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教材分析Microsoft Word 文档 2文档格式.docx
《小学三年级教材分析Microsoft Word 文档 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教材分析Microsoft Word 文档 2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数学的应用是广泛而现实的。
从而逐渐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
“你知道吗”的内容一般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图文并茂、浅显具体、生动有趣,吸引学生主动阅读,便于教师讲解。
还鼓励师、生通过其他渠道查找与数学有关的资料,丰富“你知道吗”的内容,发挥其育人的作用。
“思考题”联系教学的基础知识,在知识的宽度、深度上有所扩展。
编排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思考题是弹性的教学内容,供教学选用。
既不勉强每个学生都学习,又要吸引、鼓励尽量多的学习学习。
不单纯关注问题的答案,更重视参与和过程,提倡合作交流。
不列为基本的教学要求,不进入考试范围。
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一、教学内容
第一学段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分成三次教学,二年级教学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三年级(上册)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三年级(下册)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本单元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有五方面的具体内容。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鼓励自主探索,组织广泛交流,引导算法优化。
先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再教学非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前者是口算,后者是笔算,这是因为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在计算几十几除以一位数时,先进行的计算是几十除以一位数。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思路是:
在直观情境中自主探索算法,相互交流算法,引导优化算法。
学生得到40÷
2的商是20并不难,有人看图或操作得出商,有人凭经验和直觉说出商,有人通过推理算出商……教材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算法,引导他们反思并表述自己是怎样算得,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
“想想做做”第1题从表内除法推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这种算法容易掌握,还能迁移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里去;
这种算法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乘一位数有些相似,有助于形成认知结构;
这种算法与笔算比较接近,能应用到算笔里。
2.笔算几十几除以一位数:
建立数学模型,应用和解释模型。
除法竖式的结构、计算步骤与加、减、乘法的竖式差异很大,学生第一次学习除法笔算会有困难。
尤其是为什么把被除数个位上的数移下去再除?
每次除的商应该什么时候写?
在初学笔算时必须理解。
46÷
2的教学设计成五步。
(1)实物操作,整理分的步骤,形成“萝卜”那样的思路。
突出先分……再分……然后合起来。
(2)把分步操作抽象成分步计算,形成“辣椒”那样的思考。
突出先算……再算……然后合起来。
(3)把分步计算组织成竖式。
突出分两步除;
第二步除要把“6”移下去,和第一步除分开;
每步除商的位置和时间。
(4)由扶到放,逐步学会竖式计算。
要特别关注学生写商的时间。
(5)说说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应该怎样进行?
应该注意什么?
初步总结计算法则。
3.验算除法:
把生活经验提升成数学方法,初步感受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除法的验算,先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再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的一是培养验算的习惯,二是感受乘除法间的关系。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发验算的动机。
36元钱刚好买12块蛋糕吗?
65元买21块蛋糕还剩2元吗?
都可以验算。
验算不是教对学的规定,而是正确计算的需要,是学生的自我要求。
(2)先联系生活经验进行验算,再抽象成数学方法。
36÷
3=12算得对吗?
先想的是买12块蛋糕该用36元钱吗?
所以用验算。
这是从生活经验想到的。
然后从12、3和36分别是除法算式里的商、除数和被除数,得出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商乘除数,结果应该等于被除数”。
验算有余数除法,也要从生活经验里提炼数学方法。
先是“番茄”的思考,再是“辣椒”的计算,然后才是商乘除数再加余数,结果应该等于被除数。
(3)反复体会,领会验算方法。
通过计算和比较,能发现下面的式子是上面式子的商乘除数或商乘除数再加余数。
理解下面的式子能验算上面的除法计算,从而再次感受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4.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在初步掌握笔算的基础上,从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带出。
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些除法的被除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都没有余数,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中比较容易的情况。
至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有余数的情况,在本册教材里只要求笔算,不要求口算。
编排了两类题组,第
(1)类从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带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引导学生在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充分利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以及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经验。
第
(2)类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编排在一起,感受它们的算法不同,继续体会乘、除法的联系以及乘法可以验算除法。
5.把总数或剩余数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连续两问铺垫,重在解题思路。
