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欣赏》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戏曲欣赏》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曲欣赏》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剧种是根据产生、流行地区、民族特色、艺术特色等因素划分的戏曲种类。
2、声腔是指具有一定音乐特征的腔调,包括与其相关的表现形式和手法。
如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明清以来流传最广泛的四大声腔)等。
一种声腔系统不止一个剧种,一个剧种也可以使用多种声腔系统。
(三)戏曲唱腔的结构形式:
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类。
1、曲牌体又称曲牌联缀体或曲牌联套体。
2、板腔体又称板式变化体(包括调性、旋律、节奏、速度等方面的变化)。
四、昆曲艺术与昆曲音乐
(一)昆曲艺术
昆曲原称昆山腔,是元代后期产生的南戏四大声腔之一,明代由戏曲音乐家魏良辅进行改革,改革后的昆腔委婉细腻、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称。
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明清时期最为盛行,对中国戏曲影响深远,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它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基础深厚,剧目丰富。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昆腔有南昆、北昆两大流派。
南昆流行于江南、浙北一带,北昆流行于北京、河北的保定、高阳一带。
南昆风格柔美秀丽,多用于爱情题材,北昆风格豪放激昂,多用于刻画英雄人物。
(二)昆曲音乐
1、四大声腔:
(1)明代南曲系统的四大声腔:
余姚腔(浙江)、海盐腔(浙江)、弋阳腔(江西)、昆山腔(江苏)。
(2)清代前期地方戏曲四大声腔:
昆山腔(南方)、弋阳腔(北方)、柳子腔(东部)、梆子腔(西部)。
(3)明清以来影响最广泛的四大声腔:
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
2、主要板式:
昆腔有散板、干板(1/4)、一眼板(2/4)、三眼板(4/4)、赠板(8/4)等板式。
3、伴奏乐器
主要伴奏乐器有笛、箫、笙、唢呐、琵琶、三弦、月琴、打击乐。
后加入高胡、二胡等拉弦乐器。
4、作家、传奇
(1)第一部昆腔传奇是明代梁辰渔的《浣纱记》。
(2)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
《紫钗记》、《还魂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3)洪昇的《长生殿》。
(4)孔尚任的《桃花扇》。
(5)李玉的《千忠戮》(千忠禄)。
(三)《牡丹亭》
1、概况
《牡丹亭》创作于1598年,原名《还魂记》,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临川四梦”之一,描写南安太守之女杜丽娘和贫寒书生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超过元代杂剧名作《西厢记》(约创作于1295——1307年间),据载“《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原剧共55出,后为适应昆腔演唱,汤显祖同年进士吕玉绳按昆腔音律作了改定,遭到汤显祖多次异议。
但近代以来流行演出版本多为改本。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
临川(今属江西)人。
他的艺术贡献享誉世界,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他强调“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主张文章要有灵性。
2、欣赏版本
青春版《牡丹亭》,由当代旅美著名作家、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白先勇先生作为主要组创人员。
全剧根据汤显祖“情至”、“情真”、“情深”的创作理念和线索,将55折原本精致删减为“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三本共27折。
由苏州昆剧院“小兰花班”青年演员沈丰英饰演杜丽娘、俞玖林饰演柳梦梅。
五、京剧艺术与京剧音乐
(一)京剧艺术
1790年,徽班(三庆班)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之后留在北京,吸收京腔、秦腔、西皮等各种声腔,形成京剧。
经过众多艺人和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努力,逐渐成为表演体系较为完善、行当流派异彩纷呈、唱腔音乐精致考究、保留剧目丰富多样、传播盛行大江南北的“国粹”。
1、三次合流
(1)徽秦合流:
乾隆年间,徽班(徽调二黄)吸收京腔和秦腔,是第一次合流。
四大徽班:
三庆、四喜、春台、合春。
(2)徽汉合流:
道光年间,湖北汉调艺人兼唱西皮与二黄的“楚调”与徽剧融合,是第二次合流,西皮与二黄结合,称“皮黄戏”。
(3)京剧形成:
同治、光绪年间,著名演员对皮黄戏进行改革,吸收昆曲、徽调、汉调、秦腔、京腔等因素,唱腔细腻华丽,表演上文武兼备,不断形成各行当的流派纷呈、风格各异。
2、行当划分:
(1)生:
老生、武生、小生、红生、娃娃生;
(2)旦:
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
(3)净:
铜锤花脸(正净)、架子花、武净、武二花、油花;
(4)丑:
文丑、武丑。
3、京剧发展史上的几位著名演员:
(1)程长庚(安徽)、张二奎(北京)余三胜(湖北)。
(2)谭鑫培(老生)、王瑶卿(青衣)。
(3)四大名旦: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4)四大须生:
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
*周信芳(麒麟童)
(二)京剧音乐
1、主要声腔“皮黄腔”:
以“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为主的戏曲声腔,兴起于安徽、湖北一带,清代中叶流传全国。
西皮曲调风格刚劲、高亢,旋律起伏大,节奏丰富多样;
二黄曲调风格流畅、平和,旋律、节奏较平稳。
2、辅助声腔:
吹腔、四平调、高拨子、南梆子等。
3、主要板式:
原板、慢板、流水板、散板等。
4、主要伴奏乐器:
京剧文场“三大件”是京胡、京二胡、月琴。
(三)《白蛇传》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0年拍摄,创建国以来戏曲电影观众上座率最高记录。
该片于1981年获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并被文化部评定为最佳戏曲片奖,即荣获国家的最高政府奖。
编著:
田汉(1898——1968),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诗人、剧作家,原籍湖南长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的作者。
导演:
傅超武(1921——1992),著名导演,电影艺术家,山东昌邑人。
主演:
李炳淑(1942——),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安徽宿县人,被誉为“国戏后起之秀”、“六十年代涌现出来的杰出梅派青衣”。
方小亚(1945——),上海京剧院的一级演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
专攻武旦,文武兼备。
一、评剧艺术与评剧音乐
(一)评剧艺术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
形成于清末民初,约有70年的历史。
最初源于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流行于河北农村。
后来又吸收东北地区的“蹦蹦腔”,故早期也称为“落子”、“蹦蹦”。
早期为二人对口演唱。
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河北梆子的“武场”音乐和滦州影戏、乐亭大鼓以及京剧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后称为“奉天落子”,20世纪30年代后称为“评剧”,即“平腔梆子戏”。
在评剧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民间演员、剧作家成兆才创造了许多新腔,并创作、改编了一百多部剧目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
东路在今天较为盛行,主要流行于河北和东三省。
西路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
其腔调高亢,板式丰富,别具一格。
目前濒于绝迹。
1、行当划分:
基本与京剧相同。
2、著名演员:
白玉霜、小白玉霜(白派);
喜彩莲;
爱莲君(爱派);
新凤霞(新派)、赵丽蓉、张德福、魏荣元等。
3、经典剧目:
(1)传统剧目:
《花为媒》、《秦香莲》等。
(2)新编剧目:
《刘巧儿》、《杨三姐告状》等。
(二)评剧音乐
1、唱腔、板式:
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
2、伴奏乐队:
评剧的伴奏乐队是20——30人左右的小型民族乐队编制,主要伴奏乐器为板胡。
(三)《花为媒》
原著成兆才(1874—1929),电影版剧本改编吴祖光(1917—2003),由中国评剧院一团演出。
主要演员有新凤霞(饰演张五可)、李忆兰(饰演李月娥)、赵丽蓉(饰演阮妈)、张德福(饰演贾俊英)。
七、越剧艺术与越剧音乐
(一)越剧艺术
越剧,形成于浙江嵊县一带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
1906年(清光绪32年)演变为戏曲形式,称为“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等,主要在农村演出。
演员主要是半农半艺的男性,故也称为“男班”。
1925年(民国14年)9月17日,在上海《新闻报》的演出广告中首称“越剧”。
1928年(民国17年),全部由女性演员组成的“女班”在上海迅速走红,至1941年(民国30年),女子班社数量猛增达36个,男班最终因传人匮乏而被女班所取代。
之后,越剧在唱腔、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都得到了较高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1950年4月12日,上海在解放一年后,成立了华东越剧实验剧团,成为上海第一个国家剧团。
1955年3月24日,正式成立上海越剧院。
同时,一批民办剧团也活跃在上海的越剧舞台上,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0世纪50、60年代,是越剧发展的黄金时期。
为了广泛培养越剧后继人才,1954年秋,华东戏曲研究院开设了演员训练班,之后改建为上海市戏曲学校,招收越剧男女学员60人。
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上海越剧院组成男女合演的实验剧团,有计划地从事男女合演探索。
1956年,上海市戏曲学校开设越剧音乐班。
文化大革命期间,越剧未免于难。
一些著名演员和剧界人士遭到四人帮迫害,越剧被迫停演。
文革后,越剧得到复兴。
培养出一大批非常有才华的越剧演员,编演出一大批经典的剧目,出访世界各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1、著名演员:
旦角:
施银花、姚水娟、筱丹桂、袁雪芬、傅全香、尹桂芳、王文娟等。
小生:
范瑞娟、徐玉兰等。
2、经典剧目: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孔雀东南飞》、《碧玉簪》等。
(二)越剧音乐
1、唱腔:
越剧唱腔是板腔体,主要有尺调腔、弦下腔、六字调等。
越剧的伴奏乐队是20——30人左右的小型民族乐队编制,主要伴奏乐器为越胡。
二、《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剧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上海电影制片厂1953年底拍竣。
当时风靡一时,在香港创造了票房记录。
影片由徐进、桑弧编剧,桑弧、黄沙导演,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实验剧团演出,主要演员有由袁雪芬(饰演祝英台)、范瑞娟(饰演梁山伯)等。
八、黄梅戏艺术与黄梅戏音乐
(一)黄梅戏艺术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领的安庆地区形成,其后不断吸收青阳腔、徽剧即以当地民歌的精华。
黄梅戏用安庆地方语言演唱。
曾与越剧、锡剧并列为华东三大剧种,现被誉为“中国的乡村音乐”。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清乾隆未期到辛亥革命前后):
产生、流传于皖、鄂、赣三省间的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