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育人有效路径的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7963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育人有效路径的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科研育人有效路径的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科研育人有效路径的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科研育人有效路径的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研育人有效路径的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

《科研育人有效路径的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育人有效路径的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研育人有效路径的探究Word文件下载.docx

科研育人应当是指教师在从事科学研究或通过科研相关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科研水平,科研与教学相互配合,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可以说,科研育人是一种教育方式,促使高校多角度育人;

科研育人是一种教育责任,提高高校教师的育人意识;

科研育人更是一种努力方向,提升高校学生的科研能力。

在不同角度看待高校科研育人会有不同的内涵。

从教育学学术的角度来看,科研育人应当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式各样的科学研究活动,以学生科研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综合培养方式。

科研育人和教书育人是相辅相成的两个育人方式,两者共同达到育人目的。

教育学上的育人涵盖范围较广,既包含精神层面,如思想、人格等,也包含专业层面,如知识、技能等。

综上所述,通过科研获得的精神层面和专业层面的提升,都是科研育人的成果。

二、科研育人的主要内容

科研育人的主要内容为改进科研环节和程序,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组建科研团队的底线要求。

完善科研评价标准,改进学术评价方法,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标准和科研成果评价办法,构建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治理遏制学术研究、科研成果不良倾向,组织编写师生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读本,在本科生中开设相关专题讲座,在研究生中开设相应公选课程。

健全优秀成果评选推广机制,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

培养师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培育支持计划、科教协同育人计划、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计划等项目,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和科研创新训练,及时掌握科技前沿动态,培养集体攻关、联合攻坚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加大学术名家、优秀学术团队先进事迹的宣传教育力度。

大力培育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培养选树一批科研育人示范项目、示范团队。

三、高校科研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科研育人的重要性逐渐在高校育人实践中取得共识,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科研育人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但同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状态和新时代人才需求的质量相比,我国高校科研育人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科研育人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1.角色认知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还承担着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职能,高校教育的主体———教师的角色职能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但部分教育者并没有认识到自身角色职能产生的重要变化,将育人工作归结为管理部门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缺乏承担育人职能、设计育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重科研,轻育人。

当今高校教师科研压力很重,在指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时候,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育人的重要性,只关注科研活动的结果,不注重科研活动的过程。

部分教师会将指导学生科研和自身的职称评比、职务晋升、年终考核等个人切身利益挂钩,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

由于部分科研活动需要学生作为论文或科研成果的第一作者才能符合报名条件,所以部分教师认为与其花大量的时间投入在指导学生科研活动上,不如自身花同样的时间在论文、课题、专著等。

教师对指导的学生除了在科研活动上的指导外,几乎不会进行思想和德行上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全方面成长。

(二)科研育人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育人模式和育人手段简单化。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时代目标,关键在于创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

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与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致使多数高校仍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大班理论教学或短期科研集训等,科研育人活动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同时,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青年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传统的课堂讲授或书籍阅读已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现代化信息传递模式。

但仍有部分教育者固守陈旧的教学手段,没有及时跟进信息化教学手段,削弱了科研育人活动本身的前沿性。

(三)科研育人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竞争机制和考核机制不成熟。

随着国内科研环境的改善,越来愈多的科研经费投入到高校科研工作中,项目竞争也愈加激烈。

部分高校为应对学校排名、科研数量和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压力,以行政化思维量化科研评价指标和考核体系,强行营造科研效应,造成了学术界急功近利、学风浮躁等问题。

其次,由于学术资源配置的差异,不同层次的高校和不同水平的研究团队在项目招标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性,导致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之间科研育人水平的差异越发凸显,极大地破坏了教育公平。

奖惩机制和合作机制待补充。

一定的奖惩机制不仅可以鼓励广大青年研究工作者力争上游,不断提高科研创新水平和科研育人水平,还可以遏制学术造假或学术抄袭等不良风气,规范科学研究行为,创建良好的科研育人环境。

但是,当前部分高校仅以笼统的文字描述奖惩标准或是只奖不惩,致使部分教研工作者在科学研究和育人工作中自我要求不高,产生懈怠心理。

同时,高校内部与高校之间缺乏畅通的合作机制和合作平台,各领域经验专家和青年人才、同行与同行、同行与他行之间的交流受阻。

因此需要搭建跨学科合作的科研平台、企事业政府部分与高校之间的科研平台等“特区”,形成新型学术研究共同体,实现协同发展。

三、科创院科研育人的探索

(一)充分发挥科研骨干人员教学育人的主体作用

导师队伍一直是高校科研育人的主干力量,一方面导师作为专业课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教学经验,能够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

