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封装库命名规则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3621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CB封装库命名规则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PCB封装库命名规则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PCB封装库命名规则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PCB封装库命名规则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PCB封装库命名规则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CB封装库命名规则资料Word格式.docx

《PCB封装库命名规则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B封装库命名规则资料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CB封装库命名规则资料Word格式.docx

若SO前面跟M则表示为微形封装,体宽118mil,引脚间距0.65mm

3、电阻

3.1SMD贴片电阻命名方法为:

封装+R

1812R表示封装大小为1812的电阻封装

3.2碳膜电阻命名方法为:

R-封装

R-AXIAL0.6表示焊盘间距为0.6英寸的电阻封装

3.3水泥电阻命名方法为:

R-型号

R-SQP5W表示功率为5W的水泥电阻封装

4、电容

4.1无极性电容和钽电容命名方法为:

封装+C

6032C表示封装为6032的电容封装

4.2SMT独石电容命名方法为:

RAD+引脚间距

RAD0.2表示的是引脚间距为200mil的SMT独石电容封装

4.3电解电容命名方法为:

RB+引脚间距/外径

RB.2/.4表示引脚间距为200mil,外径为400mil的电解电容封装

5、二极管整流器件

命名方法按照元件实际封装,其中BAT54和1N4148封装为1N41486、晶体管

命名方法按照元件实际封装,其中SOT-23Q封装的加了Q以区别集成电路的SOT-23封装,另外几个场效应管为了调用元件不致出错用元件名作为封装名

7、晶振

HC-49S,HC-49U为表贴封装,AT26,AT38为圆柱封装,数字表规格尺寸

AT26表示外径为2mm,长度为8mm的圆柱封装

8、电感、变压器件

电感封封装采用TDK公司封装

9、光电器件

9.1贴片发光二极管命名方法为封装+D来表示

0805D表示封装为0805的发光二极管

9.2直插发光二极管表示为LED-外径

如LED-5表示外径为5mm的直插发光二极管

9.3数码管使用器件自有名称命名

10、接插

10.1SIP+针脚数目+针脚间距来表示单排插针,引脚间距为两种:

2mm,2.54mm

SIP7-2.54表示针脚间距为2.54mm的7针脚单排插针

10.2DIP+针脚数目+针脚间距来表示双排插针,引脚间距为

两种:

10.3如:

DIP10-2.54表示针脚间距为2.54mm的

10针脚双排插针

10.4

10.3其他接插件均按E3命名

封装库元件命名

一、多引脚集成电路芯片封装SOIC、SOP、TSOP在AD7.1元器件封装库中的命名含义。

例如:

SOIC库分为L、M、N三种。

L、M、N--代表芯片去除引脚后的片身宽度,即芯片两相对引脚焊盘的最小宽度。

其中L宽度最大,N次之,M最小。

--这里选择名称为SOIC_127_M的一组封装为例,选择改组中名为SOIC127P600-8M的封装。

其中,127P--代表同一排相邻引脚间距为1.27mm;

600--代表芯片两相对引脚焊盘的最大宽度为6.00mm;

-8--代表芯片共有8只引脚。

二、封装库中,名为DPDT的封装含义为(DoublePoleDoubleThrow),同理就有了封装名称SPST、DPST、SPDT;

三、让软件中作为背景的电路板外形与实际机械1层定义的尺寸(无论方圆)等大的办法。

首先,在PCBBoardWizard中按照实际尺寸初步Custom一块板子(一定要合理设置keepout间距,一般为2mm)。

然后在Edit->

Origin中为电路板设置坐标原点,将生成的电路板尺寸设置在机械1层,如果不喜欢板子四周的直角怕伤手,可以将四脚重新定义为弧形并标注尺寸。

选定所有机械1层上电路的尺寸约束对象,然后选择Design->

BoardShape->

Definefromselect,即可完成背景电路板外形的设置。

四、关于Design->

Rules的一些设置技巧。

1、如果设计中要求敷铜层(及内电层)与焊盘(无论表贴还是通孔)的连接方式采用热缓冲方式连接,而敷铜层(及内电层)与过孔则采用直接连接方式的规则设置方法:

敷铜层设置方法:

在规则中的Plane项目中找到PolygonConnectstyle项目,新建子项名为:

PolygonConnect_Pads,设置wherethefirstobjectmatches为:

(InPADClass('

AllPads'

,wherethesecondobjectmatches为:

All;

并选择连接类型为45度4瓣连接。

又新建子项名为:

PolygonConnect_Vias,设置wherethefirstobjectmatches为:

All,wherethesecondobjectmatches为:

并选择连接类型为直接连接方式。

在侧边栏中选中其中任何一个子项,点击坐下方Priorities按钮,将PolygonConnect_Pads子项的优先级设置为最高级别然后关闭。

内电层设置方法:

同样,在PowerPlaneConnectStyle项目中,新建子项名为:

PlaneConnect_Pads,设置wherethefirstobjectmatches为:

(InPadClass('

连接类型为4瓣连接。

PlaneConnect_Vias,设置wherethefirstobjectmatches为:

连接类型为直接连接方式。

2、敷铜层(敷铜层为铜皮)与走线过孔以及焊盘的间距设置方法:

在Electrical项目中新建子项名为:

Clearance_Polygon,设置wherethefirstobjectmatches为:

(IsRegion,wherethesecondobjectmatches为:

