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学11 《谏逐客书》《与妻书》教学设计学年高一语文下册同步教学 统编版Word格式.docx
《精品教学11 《谏逐客书》《与妻书》教学设计学年高一语文下册同步教学 统编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教学11 《谏逐客书》《与妻书》教学设计学年高一语文下册同步教学 统编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燃除六籍忍坑儒,本欲愚人卒自愚。
若使当时甘被逐,东门牵犬欢应无。
这首诗歌描写的是谁?
(李斯)
2.作者简介
李斯(?
—前208年)战国时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少时与韩非俱从荀况学帝王之术,成而入秦,得到秦王的器重,秦统一后官至丞相,积极主张废除诸侯,行郡县。
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
秦二世二年,宦者赵高诬其谋反,被腰斩于咸阳,灭三族。
秦代因其所历时间很短,没有留下更多文章,而李斯却有《谏逐客书》及《泰山刻石文》、《琅琊台石刻》传世,所以以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
李斯的一生可以用他自己的三句话来概括:
“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东门逐狡兔,岂可复得!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一次在侧所中看见老鼠,非常瘦小肮脏,见有人来慌忙逃窜。
又有一次,李斯在米仓中看见老鼠,长得肥大而干净,见到有人来还镇定自若。
于是李斯有感而发,说了这句话“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意思是说人能不能显示出才能就像老鼠一样,是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这就是李斯著名的仓鼠论,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老鼠哲学。
李斯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就开始了他人生的地位抢夺战。
首先,李斯辞去了小史官职,于荀子学帝王之术。
当李斯学业有成,与荀子辞行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让很多青年昂扬斗志的话,就是“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這就是李斯的处世观念,甚至,坦明的说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
但绝不不因此“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
”正因如此,他早已下定決心要“西说秦王矣”。
他怎么也沒想到,就是因为这些处世哲学,使他登上丞相之位。
当然这是后话。
然后,李斯入秦,得到吕不韦的赏识,从此为吕不韦舍人。
通过吕不韦的引见,加上李斯的帽死觐见,得到嬴政赏识。
但谁知不久嬴政然下逐客令,非秦者去,李斯也列入了逐去的行列,为了保存自己,李斯写了千古第一奇文《谏逐客书》,使得嬴政收回逐客令,李斯也受到嬴政青睐,从此青云直上。
最后做了秦国宰相。
李斯终于从侧鼠变成了仓鼠。
然而,好景不长。
嬴政在出游途中驾崩了,只留下了一纸召书。
召书分明写着让扶书继位,可是李斯听从了赵高的谗言,篡改召书,最终召来腰斩于市的祸害。
在送往刑场时,李斯对他的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东门逐狡兔,岂可复得!
”就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将他对死的不甘和命运的不公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斯的一生是从叹鼠到叹黄太犬的过程。
所以司马迁在《史记·
李斯列传》中有“四次叹息”:
一叹:
见厕鼠、仓鼠;
二叹:
贵为丞相;
三叹:
篡改始皇遗诏;
四叹:
身具五刑。
3.写作背景
据《史记》记载,秦王逐客是导火线是“郑国渠”事件。
秦为统一中国,广揽人才,韩国为削弱秦国势力,趁秦国招揽人才之机,派水利专家郑国入秦,企图通过让秦国修灌渠来耗费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军事实力。
计谋败露之后,秦国大臣宗室污蔑客卿都不可靠,纷纷要求驱逐客卿。
公元前237年,秦始皇下令逐客,李斯亦在被逐之列。
在被勒令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谏逐客书》一文,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劝阻秦始皇不要逐客。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4.文体知识
《谏逐客书》,书,指上书,奏章。
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谏逐客书》是古代最优秀的一篇公文,也是一篇议论文,犀利深刻、论辨雄健,富有气势。
二、听读识文
1.播放朗读音频,要求画出生字新词,了解文章的大体意思。
2.难字读音。
鄢yān施yì
穰rá
ng鼍tuó
駃騠jué
tí
缪mù
蹇jiǎn珥ěr缟gǎo窈窕yǎotiǎo瓮wè
ng郢yǐng
缶fǒu髀bì
赍jī雠chó
u
3.文章的大体意思。
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文中以前历史上的四位君王,用客卿而成帝业为据,说明客卿之功又举了大量事实,说明英主不应重物轻人,继而从理论上说明驱客与纳客的利害,最后指出逐客必到秦之危与开头的中心论点呼应。
全文中心论点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4.朗读课文:
指名3个同学分任务朗读,其他同学评议。
三、演读明意
1.分配任务
