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考试题库福建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
《外国教育史考试题库福建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史考试题库福建师范大学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美国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享有(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称号。
12、日本明治维新之初,以天皇名义发布的1879年的(教学大旨)和1890年的(教育敕语)两项指令,拟定了日本的教育宗旨。
13、(第斯多惠)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他有关教师的著作是(《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4、1902年,美国创立了第一所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教育机构——(初级学院)。
15、前苏联教育发展史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1917-1930年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初创时期,1931-1941年调整与巩固时期,1941-1945年的卫国战争时期,1945-1958的(战后恢复与发展)时期,1958-1964年的(国民教育体制改革)时期,1964到解体时的(完善)时期。
二、名词解释(20%)
1、导生制
(1)是由英国传教士兰卡斯特和贝尔于18世纪末创造的一种教学组织方式,也称“兰卡斯特-贝尔制”。
(2)、即由教师先对年龄大、成绩好的学生施教,再由他们转交其他学生,代替教师的职责。
(3)该方式适合于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对大量学生的教学,在西方普及义务教育、发展国民学校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2、要素教育论
(1)是裴斯泰洛齐关于初等教育的教学理论。
(2)他认为各育都存在着最简单、最基本的要素,从这些要素着手进行教学最容易、最有效。
(3)体育的基本要素使关节活动,德育是儿童对母亲的爱,智育是数、形、词。
3、巴特勒法案
(1)1944年英国颁布的教育法案。
(2)其中心内容在于调整教育领导体制和谋求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衔接。
前者的目的在于加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与控制;
后者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实现多年以来并未真正实现的中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口号。
(3)这一法案是战后英国教育改革总的指导文件和法律基础,决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与政策,为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拟定、颁布战后教育改革法开辟了先例。
4、初级学院
(1)美国创办于20世纪初的一种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教育机构。
(2)由地方和各州设立,学制两年。
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参加就业,也可不经升学考试进入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完成正规高等教育。
三、简答题(20%)
1、简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1)在教育目标上,要求培养能力、知识、思考与体力都得到发展的新人。
(2)扩大教育对象,创建了新形式的学校。
(3)扩大了教育内容和学科范围。
(4)创造并运用了新的教学方法
(5)上述特征在当时具有极大的反封建的进步性,也标志着教育本身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2、简述南北战争以后至19世纪末美国教育制度确立与发展的原因
(1)作为新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历史包袱,能按照国家经济与政治的实际需要轻装前进,勇于创新。
(2)善于识教育促进民族融合,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3)注重向欧洲的进步的教育措施与理论学习,并与本国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4)注重调动社会各方面办力量发展教育事业。
(5)重视把现代科技广泛引入教育内容和方法中去。
四、论述题(30%)
1、试比较雅典和斯巴达教育的异同和成因
(1)相同之处:
教育都为奴隶主阶级控制;
教育部与不与生产劳动直接联系;
都把军事体操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
(2)不同之处,雅典要求培养体力、智力、美感和品德等都得到和谐发展的人,斯巴达只单纯地培养身体强壮、勇敢善战的武士;
雅典的教育内容丰富、充实,包括德、智、体、美多方面,斯巴达只进行单纯的军事训练;
雅典的学校类型多种多样,包括文法、弦琴体操等学校,斯巴达只有军事教育和训练机构。
(3)不同之成因:
雅典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适合工商业的发展,斯巴达则适合农业;
雅典社会由氏族内部发展而形成,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斯巴达社会在军事征服异族的基础上形成;
上述条件是雅典和斯巴达成为两个不同类型的奴隶制国家;
雅典国内农业奴隶主和商业奴隶主共存,国内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是实施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城邦;
斯巴达则是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实施少数奴隶主寡头专政的农业城邦;
古雅典的教育不仅要把统治者的子弟训练成身强力壮的军人,更要求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多种才能、能言善辩、善于交往的政治家和商人;
而斯巴达只要求培养体格健壮的武士。
由此表现出在教育目的、内容和学校制度上的不同。
(4)相同之处成因:
雅典与斯巴达教育相同之处的成因在于两者都是同一时代的古希腊的城邦,都是奴隶制国家,具有相同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2、试述洛克的绅士教育论
(1)绅士教育的作用与目的:
白板说,绅士四项特质“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
(2)绅士教育的内容:
体育、德育、智育;
(3)绅士教育的方法,教育主要形式是家庭教育;
德育方法上,反对体罚,主张板样示范、及早实践;
智育方法上,把锻炼法应用于教学,注意唤起儿童的求知欲,重视发展儿童的智力。
(4)绅士教育论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提供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外国教育史》试卷(第二套)
