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案 线与角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2751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教案 线与角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二单元教案 线与角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二单元教案 线与角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二单元教案 线与角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二单元教案 线与角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教案 线与角Word下载.docx

《第二单元教案 线与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教案 线与角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教案 线与角Word下载.docx

同样,在垂线、平角、周角以及量角与画角中,也安排了很多动手操作的活动。

对于这些活动,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以提供他们形象地认识抽象概念的平台。

2.在实际情境中,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

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很好题材,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的现象中学习概念,是学习理解概念、应用概念的有效途径。

如学生在操作活动后逐步认识了直线、线段与射线,教材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动,从汽车的灯光、到一条笔直的公路(教学中还可以补充类似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认识的载体,也是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概念的有效方法。

又如在学习认识平行线后,教材安排了“说一说”(教材P18)的活动,虽然这些图像学生经常有所接触,但在学习了平行线后,再来说一说这些图像其感受就有所不同。

再如学习了垂线的认识后,教材安排的木匠测量门框的直角、瓦工用铅垂线测量墙壁的垂直情况(教材P21),都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垂线的题材。

这些内容既是数学知识深化的材料,也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的平台。

因此,在教学中充分注意学习题材的广泛性,注意从学生的身边的事例中进行学习,是学习本单元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式。

3.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发现数学的规律

虽然,本单元的内容基本上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在理解时有一些困难。

但为了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教材仍安排了较多的自主探索的题材,通过学生独立、或相互交流的方式,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从而提高他们探索的能力。

如学生在认识垂线的概念后,教材安排了一个“小实验”的内容(教材P22),请学生自己在公路上设计确定一个车站的位置。

这个问题的知识点是从一点到已知直线中,距离是最短的。

对于这个知识点的结论性语言教材并没有出示,而是通过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逐步获得这一认识。

所以,在开展这一活动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几个学生可以互相讨论,从中来发现其中的规律。

又如在认识平行线后,教材安排的“小鱼平移”活动(教材P18),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练习。

图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需要学生在方格纸上自己摆一摆,通过摆的过程,来寻找互相平行的线段。

当然,寻找的活动需要学生自主地探索,并能在探索的过程中,说一说互相平行线段的特点。

第1课时:

线的认识

: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活动一:

阅读。

让学生通过读书,从现实中的铁轨、课本、射灯的光柱等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活动二:

“认一认”

a通过活动,动手操作,体会到他们都是直的

b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c将三个图形进行对比,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

射线无限长,有一个端点;

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

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活动三:

“说一说”

注意:

读射线时要注意,它的读法一般是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

而直线、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

活动四:

画一画,按要求完成。

活动五:

练一练

a第一题注意提醒学生有规律,按顺序的数:

AB-BC-CD-DA

b第2、3题,学生自己先估计,再测量,找出估计错误的原因:

视觉的影响。

从而认识到,用测量的方法确定自己的估计的正确性。

[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

射线:

线段:

无限长无限长有限长

无端点只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点

 

第2课时:

平移与平行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三角板,直尺,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看一看。

观察图中的有很多组平行线,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先让学生用小棒移一移,然后说说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移一移。

1.用小棒,放在P18第一题的一条线段上平移,说一说哪两条线段是平行的。

2.观察P18的小鱼图,小鱼向哪个方向移动?

移动了几格?

那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折一折。

通过折一折,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

1.自己折一折。

2.讨论:

你折的是平行线吗?

3.鼓励学生讨论如何才能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

画一画。

1.观察老师如何画一组平行线。

2.自己尝试着画一画。

3.相互交流画平行线的心得。

4.展示自己所画的一组平行线。

平移与平行

平移平行

第3课时:

相交与垂直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

两支铅笔或小棒,三角尺,一张正方形的纸

摆一摆。

1、用两个小棒相交,可以摆出哪些图形?

2、相交的图形的线与线之间形成的是什么角?

3、用三角尺验证直角时引出: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4、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并标出垂足“0”

折一折

l自己折一折,是两条着折痕垂直。

l相互看一看,你折的是互相垂直么

l介绍你是怎么折的?

l用三角尺量一量两条折痕的关系,从而确定两条折痕的关系。

说一说。

完成P22的说一说的要求。

练一练。

按要求完成。

l教师演示画垂线的方法,并讲解。

l分步,让学生一步一步的学画法。

l完成P23“画一画”的第二题

l小实验

第4课时旋转与角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学要求:

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与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

再此基础上,教材从旋转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

在开展活动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教具,并让他们摆出经过旋转后的各种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旋转角。

1、让学生用活动角演示各种角。

2、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角,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3、引出平角,周角,说明是如何构成的。

4、生活中还有哪些自己看到的平角和周角。

1、观察表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P25)。

2、画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交流本节课的体会和感受。

第5课时:

角的度量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个角的大小比较(直观地进行比较),在学习本知识时,可以从两个角的大小比较着手,在比较中,可能有些角的大小在比较接近时无法进行比较,这时引出量角器。

量角器的认识可以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观察,然后交流观察的结果。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上计量单位与排列特点。

量角时,重点突出“点与点重合、边与边重合”的量角方法。

开始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交流量角的方法,随后让学生自己总结量角的经验,并概括出基本的方法。

实践练习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1)第2题

在量角时,先让学生估一估所量的角是什么角?

大约是多少度?

这是培养学生估计能力的一个载体,也是学生直觉思维的基础。

因此,在量角时,先让学生估一估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2)数学游戏

本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估计角度的能力。

利用附页上的材料,组织学生制作一个活动角的学具。

学生开始猜角度时可以作一些指导,如看到这个角,想一想大概是什么?

以缩小学生猜角度的范围。

学生有了一些经验后,可以放手组织同桌的两个学生进行互相猜角度的活动。

第6课时:

画角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角度的角。

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的角。

有了量角的基础,学生在画角时的困难相对来说已减少了。

因此,指导学生画角时,重点放在让学生的自主探索上,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总结画角的基本方法。

有些学生由于在使用量角器时,经常会出现内外圈不分的现象,对此,在指导时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如何在量角器上确定度数。

画角后,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表示方法。

如∠AOB=60°

等。

(1)第1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有多种答案可以选择。

教师在指导学生说说马路之间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关系时,重点在两个方面:

一是,如何确定两条马路之间的平行或垂直关系,有些可以直观地发现,有些需要用直角去验证;

二是,渗透一些简单的推理,如甲马路与乙马路是垂直的,乙马路与丙马路是平行的,所以甲马路与丙马路也是垂直的。

(2)第2题

结合自己的居住环境,说说各马路之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载体。

学生在说之前,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居住附近的几条马路画一个简单的草图,然后由每个学生带着草图来说一说马路之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

(3)第5题

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应指导对比前后两次折纸所得角的度数的变化,从中使他们发现每折纸一次,所得的角的度数均是前一次的一半。

学生在发现规律后,仍可以让他们用这张纸找一找纸上不同的角,各是多少度?

以便为第⑵题作铺垫。

第⑵题的“用长方形纸折出45°

,135°

的角”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让学生独立的尝试操作,然后进行交流。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对学生折出的各种角都应充分地肯定。

(4)第6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观察的角度,找出直角、锐角与钝角。

这主要检查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的程度。

所以,在练习本题时,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观察,然后进行交流。

另外,不要求每个学生一定要找出图出所有的直角、锐角与钝角。

单元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