组织公共关系生产,即由政府出资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③财政手段,即以税收、收费、国债等形成收入,又通过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等手段调节经济运行。

3.社会公共需要具有以下特征:

①不可分割性,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它不是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

②非排他性,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享受;

③非竞争性,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或只需付出少量代价;

④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带有外部效应的特征;

⑤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

4.财政实现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如下:

①财政政策是维系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

②在财政实践中,逐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性;

③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的发展;

④财政应切实保证那些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

5.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这也是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

六、论述题

1.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财政职能可以表现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三个方面。

(1)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财力,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

(2)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

发展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包括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及文化条件的变化。

2.一般来说,社会公共需要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存在的,不因社会形态的更迭而消失,这是共同性。

同时,社会公共需要又总是特殊的,具体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形态之中。

对其历史性可遵循两条线索去探讨:

一是生产力发展,社会产生了或可能产生怎样一些公共需要;

二是生产关系的变迁,统治阶级或集团如何以社会公共需要的名义将M的分配做有利于本阶级或集团的安排。

3.西方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混合经济是主要依靠市场体系中的私人部门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资源配置,同时也存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来抵消市场失灵,实现市场的稳定与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常借助于政府的力量,通过运用各种政策和措施来干预经济的运行,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可以说,正是由于存在上述的“市场失灵”现象,政府介入或干预才有了必要性和合理性。

七、案例分析题

1.公共财政的功能如下:

(1)公共财政是财政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而自然产生的一种财政类型和财政模式。

弥补市场失效、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公共财政最显著的特征。

(2)公共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2.

(1)财政分配的过程,事实上是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在市场经济的模式之下,国民收入分配主要是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通过市场进行的。

而这种自发的市场分配必然会出现缺陷,因而,需要财政分配进行弥补和矫正。

(2)财政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3)财政可以通过以下机制和手段调节收入:

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规范公务员工资制度;

加强税收调节作用;

通过转移性支出,维持每个社会成员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第二章 

财政收支概论

1.财政支出,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在一个财政年度内耗费的资金总和,表现为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财政资金分配活动,集中反映了国家的职能活动范围及其所发生的耗费。

2.购买性支出,也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的支出本身将形成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的这类财政支出。

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

3.转移性支出是政府为实现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控职能,转移给各受益主体并由他们最终实现的支出。

4.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总量的货币表现。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财政活动规模的一个重要指标。

5.瓦格纳法则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人们实际收入的提高,对这些服务的公共支出的比例也会提高。

6.财政支出结构是指财政资源内部的配置比例。

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是国家调节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7.财政支出效益是指在财政活动中财政资金的支出与所获得的回报之间的对比关系。

所谓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就是“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8.影子价格,也称为最优计划价格,简言之,即针对无价可循或定价不当的商品和劳务所规定的较为合理的替代价格。

其名称是从线性规划来的,也就是说影子价格是求资源最优分配的线性规划的对偶解的价格。

二、单项选择题

2.B 

3.B 

4.D 

5.C

三、多项选择题

1.BCD 

2.CE 

3.ABCDE 

4.ABCDE 

5.BCE 

6.BCE

四、简答题

1.财政支出的原则是指政府在组织和安排财政支出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包括:

(1)量入为出与收支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考虑财政支出需要和合理组织财政收入的基础上,根据当年的财政收入总量来安排财政支出规模,并做到财政收支大致平衡。

(2)效益原则。

财政支出实际上是一种资金的投入,而每一种投入都有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

这种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反映着财政支出的效率问题。

(3)公平原则。

财政支出的公平,是指政府财政支出的安排能够比较均衡地照顾到和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有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提高社会大多数人的福利水平。

2.财政支出的不同分类形成了不同的支出结构,而不同的支出结构对财政运行,进而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1)按支出的用途分类;

(2)按财政的功能分类;

(3)按经济性质分类;

(4)国际分类法。

3.

(1)“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收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

对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支出的建设项目(如基本建设投资支出),适合用“成本—效益”分析法。

(2)最低费用选择法,是指针对财政支出项目设想出若干种达到目的的方案,计算每个备选方案的有形成本,在逐个对备选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选出最佳方案的一种方法。

4.瓦格纳法则: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增长,公共开支的份额会随之增大,而且公共开支增长的幅度要大于经济增长幅度。

瓦格纳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所谓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

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设施。

所谓经济因素,则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

这样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工作,需要政府不断介入物质生产领域,因而形成了很多公共企业。

此外,瓦格纳把对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归因于需求的收入弹性,即随着实际收入的上升,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将会快于GDP的增长。

5.马斯格雷夫认为,合理的公共支出结构最终还是要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

他对不同发展阶段下各类公共支出的增减变化作了详尽的阐述。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需要大量的社会基础设施,如道路、交通运输系统、环境卫生系统、法律与秩序、健康与教育等,此时,政府要为经济发展提供这些必要的社会基础设施及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这对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和至关重要的。

所以,政府投资在整个国家的总投资中占有很高的比重。

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继续进行公共部门投资,与此同时,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还要通过增加财政支出的活动来进行干预与调节。

虽然此时财政支出的范围和权重有所加大,但这时的政府投资已开始成为日益增长的私人部门投资的补充。

一旦经济进入成熟期,公共支出的主要对象将从提供社会基础设施转向提供教育、卫生和福利等方面的服务。

此时,用于社会保障和收入再分配方面的支出与其他公共支出相比,以及二者占GNP的比重,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五、论述题

1.影响一国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