并设置间距一般为20mil以上,30mil合适。

3、敷铜层(敷铜层为网格敷铜方式)与走线过孔以及焊盘的间距设置方法:

需要将走线间距由原来的9、10mil设置为需要敷铜的间距30mil,然后敷网格铜。

待敷铜结束后,将走线间距改回为原来的间距,系统就不会报错了。

五、带有敷铜层和内电层的四层以上板,为了显示电路板层数,需要加入层标,在每一层上用数字标识,将层标处对准明亮处可以看到每一层的标识。

由于层标处需要透光,所以该区域不能有任何敷铜以及内电层通过。

所以,首先在keepout层画出一个矩形框,阻隔上下两个敷铜层通过;

然后用Place->

PolygonPourCutout命令分别在每一个内电层上切除一个矩形框区域,这些区域要完全重叠,用于透光;

最后在每一层上放置相应的层标字符。

六、在发热量较大的芯片下敷网格铜,而其他区域敷铜皮方法:

还是利用keepout线在发热芯片对应区域的禁止布线层(keepout层)圈出芯片的外形来;

然后开始整板敷铜皮,看到的结果是,所有发热芯片位置的敷铜没有了。

注意:

还要将芯片底部的所有接地过孔设置为NoNet,不让它接地!

(以免敷铜皮时,芯片内部没有靠近keepout线的区域也被敷上了铜皮。

接下来是删除先前在keepout层的画线;

下面就好办了,同样还是敷铜,这回是在发热芯片区域敷网格铜,不必担心,可以圈出一个较大的敷铜区域以免芯片区域敷铜不完整,即便是占用了被敷了铜皮的位置,敷铜结果还是铜皮。

PCB封装焊盘大小与引脚关系

在PCB中画元器件封装时,经常遇到焊盘的大小尺寸不好把握的问题,因为我们查阅的资料给出的是元器件本身的大小,如引脚宽度,间距等,但是在PCB板上相应的焊盘大小应该比引脚的尺寸要稍大,否则焊接的可靠性将不能保证。

下面将主要讲述焊盘尺寸的规范问题。

为了确保贴片元件(SMT焊接质量,在设计SMT印制板时,除印制板应留出3mm-8mm的工艺边外,应按有关规范设计好各种元器件的焊盘图形和尺寸,布排好元器件的位向和相邻元器件之间的间距等以外,我们认为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印制板上,凡位于阻焊膜下面的导电图形(如互连线、接地线、互导孔盘等)和所需留用的铜箔之处,均应为裸铜箔。

即绝不允许涂镀熔点低于焊接温度的金属涂层,如锡铅合金等,以避免引发位于涂镀层处的阻焊膜破裂或起皱,以保证PCB板的焊接以及外观质量。

(2)查选或调用焊盘图形尺寸资料时,应与自己所选用的元器件的封装外形、焊端、引脚等与焊接有关的尺寸相匹配。

必须克服不加分析或对照就随意抄用或调用所见到的资料J或软件库中焊盘图形尺寸的不良习惯。

设计、查选或调用焊盘图形尺寸时,还应分清自己所选的元器件,其代码(如片状电阻、电容)和与焊接有关的尺寸(如SOIC,QFP等)。

(3)表面贴装元器件的焊接可靠性,主要取决于焊盘的长度而不是宽度。

(a)如图1所示,焊盘的长度B等于焊端(或引脚)的长度T,加上焊端(或引脚)内侧(焊盘)的延伸长度b1,再加上焊端(或引脚)外侧(焊盘)的延伸长度b2,即B=T+b1+b2。

其中b1的长度(约为0.05mm—0.6mm),不仅应有利于焊料熔融时能形成良好的弯月形轮廓的焊点,还得避免焊料产生桥

接现象及兼顾元器件的贴装偏差为宜;

b2的长度(约为0.25mm—1.5mm),主要以保证能形成最佳的弯月形轮廓的焊点为宜(对于SOIC、QFP等器件还应兼顾其焊盘抗剥离的能力)。

(b)焊盘的宽度应等于或稍大(或稍小)于焊端(或引脚)的宽度。

常见贴装元器件焊盘设计图解,如图2所示。

焊盘长度B=T+b1+b2

焊盘内侧间距G=L-2T-2b1

焊盘宽度A=W+K

焊盘外侧间距D=G2B。

式中:

L–元件长度(或器件引脚外侧之间的距离);

W–元件宽度(或器件引脚宽度);

H–元件厚度(或器件引脚厚度);

b1–焊端(或引脚)内侧(焊盘)延伸长度;

b2–焊端(或引脚)外侧(焊盘)延伸长度;

K–焊盘宽度修正量。

常用元器件焊盘延伸长度的典型值:

对于矩形片状电阻、电容:

b1=0.05mm,0.10mm,0.15mm,0.20mm,0.30mm其中之一,元件长度越短者,所取的值应越小。

b2=0.25mm,0.35mm,0.5mm,0.60mm,0.90mm,1.00mm,元件厚度越薄者,所取值应越小。

K=0mm,-0.10mm,0.20mm其中之一,元件宽度越窄者,所取的值应越小。

对于翼型引脚的SOIC、QFP器件:

b1=0.30mm,0.40mm,0.50mm,0.60mm其中之一,器件外形小者,或相邻引脚中心距小者,所取的值应小些。

b2=0.30mm,0.40mm,0.80mm,1.00mm,1.50mm其中之一,器件外形大者,所取值应大些。

K=0mm,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