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热点一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3663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热点一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热点一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热点一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热点一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热点一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热点一文档格式.docx

《高考历史热点一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热点一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热点一文档格式.docx

遵义会议

中共七大

七届二中全会

中共八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四大

十五大

十六大

十七大

【知识梳理】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

(一)中共的早期斗争

1.中共的成立:

(1)成立: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______,后来会议转移到__________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进行。

(2)内容: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__________,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但会还选举了以_________为代表的中央领导机构。

(3)意义: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政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中共二大:

______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将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帝、反封、反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

3.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1.国共合作:

1924年___________召开,通过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

在国共两大的合作之下,反帝反军阀的国民大革命开展起来。

2.高潮:

1926年的北伐。

3.失败:

1927年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4.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又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南昌起义:

(1)时间:

_____________

(2)领导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

①打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七会议:

___________

(2)内容:

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时间:

(2)创立者:

__________

(3)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义:

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4.红军长征:

_______________

(2)影响:

建立了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保存了革命力量,扩大了红军的影响,为后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5.遵义会议:

____________

①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它是中共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扭转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四)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7)

1.国共二次合作:

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事实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北方和南方的红军分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2.抗战胜利的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五)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7)

1.重庆谈判:

1945年,国共双方在重庆会谈,签署《双十协定》。

2.内战爆发:

_______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____________,全面内战爆发。

3.重点进攻:

全民进攻被粉碎后,蒋介石改变策略重点进攻_______和_______解放区。

4.战略反攻:

_______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反攻序幕。

5.战略决战: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解放军相继取得了_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的胜利。

6.推翻国民党政权: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7.七届二中全会

(1)时间:

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_______转移到_______。

二、建设道路的探索(1949—2011)——建立、建设社会主义

(一)过渡时期(1949—1956)

1.政治方面:

(1)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

(2)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的宪法。

(3)建国初期建立了我国基本的三大政治制度: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济方面:

(1)1949—1952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在农村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2)一五计划:

1953—1957

(3)三大改造:

1953—1956

3.文化方面:

双百方针的提出。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76)

1966—1976年十年文革,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遭到严重破坏。

(1)正确的探索:

①中共八大

②八字方针

(2)左倾错误:

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956

②大跃进:

③人民公社化:

④十年文革

(1)成就:

①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②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两弹”结合的战略核武器。

③1970年,“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④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品种“南优二号”。

双百方针遭到严重破坏。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011)

(1)改进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2)初步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确定“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3)加强基层民主选举

(4)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并率先在港澳得以实现。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①时间:

②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意义:

拉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2)对内改革:

①农村:

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②城市:

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

①点:

1980年五个经济特区

②线:

1984年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面:

1984年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全方位的开放: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①十四大:

1992

②十五大:

1997

(1)思想:

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

(2)科技:

2003年“神舟五号”把宇航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3)教育:

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4)文化:

双百方针重新恢复。

【课堂演练】

1.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

“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

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

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

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

”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A.中国共产党诞生B.红军长征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陈独秀说:

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是悬在半空”,到中共

“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材料中陈

独秀的评价主要着眼于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革命纲领B.作出了加入共产国际的决定

C.作出了国共合作的决定D.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奋斗纲领

3.2005年1月15日,我国新建成的某陈列馆正式开馆,新馆建筑风格为青砖碧瓦的黔北民居式样。

陈列馆内用了三组群雕手段艺术地渲染了人物和历史,它们分别是《惜别苏区》、《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该陈列馆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中共诞生B.井冈山会师C.遵义会议D.抗战胜利

4.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下列图片,历史老师要求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你认为最突出的应该是()

 

秋收起义南昌起义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5.电视剧《共和国1949》以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全面、准确、翔实地展示了一幅幅有关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风云画卷。

如果让你来编导这部电视剧,你认为没有必要参考的历史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D.中苏建交

6.“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

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A.八七会议B.工农武装割据

C.遵义会议D.七届二中全会

7.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革命精神。

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

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

8.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同学收集了下列材料。

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A.不结盟运动今昔B.苏东剧变

C.建立公正理想国D.冷战云烟

9.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被许多学者誉为“五十年代现象”。

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C.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

10.国家主席刘少奇曾到濉溪县卧龙湖视察工作,听到当地干部汇报水稻亩产为2万8千斤时,他皱起了眉头,连连说:

“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

……”导致刘少奇“皱起眉头”的主要原因是该汇报()

①不符合当时总路线的精神②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④违背了经济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