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简介.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246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简介.doc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简介.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简介.doc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

一、实验简介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语文教改实验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学校行动研究”的重点项目,国家“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的主持人是著名教育家、国家督学、现任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的李希贵先生。

对于这项实验,李希贵的解答简单明了:

在什么年龄读什么书,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甚至是人所共知的问题,但事实上却一直被忽略了,尤其表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我们一再错过了孩子们黄金一般的阅读年龄段。

所以这项实验跟以往所有教改实验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更强调的是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来学好语文。

概括起来可以用一句话表述:

凡是在课内进行大量阅读的语文教改实验,都叫做“语文主题学习”。

因为“说得简单”,做法也简单,就是让学生在用1/3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的基础上,其余2/3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自由地阅读!

实验从2006年启动,很快席卷开来。

迄今为止,从世界风筝之都潍坊,到文化古都太原,从长白山下的抚松,到江苏的太湖、金坛,从北疆黑龙江,到南疆海南……最终得到了一般学校普通老师的认同。

它不生存在专家学者的象牙塔里,它不停留在名校名师的课堂里,而是村办小学的老师也能信手拈来,普通大众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到的。

从小学到中学,目前全国已有5000多所学校参与了这项实验。

二、李希贵谈“语文主题学习”实验

2006年7月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启动会议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李希贵就大家普遍关心的有关问题做了解答——

◎为什么要启动“语文主题学习”的实验?

第一,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母语教学用了最多的时间,费了最大的精力,但是我们取得的成果却非常令人遗憾,特别让我们语文老师尴尬。

这个大家都非常清楚。

第二,从语文教改开始,我们学习了好多典型经验,包括魏书生老师、窦桂梅老师的许多很好的经验。

可是,我们在会场上听上去非常激动,回到学校,我们的改革却似乎并没有多大声音。

为什么?

因为魏老师和窦老师的语文教学成果的实现,更多地靠的是他们自身的素质,靠的是他们驾驭课堂的水平。

我们今天希望探讨的是,有没有一种在一般的学校,靠一般的师资,在一般的条件下,在一般的生源里能够实现的语文教改方法!

第三,我们的“语文实验室计划”为什么会成为国家教育部和人事部园丁工程“特级教师计划”的项目?

为什么国家每年度还要给我们拨付实验经费?

因为大家普遍感觉到:

我们的语文教改确实没有走出困境。

我们或许有一些全国知名的优秀语文老师,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没有在一个区域甚至在一个学校改革成功的案例。

尽管我们的“语文实验室计划”得到了国家园丁工程的承认,但是我们这项改革还是初步的。

我们的老师、学校苦于没有同教改项目相配套的阅读材料,许多材料搜集起来对一个老师、对一所学校来说,有时又是特别困难的。

第四,“新学校行动研究”项目是我们申报的一项“十一五”国家规划课题(于2007年获准立项),目标是要构建学生向往的学校。

构建学生向往的学校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课堂、喜欢老师。

我一直认为,我们每一个学科肯定都有一个使老师和学生都轻松、愉悦的学习方式。

如果我们找到了这个学科的学习规律,我们就找到了老师和学生可以愉悦地教、愉悦地学的通道。

现在大部分学科还没有找到这个规律,我们的学校离学生向往的学校还有距离,所以我们启动了这样一个国家级课题。

创建一个新的学校,构建学生向往的学校,我们首先应该从课堂教学改革开始。

当我们所有的学科都找到了一个师生愉悦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时候,学生向往的学校的构建就为期不远了。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总结了各个学校、各位优秀老师的一些实验成果,提出了“语文主题学习”的概念。

这个“语文主题学习”非常简单,我们立足于把这件事情说得简单,做得也要简单。

◎为什么叫“语文主题学习”,而不叫“语文主题教学”?

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

所以我们要在这个题目上给老师引导,不要教得太多,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怎么把这本书拿到主题中呢?

我们不要仅仅探索一种方法,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经验、风格,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传统,我们提倡百花齐放,提倡用不同的风格把我们的“语文主题学习”搞好。

◎需要统一哪几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来学习语文。

过去,我们有过很多教改,也有很多阅读资料系列的书籍,但大都强调课外阅读。

如果语文的教学靠课外,英语教学毫无疑问还要靠课外,数学教学也要靠课外,我们的孩子能有多少个“课外”?

我们提倡了几十年的课外阅读,我们多少学生实现了,多少家庭实现了?

所以,不要再去更多地寄希望于课外。

对于80%的学生来说,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内就把语文学好。

不要精雕细刻,不要把每一句话都挖地三尺,把每一个词语都挖得冒出火星,否则,学生会觉得语文深不可测。

如果让老师分析,学生可能会感到,语文背后怎么有这么多深奥的东西,学了几天也不能发现?

