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意见.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460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意见.doc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意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意见.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意见.doc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意见

各位老师好:

我们知道,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并加深已学过的知识,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

一堂好的复习课,不是机械地重复过去的教学,应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

陈老师这节课的两块内容和一个思想给我深刻的体会:

一、第一块内容:

重视学生的自主整理,让学生经历表内除法表格的整理过程。

在梳理除法知识,理清所学知识点的环节中,陈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8=()这一道算式回忆有关除法的知识,先是让学生静下思考在练习本上记录,在评价学生的反馈情况后,再一次分组完成()÷7=()、()÷9=(),最后形成完整的表内除法表格。

这整一个流程充分体现陈老师十分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细心地关注着不同层次的学生,先“扶”再“放”,从而使得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整理的过程中,使学生平时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

二、第二块内容:

在生动富有层次的练习设计中,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堂好的复习课,习题的设计与安排至关重要。

除了形式要多样化外,更应做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陈老师首先复习了除法的意义和3种用除法的情况,并安排了基础性练习(如:

未知总数的情况下,让学生用加法、乘法先求出总数再解题),同时逐步提高练习的层次(如:

先求总价再求另一物品价格可买几包的两步式解决问题)。

三、一个思想:

注重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在()÷8=()这一算式中,陈老师多次强调并鼓励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思考,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这一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除此之外,陈老师从容的教态,紧凑的语速,营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陈老师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

最后听了陈老师的课,我有如下的思考:

1、在回忆整理表内除法的知识网的环节中,陈老师只是简单的整理了表格,对于一些趣味性的除法计算题可以适当增加吗,如()÷()=1,可以延伸到100、1000等表内除法外的算式。

2、陈老师把较多的内容放在了解决问题这一块,但由于时间有限,在最后的练习讲解中稍显简单,部分中下的学生的对其理解掌握就存在难度,可以在习题上再精炼。

3、学生课堂中出现了读错24除8等于3,教师在复习除法各部分名称时要增加除法算式的读法。

另一个疑问,说“一个数平均分成几分,每份是几”,一个数平均分这样的说法是否科学?

大家一起探讨下。

以上是我对本堂课一些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前一篇:

三上《可能性》详细教案

后一篇:

数学教师二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评论重要提示:

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

让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表内除法---整理和复习》课后反思

讲了这么多年课,好象把复习课作为公开课来讲是第一次,复习课应怎么上呢?

在新课程中,复习课还是对旧知识整理,使之更加逻辑和系统,仅仅是同学对一局部知识理解的深化和升华吗?

突然间,好象有些找不到北了。

请教了好多老师,好象别的地方也在搞这个,她们把复习课叫习题课,但是对于怎么上都没有一个定论。

下面是摘录网上一位老师的一些看法,觉得有些道理,写给大家看看:

“我们知道,复习课是最难上的一种课,是最能代表教师水平的课.我认为就知识整理知识,同学肯定收获不大,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我认为设计的关键是要体现数学思想的一个高度,惯穿数学方法一条主线,构建数学知识的一个逻辑框架,具体操作可按下列步骤:

首先要确定好复习课的教学目的,其次要精心选择练习,第三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再反思自身的设计是否能真正体现某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进行修正.

确定教学目的--因为内容总是为目的服务的,对一节课而言,我们把教学目的缩小为一个教学目标来实现。

没有明确目标的做题,同学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只能浪费同学的时间和精力!

精心选择习题--习题千千万万,有难有易,就象散落的珍珠,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的类型,以和生源情况,围绕一个小主题,去精心筛选,然后再串成一条线,为主题服务。

可以个个是简单题,可以是由易到难,也可以只由一个难题而展开。

因此,我们要求数学教师胸中要有无数题,而且对每道题的结构了如指掌,落实到课上只有几道题的原因。

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复习课不只是为了提高解题能力而布置的,就题教题,永远也不会成为好老师。

就题教题只能浪费同学的时间和精力,使同学发生对数学的厌烦情绪,更不用说提高同学的思维能力了!

因此,在复习课中,要让同学自练、自得、自悟,教师只是不失时机的点评才是上策。

要让同学自悟出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自得出解题技能。

要实现上述目标,发明氛围让同学讨论,让同学自身总结就很重要了。

下面谈谈自己就《表内除法---整理和复习》的课后反思

《表内除法

(一)》教学反思1

本学期的数学教材比较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表内除法》这个单元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表内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之后进行的,所以这个单元的内容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联系以前的数学知识,借助以前的数学知识解决表内除法的新知识。

记得在上课之前,为了检查学生对以前的知识的掌握程度,我安排了一个活动:

乘法口诀大比拼。

让学生回忆乘法口诀的数学知识,通过这种形式,大部分学生勾起了学习的回忆,小部分学困生在大家的提醒和帮助下也对乘法口诀做了一个很好的巩固。

在这个基础上,我的新课进行就显得十分顺利,让学生通过想口诀的形式进行除法的学习,整个教学显得水到渠成,通过课后的练习反馈,我发现学生对表内除法的知识掌握不错。

其实,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捕捉这些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转化和迁移的方法进行教学,就可以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很好的形成统一,新的知识也就很容易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数学能力。

《表内除法

(一)》教学反思2

《表内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

这一单元是学生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有了计算乘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

它的重点是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决问题。

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紧紧依靠课程标准,紧扣教学目标,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任务。

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的体会是:

1、我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做到了能够及时给予指导、启发,对每个知识点的处理,能做到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因地制宜的去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教师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使情景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借助学生在商店购物的生活经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增加生活阅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3、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灵活的运用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有序、和谐。

进而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4、需要改进的问题:

(1)由于受学生年龄和实际生活体验的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为学生提供的素材较少,往往致使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不够好。

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素质。

(2)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