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6332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

《中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笔记Word下载.docx

7、俄国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俄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杰列夫1877《教育心理学》。

8、发展阶段:

维果斯基《教育心理学》。

9、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发展特点:

(1)注重与发展心理学的结合,开展了许多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研究。

A。

B彼得罗夫斯基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

和M。

B加梅佐的《年龄和教育心理学》。

(2)在学习理论方面,形成了最有代表的两个派别:

“联想-反射”理论、“学习的活动”理论。

(3)前苏联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人际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0、中国心理学的起源:

孔孟荀墨等。

中国的心理学是在清末随着师范教育的兴起而产生的。

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廖世承1924年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926年,陆志韦翻译了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

第二章

1、学生心理发展具有的基本特征:

⑴连续性和阶段性;

⑵定向性和顺序性;

⑶不平衡性;

学生的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什么?

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水平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一方面表现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⑷差异性。

2、心理发展阶段的八个阶段。

(1)乳儿期。

0-1岁;

(2)婴儿期。

1-3岁;

(3)幼儿期。

3-6、7岁;

(4)童年期。

6、7-11、12岁;

(5)少年期。

11、12-14、15岁;

(6)青年期。

14、15-25岁;

(7)成年期。

25-65岁;

(8)老年期。

65岁以后。

3、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中学生的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

(2)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l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

(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

◆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4、什么叫观察力?

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

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⑴目的更明确。

⑵持久性明显发展。

⑶精确性提高。

⑷概括性更强。

5、中学生记忆发展。

(1)有意识记忆占主导地位

(2)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

(3)抽象记忆占优势。

6、初中生情感发展特点。

(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

(2)自相矛盾的情感;

(3)少年的热情和冲动;

(4)选择性友谊的建立;

(5)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高中生:

个性化的情感;

浪漫主义的热情;

7、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

“发生认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

(1)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2)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

(3)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

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

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5)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简述皮亚杰的主要理论观点。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图式的相互作用,即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机制而实现的,经过同化、顺应而达到暂时平衡,心理就得到发展,这样通过外部刺激和主体的不断相互作用,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而达到平衡,心理就得到不断发展。

他认为,儿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

8、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识发展分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段的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

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

9、影响发展的因素。

(1)成熟;

(2)练习和经验;

◆皮亚杰把经验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两种。

◆物理经验指个体通过与物体打交道而获得的有关物体特性的经验,是从物体特性中直接引出来的信息。

◆逻辑数理经验不是基于物体的物理特性,而是基于施加在物体上的动作,是从动作及相互关系中抽象出来的经验。

◆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

这里的知识,是逻辑数理知识。

(3)社会性经验;

(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10、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1)丰富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

(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11、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与教育。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

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

12、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2)心理发展观;

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

一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

另一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

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的,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

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有四个方面的表现:

①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②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维果斯基强调了三点:

①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②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从而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

③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

(3)内化学说;

(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

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

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13、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的主要观点。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

整个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

(1)学习信任的阶段(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

(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到24个月);

(3)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6岁);

(4)变得勤奋的阶段(6-12岁);

(5)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20岁);

(6)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20-24岁);

(7)显示充实感的阶段(24-50岁);

(8)达到完善的阶段(50岁以后)。

14、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或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15、智力是指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情境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我国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

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的综合。

其中,其核心成份是思维能力。

16、智力测验的工具。

(1)比内-西孟表;

(2)斯坦福-比内量表;

(3)韦克斯勒

l斯坦福比内量表的公式:

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韦克斯勒

IQ=100+15*((个体测验分数-同年龄组的平均分)/同年龄组的标准差。

17、智力的构成:

◆(瑟斯顿)提出了七种主要的知力因素:

空间知觉、言语理解、语词流畅、记忆、数字能力、归纳和知觉速度。

◆吉尔福德从操作、内容和产品三个维度分析智力的结构。

18、三元智力理论(斯腾伯格1985年发表了《超越智商》一书。

(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习得成分)。

19、多元智力理论。

(美。

加德纳)。

七种不同的智力;

言语智力;

数理智力;

空间智力;

音乐智力;

体能智力;

社交智力;

自省智力。

20、学习风格最初1954年由哈伯特.塞伦提出.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策略和学习倾向。

我国认为学习风格划分应从生理、心理、社会进行。

21、学习风格主要特征:

持久性;

一致性;

22、学生的思维方式:

(1)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美国赫尔曼.威特金)

(2)反思型与冲动型;

(杰罗姆.卡根)

(3)整体性和系列性;

(英国戈登.帕斯克)

(4)心理自我调控理论。

(斯腾伯格)

23、心理自我调控的功能:

主动独立型,被动执行型,分析评判型。

心理自我调控的形式:

专一型、等级秩序型、多头并进型、随意无拘型。

心理调控的水平:

整体抽象型和局部具体型。

心理调控的范围:

任务导向型和人际导向型。

心理调控的倾向:

自由开放型和保守拘谨型。

思维对人格具有预测作用,而对智力具有调节作用。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什么是学习?

学生学习有什么特点?

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第一,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第二,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第三,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学习的特点:

第一,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

第二,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第三,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2、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1)人的学习除了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之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