全班分为三个大组,每组分为若干小组,每3-5人为一小组,自由组合。
具体任务:
第一大组分析研讨第一段,第二大组分析研讨第二段,第三大组分析研讨第三、四段。
要求:
第一步,用演读方式朗诵(每组研究出认为最好的演读形式,小组成员都要参与);
第二步,点出该段中的关键字词句(其中一人);
第三步,翻译(其中一人)。
2.演读展示(以下仅为预设参考)
第一大组
演读
(一人读得比较坚定)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一人读得比较诚恳)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一人读得比较诚恳)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齐读,读得比较坚定)
关键字词句
窃:
私下。
自谦之辞。
过:
错误。
来:
招徕。
西、北、南、东:
名词作状语。
产:
生,出生。
并:
吞并。
移、易:
改变。
乐用:
乐于为国效力。
举:
攻取、攻克、占领。
治强:
安定强盛。
殷:
多,众多。
殷盛,指百姓众多而且富裕。
从:
同“纵”,合纵。
施:
蔓延,延续。
蚕食:
比喻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渐吞食侵占。
私门:
贵族豪门。
负:
辜负,对不起。
向:
假使,倘若。
内:
同“纳”,接纳。
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
状语后置。
翻译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
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
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
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
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
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
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
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
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第二大组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一人读出疑问语气)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现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一人读出叹息语气)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
(一人读出疑问语气)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
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一人读出叹息语气)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齐读读出肯定语气)
致:
达,得。
服:
佩带。
说:
通“悦”,喜悦,喜爱。
宛:
宛转,缠绕。
傅:
附着,镶嵌。
所以:
用来……的。
下陈:
堂下,指宫女、珍宝摆放之处。
佳:
美好,美丽。
冶:
妖冶,艳丽。
搏:
击打,拍打。
适观:
适于观赏。
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判断句。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表否定的判断句。
如今陛下得到昆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之类宝物,悬挂夜光珠,佩带太阿剑,驾乘纤离马,建置翠凤旗,树立灵鼍鼓。
这么多的宝贝,秦国不出产一样,而陛下却喜欢它们,是什么缘故呢?
倘若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使用,那么就是夜光玉壁不能装饰宫廷,犀角、象牙制成的器具不能作为玩物,郑、魏之地的美女不能进入后宫,而駃騠好马不能充实宫外的马圈,江南的金锡不能使用,西蜀的丹青不能绘画。
倘若用来装饰后宫、充任堂下、赏心快意、怡目悦耳的一切,必须是出产于秦国的才可以用的话,那么用宛珠装饰的簪子、缀有珠玑的耳饰、细缯素绢的衣裳、织锦刺绣的服饰就不能进呈到大王面前,而时髦优雅、艳丽多姿的赵国女子就不能侍立在身旁。
那击瓮敲缶,弹筝拍腿,同时歌唱呼喊发出呜呜之声来快活耳朵听觉的,才是真正地道秦国的声乐,而郑卫之地的民间俗乐、《昭》、《虞》、《武》、《象》之类,则是异国它邦的音乐。
现在舍弃击瓮敲缶而追求郑国卫国的音乐,撤下敲击瓦器的音乐而采取《昭》、《虞》之乐,像这样做为什么呢?
只不过是图眼前称心如意,适合观赏罢了。
现在用人却不这样。
不问青红皂白,不论是非曲直,不是秦人就得离去,是客卿就得驱逐。
这样做,所重的是女色、声乐、珍珠、美玉,而所轻的是人啊。
这不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办法啊。
第三大组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一人读出肯定语气)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一人读出感叹语气)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一人读出肯定语气)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一人读出坚定语气)
让:
辞让,拒绝。
明:
使(功德)彰明。
择:
通“释”,舍弃,抛弃。
却:
推却,拒绝。
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