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是;
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进行。
2、古埃及的教育较为发达,其主要学校类型有:
(宫廷学校)和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和“古儒”学校。
3、雅典男孩7岁后可上(文法)、(弦琴)学校;
13或14岁后可入(体操)学校。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公共学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柏拉图),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哲学家)和(军人)。
5、古罗马帝国时期,为加强帝国的统治,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由私立改为公办,这类学校以培养(官吏)为目标;
初等学校以培养帝国的(顺民)为目标。
6、(维多利诺)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他创办的学校被称为(快乐之家)。
7、夸美纽斯十分重视儿童教材的编写工作,他亲自编写的教材有(语言和科学入门)和(世界图解)。
8、英国1902年议会通过的教育法——(巴尔福教学法)确立了英国教育(由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并存)的教育领导体制。
9、法国1881年和1882年的费里教育法令明确宣布并确立了法国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原则。
10、在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上,斯宾塞强调(自然后果法),的教育意义,斯宾塞也是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率先与传统的古典教育论战,竭力倡导(科学)教育的代表人物。
11、法国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创建于(拿破仑(或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帝国大学学监)是全国教育界的最高首脑。
12、17、18世纪,德国主要的中等教育机构是(文法学校)和(公学),19世纪,德国主要的中等教育机构是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
1、骑士教育
(1)西欧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的世俗封建主子弟的教育体系。
(2)7-14岁做侍童,14-21岁作侍从。
(3)教育内容是“七技”。
(4)培养目标是镇压农民和进行兼并战争的武夫。
2、班级授课制度
(1)夸美纽斯最早从理论上予以论证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2)把学生组成班级,由一位教师面向班级共同授课。
(3)符合近代学校教育,特别是普及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3、基佐教育法
(1)1833年法国颁布的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法案。
(2)规定每区须设一所小学,每主要城市设一所高等小学。
(3)各省设师范学校,所有小学教师须接受训练。
(4)使法国初等教育获得较大的发展。
4、完满生活准备说
(1)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目的说。
(2)直接与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3)抚养子女的活动。
(4)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
(5)满足闲暇和情感的活动。
1、亚里斯多德儿童身心发展阶段论简述
(1)亚里斯多德根据其对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顺序的观察,将儿童身心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2)初生-7岁,以身体发育成长为主。
(3)7-12岁,以智育、美育、德育、体育为主,音乐教育为核心。
(4)14-21岁,以智力教育为主。
2、英国1870年“初等教育法”简述
(1)19世纪下半叶,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技术的革新要求工人接受到更多的教育;
国际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竞争促使英国更加关注教育问题;
工人运动的高涨使得国家和他们自己都更加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
1870年英国颁布的“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规定:
①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
②将学校划分为数千个学区,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
③对5-12岁儿童实施强迫的初等教育;
④在缺少学校地区设公立学校,每周学费不得超过9便士,民办学校学费数额不受限制;
⑤学校世俗科目与宗教科目分离。
(2)它是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标志着英国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结束了英国政府长期以来不管教育的状况,形成了英国教育史上公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并存的教育制度,大大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
1、试述洛克的绅士教育论
2、《国家在危机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述评
(1)1983年,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调查委员会颁发的教育报告。
联邦政府教育部将之批转下发给各州,并要求各州按报告的精神进行教育改革。
(2)其主要内容为:
第一,加强中学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课程五门“新基础课”的教学;
第二,提高教育标准的和要求;
第三,改进教师培养;
第四,由联邦政府、州和地方官员以及学校校长和学监共同发挥教育改革领导作用,并为改革提供必要的财政资助。
(3)该报告是美国80年代中期开始的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提高美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外国教育史》试卷(第三套)
一、填空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也可分为(期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和军事民主社会时期四个阶段。
2、在西方教育史上,(文法)、(修辞学)和(哲学)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