另一方面导师作为科研项目工作者具备强大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宽阔的视野,能够指导学生正确开展科研创新活动。

因此多数高校以导师制为主,通过吸收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来实现育人工作。

在整个科研活动过程中,教师或导师对学生的影响就极其重要,导师的研究方法和风格、师德和品德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正确开展具体的研究活动、掌握科学方法,更要在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高尚品格,帮助学生认清科研活动中的协作组织问题、奉献与名利的关系、师生关系等问题。

据统计,目前科创院各团队承担的科技项目中,每个项目平均有3名硕士参与科研。

来自研究院各科技创新项目、平台的核心成员共计承担二级学院本科生课程数100门,合计4961课时,143人次的研究生通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及科技创新项目参加学习及科研,研究院共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科技比赛260人次,其中显著的获奖成果如下:

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第四届中国(国际)3D打印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创想杯”3D打印造型技术大赛优秀奖、2019年3D测量技术应用大赛全国CAV大赛优等奖、广东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三等奖。

为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科创院以“莞科计划、攀登计划、大创计划”等为依托,动员和组织在实验室的同学参加国家和省市以及学校的各级各类比赛项目,并对全校参加比赛的学生开放我院实验室。

梳理协调参加各类比赛的团队对比赛筹备的场地、资源,对有特点的项目进行重点支持,联合教务处、学生处打造莞工竞赛品牌,并遴选好的项目进行孵化。

(二)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体系

随着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及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教育资源如导师人数、科研经费和设备条件等一时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以高校教育为核心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体系不仅能够解决规模扩大和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更能实现多元主体合作办学,协同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

首先,高校作为科研育人的主阵地,为实现科研育人的时代任务、适应学生现代化发展,就要始终站稳育人育德的核心地位,不断完善科研育人的内容目标、不断探索科研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科研育人的方式方法、不断建设科研育人的平台资源。

如开设“科研基础课”,指导学生开展初步的科研探索活动;

或是优化培养方案,将部分校企合作优势项目引入课程设置,增加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学分比重;

再或是有条件的高校可建立科技企业,加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互动。

其次,企业和科研院所要主动配合并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形成资源深度共享、项目深度合作的协同创新共同体。

一般企业自身资金链完善、市场对接流畅,但面临基础研发能力欠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境遇。

企业可联合高校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如设立大学生专项科研项目基金,对有价值的课题给予资金支持,帮助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并参与科研活动,或是搭建校企多元交流机制,依托于项目合作和实习实训进行跨界互动,提高学生在实际研发和生产操作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科创院立项建设了各类科技创新项目30项,立项金额超9亿5000万元。

其中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及公共服务平台10个,建设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20个,科研用房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

项目范围覆盖智能制造、智能装备、3D打印与增材制造、机器人、中子散射、激光技术、食品工程与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境、电子与光通讯等技术领域。

初步形成了研究领域覆盖广、科研设施先进齐全、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创新性研究机构。

围绕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早进项目团队”的三进育人思路,引导我院各平台、项目组吸纳优秀本科生尽早进入科研团队。

鼓励做应用研究的教师把企业资源引入到学校,让学生参与更多的工业实践和科技成果转化。

将各平台、项目从行业企业带回来的共性关键技术突破研究作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起点,利用平台、项目的资源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三)落实教育部要求,把最先进的科研设备用于本科教学

科创院已有超过4亿元的科研仪器设备,而且绝大多是是最近两三年新购置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端仪器设备,由于使用操作要求高,过去各科研平台和团队用于科研项目,仅有少量的硕士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使用科研设备,不符合教育部的要求精神,科创院自2019年以来,探索把最新最先进设备向本科教学开放,比如材料分析测试中心的万能材料拉伸试验机、价值400多万元的电子显微镜等均作为工程材料课程的实验课程教学设施,让学生感受体验了先进设备下材料微观显微组织结构,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深受学生欢迎。

(四)建立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科普基地,面向新生开展科普教育

科创院现有实验设备覆盖智能制造、智能装备、3D打印与增材制造、机器人、中子散射、激光技术、食品工程与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境、电子与光通讯等技术领域,学科门类多、仪器设备先进,科创院及各平台均建设了科研成果展示橱窗、展柜等设施,并培训配备了讲解员,科创院计划充分利用这些设施对新生进行科普教育,使工科新生了解专业技术发展,对文科新生进行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拓展知识面。

2019年科创院已与学生处合作,组织学生干部进行了参观,2020年计划大规模多层次的参观和科普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