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四川省绵阳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韩非子之学出于荀子,源本于儒家,而成为法家,又归本于道家,其最高理想为“君无为,法无不为。
”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各派学说吸收融合现象
B.法家理论走向系统化
C.厉行“法治”的时代要求
D.文化成为权力的附庸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韩非子之学出于荀子,源本于儒家,而成为法家,又归本于道家”可知,韩非子的思想吸收了儒家、道家的思想,反映出战国时期各派学说存在吸收融合现象,故A正确;
材料只是反映法家思想吸收了道家和儒家思想,无法体现法家思想是否系统化,排除B;
材料只是反映法家思想吸收了道家和儒家思想,无法体现“法治”是时代要求,排除C;
材料只是反映法家思想吸收了道家和儒家思想,不能体现文化成为权力的附庸,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韩非子之学出于荀子,源本于儒家,而成为法家,又归本于道家”,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2.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政令己出,与皇室力量势均力敌。
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材料主要说明东晋门阀政治
A.取代皇权政治
B.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C.确保政权稳固
D.特殊条件下对皇权的分散
【答案】D
【详解】“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这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权,故D正确;
“王与马,共天下”说明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皇权,但并非取代皇权,A错误;
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与皇室力量势均力敌,削弱了皇权,并非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B错误;
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与皇室力量势均力敌,对皇权造成威胁,C错误。
3.明朝后期,中国的生丝、纺织品、棉布、瓷器等几乎遍及全球,外贸长期处于出超,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整个世界经济秩序是以中国为中心。
材料反映
A.整体世界出现拉动了中国经济发展
B.白银流入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
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促进工商业发展
D.国际商贸中心地区已转移到西太平洋
【详解】根据“明朝后期,中国的生丝、纺织品、棉布、瓷器等几乎遍及全球,外贸长期处于出超,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后期,正是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日益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世界贸易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表现为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B;
鸦片战争后我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材料只是说明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无法体现国际商贸中心地区已转移到西太平洋,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明朝后期,中国的生丝、纺织品、棉布、瓷器等几乎遍及全球,外贸长期处于出超,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联系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解答。
4.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
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
古代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是
A.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
B.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
C.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
D.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西汉以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政府重用儒学家做官,儒家思想倡导仁政、天人感应等思想,劝勉皇帝施行仁政,一定程度上对皇帝的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使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故C正确;
民本主义思想对皇帝施行仁政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对制约皇权的作用有限,排除A;
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主要对象是政府各级官员,而不针对皇帝,B错误;
D属于中央集权问题,皇权专制属于专制主义问题,D不符合题意,排除。
5.1904年,钱穆进新式小学——无锡荡口镇的国语学校,受到的一大观念冲击就是老师钱伯圭告诉他:
《三国演义》等书可勿再读,因为此书开首即云“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这说明当时
A.传统大一统观念已经瓦解
B.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C.推翻清王朝成为社会共识
D.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影响中国
【详解】钱伯圭认为《三国演义》开首即云“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形成中国历史上一治一乱的观念的重要原因,不利于中国国家的强大和发展,体现出希望国家振兴的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故D正确;
材料只是反映钱伯圭的个人观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传统大一统观念已经瓦解,排除A;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
材料只是反映钱伯圭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无法体现推翻清王朝成为社会共识,排除C。
6.有学者认为,由于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地位,苏联与中共结盟是一种“逻辑的延伸”,是“预先注定”的。
更有人断言,毛泽东是斯大林的“忠实信徒”,并且“一成不变依赖莫斯科”。
按照这样的推定,中苏结盟
A.源于毛泽东对斯大林崇拜
B.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地位
C.主要源于意识形态的考量
D.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支部,而苏联在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中国注定要和苏联结盟,这主要是社会意识形态上相同,故C正确;
中苏结盟主要是国家利益的需要,并非源于毛泽东对斯大林崇拜,排除A;
中苏结盟和苏联国际地位提升关系不大,排除B;
材料表明由于苏联在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中国注定要和苏联结盟,无法得出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由于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地位,苏联与中共结盟是一种‘逻辑的延伸’”,联系中国和苏联相同的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分析解答。
7.1952~1978年期间,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达11.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0%左右提高到44.4%。
从“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状态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
据此可知建国30年来工业化建设
A.使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扭转了近代以来落后局面
C.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D.计划经济禁锢了中国活力
【详解】1952~1978年期间,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和占GDP比重大幅增长,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大国,为1978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故C正确;
我国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并非强国,A错误;
虽然建国30年来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然很落后,B错误;
材料反映建国30年来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无法体现计划经济禁锢了中国活力,排除D。
8.有人评价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依然遵循着百余年前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路径,这种评价
A.肯定传统文化本位主义
B.忽略了先进制度对推进变革的作用
C.是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
D.肯定洋务运动制度变革的示范意义
【答案】B
【详解】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是推动我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基础,我国不需要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
而洋务运动时,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都落后,“中体西用”路径不能使中国富强。
材料评价没有认识到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与洋务运动的本质区别,忽略了先进制度对推进变革的作用,故B正确;
中国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是肯定传统文化的本位主义,排除A;
材料评价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不是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排除C;
材料评价显然是否定洋务运动和改革开放,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依然遵循着百余年前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路径”,根据中国改革开放和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分析解答。
9.那些被放逐的政治家,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少有一个希图利用外敌力量返回雅典者,相反倒是为了争取返回,积极为雅典国家服务。
这表明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A.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激发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C.缓和了雅典的社会矛盾
D.标志着雅典国家的形成
【详解】根据“少有一个希图利用外敌力量返回雅典者,相反倒是为了争取返回,积极为雅典国家服务”可知,被陶片放逐法放逐的政治家仍然积极为国家服务,争取返回雅典,说明被放逐的政治家也肯定陶片放逐法这项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措施,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故A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被放逐的政治家,没有涉及普通公民,排除B;
材料反映的是被放逐的政治家,积极为国家服务,争取返回雅典,无法体现雅典的社会矛盾是否得到缓和,排除C;
材料反映的是被放逐的政治家,积极为国家服务,争取返回雅典,和雅典国家的形成无关,排除D。
10.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基础教育发展
B.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
C.欧洲贵族推动法国启蒙思想传播
D.出版业是欧洲文化水平进步的动力
【详解】由表中数据看出,17-18世纪,法国有阅读能力的人所占比例和妇女的识字率都明显提高,说明文化教育有利较大发展,同时欧洲出版新书和普通人藏书量都有较大增长,这有利于启蒙运动传播新思想,故B正确;
材料反映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A错在因果倒置,排除;
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欧洲贵族”的信息,排除C;
社会发展推动文化进步,而不是出版业推动文化进步,D表述不恰当,排除。
11.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于1935年的反对新政的宣言中写道:
“新政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
”宣言主要反对新政
A.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
B.保护劳工的各项权利
C.举办了各项公共建设工程
D.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详解】根据“让无功者不劳而获”可知,宣言主要针对社会保障法,反对政府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D正确;
材料内容与金融无关,排除A;
宣言主要针对社会保障法,并非各项权利,排除B;
举办公共建设工程有利于解决工人失业问题,无法体现“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让无功者不劳而获”,联系所学罗斯福新政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分析解答。
12.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