本单元继续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要先求总数或者先求剩下多少、再平均分。
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先在表格里填出老师和学生合计的人数,再求平均每车要坐多少人。
发挥其思路的铺垫作用,要让学生反思并理解为什么先算合计人数。
要重视解题思路。
最基本的思路有分析法和综合法,都是人类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思考方法。
它的价值不仅有助于解决问题,更在于能发展人的思维。
教学解决实际问题,要让学生体会并形成这些思路。
所以,教学这些题要以综合法思路为主,引导学生研究已知条件之间的联系,体会第一步该先算什么,尤其是这一步该怎样想。
6.稍难些的除法:
在操作中感悟算法。
教学被除数十位上的余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这是笔算教学的又一个难点。
7.估算:
进一步掌握法则,提高试商能力。
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经常是对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的除法进行的。
8.常用的数量关系:
在经常接触、反复体会中习得。
这些都是常用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理解,在解决问题时概括、提炼。
通过经常接触、反复体会而习得。
第二单元 千克和克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中,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有多少物质称它质量。
我们民间习惯把物体有多重来代替物质有多少,生活中常常把千克和克作为计量物重的单位。
《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书里把千克和克称质量单位,是规范的说法。
教材说成物重单位,是考虑了民间的习惯与学生的生活环境。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三条:
1.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克、千克;
2.知道千克与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能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简单计算。
感受克和千克,体会1克、1千克有多重,形成初步的观念是教学的重点。
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教学千克。
初步感受物重,知道秤可以称物重;
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知道千克是计量物重的单位。
教学克。
知道克是较小的计量物重的单位,感受1克与几克,了解克与千克的进率。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联系生活,了解有关物重的一般性知识。
千克和克都是计量物重的单位。
教学千克和克必然涉及什么是物重、怎样计量物重、有哪些工具……一般性知识。
这些知识在学生的经验里都有,只要想办法把它们提取出来。
呈现两袋大小差不多、轻重差许多的食品,问“哪一袋重些?
”引导学生感受有的物体重些、有的物体轻些,各个物体都有它的物重。
回忆物重是可以比较的,还可以用秤称。
生活里有各种各样的秤,用于测量不同物体有多重。
2.引出、讲解,感受千克和克。
首先指出:
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还在底注里介绍表示千克的符号“kg”。
引出了学习内容“千克”。
接着讲解1千克。
左边台秤上没有放物体,秤的指针指向“0”;
右边台秤上放1袋红枣,秤的指针指向“1”。
教材告诉学生:
指针指着1,表示这袋红枣重1千克。
在现实的情境里,联系具体的物品,让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1千克。
还通过在秤面上找2千克、3千克……,进一步体会几个1千克是几千克,为用秤称物重作了准备。
然后让学生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称、拎、数1千克大米和1千克鸡蛋,到商店里寻找重1千克的物品,都是体验1千克的活动。
只有反复地称、拎、掂重约1千克的各种物体,用心感受,才会形成关于1千克的初步观念,并保存在经验系统中。
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不但引出了“克”,还让学生在“食品净含量135克”的图片中,产生认识1克的愿望。
接着观察天平的砝码,并用天平称出10克黄豆,数数10克黄豆的粒数,体会1克很轻。
然后掂一枚2分硬币,感受1克是多重。
知道有比1克轻的物体,也有比1克重的物体。
尤其是比1枚2分硬币和1支直尺的重,体会1克。
3.发现进率、应用进率。
千克与克的进率是在计算、称重的活动中,通过推理得出的。
取2袋盐,每袋重500克,算出它们一共重1000克;
把两袋盐放到台秤上称重,是1千克。
从1000克和1千克都是这两袋盐的重,得到1千克=1000克。
由于上面的计算、称重和推理都是学生能够进行的,所以教材把进率留给学生发现。
把千克为单位的数量与克为单位的数量相互换算,能巩固进率。
由于没有教学多位数的乘、除计算,只能应用整千数的知识进行换算思考。
如2千克是2个1000克,等于2000克;
5000克是5个1千克,等于5千克。
尽管思考和方法可以多样,但仍以单位换算为基本思路的。
4.通过估计或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估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尤其在不要求精确结果时或较复杂的问题情境中,应用比较多。
培养通过估计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一年级(下册)直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二年级(上册)知道这两种图形都是四边形,二年级(下册)认识了线段、直角。
本单元继续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目标是: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3.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算法。
从《课程标准》提出的上述三条教学目标里,可以看到教学方式的变化,突出学生的探索、思考、交流、合作,主动建构知识。
内容分成四部分编排:
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包括长方形的长、宽,正方形的边长等概念。
教学图形的周长。
包括周长的含义、测量、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包括周长的算法和实际应用。
单元练习、实践活动。
二、教学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操作中发现、交流中总结、制作中内化。
例题从操作的材料(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各几张),操作的方法(折、量、比),操作的目的(看长方形、正方形边与角的特点)三个方面给学生十分具体的指导,并用四张照片示范操作活动,让他们在操作中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交流操作中获得的知识,引导学生把点滴而不系统的认识,变成全面而有结构的知识。
“蘑菇”和“辣椒”讲的都是经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