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3477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药学概论》考查课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茯苓

B.泽泻

C.防己

D.滑石

4. 

白芍不具有的功效是:

A.平肝阳

B.活血

C.缓急止痛

D.止汗

5. 

五味中具有补虚、缓急止痛、缓和药性作用的是:

A.辛味

B.酸味

C.甘味

D.咸味

6. 

具有平肝潜阳,明目作用的药物是:

A.赤芍

B.龙骨

C.石决明

D.代赭石

7. 

治乳痈首选:

A.蒲公英

B.金银花

C.败酱草

D.鱼腥草

8. 

治温热病气分实热证的最佳配伍是:

A.石膏配知母

B.石膏配栀子

C.知母配黄柏

D.知母配龙胆草

9. 

能活血止痛,被喻为伤科要药的是:

A.槐花

B.三七

C.蒲黄

D.白茅根

10. 

既能活血行气,又能利胆退黄的药物是:

A.郁金

B.延胡索

C.茵陈

D.莪术

11. 

生首乌炮制为制首乌的目的是:

A.消除毒性

B.改变性能

C.便于储藏

D.利于服用

12. 

石决明的主治病证是:

A.目赤肿痛

B.目暗昏花

13. 

治疗脾虚水肿,宜选择的药物组是:

A.甘草与西洋参

B.白术与黄芪

C.黄芪与甘草

D.甘草与白术

14. 

哪项不是黄芪、白术的主要功效:

A.补脾益气

B.利水消肿

C.安神益智

D.固表止汗

15. 

一味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味药物降低或消除,其配伍关系是:

A.相须

B.相使

C.相杀

D.相畏

16. 

善能清泻肺中热邪的药是:

A.黄连

B.黄芩

C.黄柏

D.龙胆草

17.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A.新修本草

B.雷公炮炙论

C.本草纲目

D.神农本草经

18. 

能泻肺平喘的药是:

19. 

辛味药的作用是:

A.发散行气

B.软坚泻下

C.燥湿通泄

D.利水渗湿

20. 

都能治疗胸痹、疼痛的药物是:

A.甘草、桂枝

B.山楂、麦芽

C.瓜蒌、枳实

D.陈皮、木香

----------------------------------简答题----------------------------------

如何正确看待中药有毒、无毒?

学习和了解中药毒性应注意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

(2)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

(3)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

(4)加强对有毒中药的使用管理。

吴茱萸汤可以治疗呕吐,为何配伍甘补之人参、大枣?

吴茱萸汤这个房子是用来治疗厥阴寒邪头痛,脾胃虚寒问题的防治。

应用甘补的人参和大枣是为了补益中焦。

简述解表药的使用注意。

1.使用发汗作用较强的解表药时,不要用量过大,发汗太过,以免耗伤阳气,损及津液,造成“亡阳”、“伤阴”的弊端。

2.又汗为津液,血汗同源因此,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病、失血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医学|教育网。

3.使用解表药还要注意因时因地而异,如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轻;

冬季腠理致密,不易汗出,解表药用量宜重,同样,北方严寒地区用药宜重;

南方炎热地区用药宜轻。

4.解表药多为辛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邪在少阳为什么要用和解法?

其代表方剂是什么?

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

少阳经脉循胸布胁,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

伤寒邪犯少阳,邪正相争,正胜欲拒邪出于表,邪胜欲入里并于阴,故往来寒热;

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

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而致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

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故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

若妇人经期,感受风邪,邪热内传,热与血结,血热瘀滞,疏泄失常,故经水不当断而断、寒热发作有时。

邪在表者,当从汗解;

邪入里者,则当吐下。

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惟宜和解之法。

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半表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

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

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泄,两者配伍,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

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邪从太阳传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

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

原方“去滓再煎”,使药性更为醇和,药汤之量更少,减少了汤液对胃的刺激,避免停饮致呕。

小柴胡汤为和剂,一般服药后不经汗出而病解,但也有药后得汗而愈者,这是正复邪却,胃气调和所致。

正如《伤寒论》所说: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若少阳病证经误治损伤正气,或患者素体正气不足,服用本方,亦可见到先寒战后发热而汗出的“战汗”现象,属正胜邪却之征。

化湿药为何常配伍行气之品?

湿阻易气滞,常与行气药物配伍,湿阻偏于寒湿,配伍温中祛寒药;

如脾虚湿阻,常与补气药配伍;

如用于温湿、湿热、暑湿者,常与清热燥湿、解暑、利湿之品同用。

什么是八纲辨证?

包括哪些内容?

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对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和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进行概括和分类,从而为施治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分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四对纲领.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是一对相对的概念.狭义的表里,是指身体的皮毛、肤腠、经络为外;

脏腑、骨髓为内.外有病属表,内有病属里.从病势深浅上讲,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

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表里辨证适用于外感病,可察知病情的轻重深浅及病势趋向.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的表现为寒证;

阳盛或阴虚的表现为热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虚实辨证可为治疗提供依据,补虚泻实.阴阳辨证将一切疾病分为阴阳两大类,是八纲辨证的总纲.阴阳两纲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

里、寒、虚证属阴.

----------------------------------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共5道试题,共20分。

V

1.四气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变化及阴阳盛衰的作用性质,是中药的重要性能之一。

满分:

4分

2.道地药材

是指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栽培(养殖)加工合理,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且质量优于其它产地的中药材

3.配伍禁忌

药物合用后,使治疗效果降低或消除,使原有毒性增强或产生新的毒副反应,不能合用的,属配伍禁忌。

4.七情

指单行以及其余六种配伍关系的总和。

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5.中药学

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以及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以及相关知识的一门学科。

----------------------------------判断题----------------------------------

钩藤入汤剂宜先煎。

A.错误

B.正确

芒硝是攻下药,也可治咽喉肿痛。

甘遂是润下药,也可治肠燥便秘。

被称为“止血而不留瘀”的药物是三七。

麝香可治一切神昏。

牛黄入丸散剂的用量,每次为0.05~0.15克。

被称为“血中气药”,兼治头痛要药的药物是丹参。

入药忌火煅的药物是龙骨。

酸枣仁既能养血安神,又能润肠通便。

具有引药下行,多治下部病证的药物是牛膝。

----------------------------------主观填空题----------------------------------

五、主观填空题(共2道试题,共2分。

1.峻补元阳,兼托毒生肌的药是:

试题满分:

1分

答:

鹿茸

第1空、满分:

1分

2.回阳救逆第一要药是

附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