给学生这样的误解,把语文搞得好像一般人学不了的东西,这样对学生太危险了。

第二,改变长期以来用理科学习的方式学语文的现状。

每一个学科都是不同的,但是我们却常常用同样的方法来教学。

表现最突出的是——我们用理科学习的方式学习语文。

……我们必须改变这一点,改变靠讲一篇文章,就希望学生把好多文章都明白,语文素养就大大提高的认识。

语文学习和数学学习正好相反,必须反三归一,大量的阅读、大量的感悟最后有所得。

所以,我们必须把讲和练的时间压下来,把课时划分给阅读,划分给“语文主题学习”。

没有哪一课书必须要用超过1课时的时间学习。

◎怎么理解“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这句话往往成为语文老师教不好语文的借口:

我们怎么能教好语文呢?

课内不读书,课外也不去感悟。

我感觉,我们不应该把这句话当作借口,而要理解为责任,思考怎样把生活的活水引到课堂。

老师给学生创造了条件,把生活精品化,把课堂变成了学生能够产生感受和体验的生活。

所以说,有些老师非常会做事情,一般没有体验就不让学生做。

把生活的活水引入校园、引入课堂,这就是老师的责任。

怎样使生活的外延和语文学习的外延相等,这是一条主要途径。

三、实验背景

我们的语文教育花费了中小学生最多的学习时间,耗费了中小学最多的教育资源,穷尽了语文教师最大的精力,却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不读书的老师。

这是中国母语教育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一项调查显示:

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

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人均阅读量不到别国人均阅读量的九分之一,着实让人感到惊愕和不可思议。

除了人均阅读量低之外,我国国民另一个倾向是读书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突出。

在全国有限的人均购书中,八成都是课本教材;在各大书店的销售统计中,教参、基础训练、考试辅导类的书籍也占了很大比重。

中国和美国的小学生比较,美国一年级儿童平均每年读3万字,中国一年级儿童平均每年读4900字,少于美国儿童的六分之一。

四、实验的定位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不是一项一般意义上的语文教改实验,它既有自己的基本目标,比如让学生会读,能写一篇好文章,写一笔好字,练就一副好口才,养成一种好习惯,拥有一颗博爱心等等,同时又有自己的终极目标。

实验的真正“主题”和终极关怀是指向母语教育的原点——让语文回归“国语”,成为民族文化的寻根教育、扎根教育,成为汉语才艺,成为“中国灵魂”。

汉语的魅力在视觉和听觉的美感,所以在学习方式上,实验特别强调多读——诵读,多看——博览;强调感悟——悟其意、悟其情,悟其法;强调积累——语言积累,思想情感积累,篇章样式积累等;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做批注,写读书笔记,养成习惯……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中国传统的母语学习方法。

五、“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几个关键点

1.实验的特点

①课内阅读

②大量阅读

2.实验的重点

有足量的、适宜学生在课内阅读的相关图书或文本

3.实验的难点

进行教学方式的有效转变,创建自主互助型的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用1/3的时间进行必修教材的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4.实验的一般要求

把2/3的时间还给学生,从5年级到9年级课内阅读量,每学期达到100万字

六、实验的操作模式

教学内容

“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模式是学生自主阅读,那么到底读什么呢?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这一思想的落实创造了基本条件,提供了物质保障。

《丛书》是和中小学语文必修教材配套的。

和教材一样,以主题单元作为呈现方式,教材的每一单元都配备15-18万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这样,一本教材就要配备六七本近100万字的《丛书》。

在时间安排上,要求用三分之一的课时学习必修教材,剩下的三分之二的课时全部用来阅读《丛书》。

这就要求变革教学和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少讲,“简简单单教语文”,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

但“简单”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也不意味着可以放任不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狠抓《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课堂阅读的落实上,体现在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和点拨上。

而其中的重点又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持学生的读书热度,使学生的自主阅读不被老师的“好心”和“认真”异化为“被”阅读;着力点则在让三维目标在课堂阅读中自自然然地实现。

教学策略

1.“1+X”模式——一课带多课的辐射式教学方法

以一篇必修教材的文章为点向面上辐射,把从必修教材一篇课文中学习到的知识,尝试运用到多篇《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文章的学习中,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阅读能力。

2.“X+1”模式——“反三归一”

先选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文章,学完之后反过来让学生自学必修教材中的1篇文章。

3.“X+Y”模式

学完必修教材一单元的几篇文章,再整体补充一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多篇文章。

七、实验效果

在实验跟踪过程中,许多实验学校的语文教学起了可喜的变化:

小学一年级识字1828个,二年级识字1111个,一二年级共识字近3000个,两年时间便基本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识字量……

老师引导学生一周学习9篇课文,两周学完一本教材;小学6年,平均每年课堂阅读大约100多万字,6年学生课堂内外阅读总量不低于1000万字……

实验让阅读超越语文,走进各门学科,数学科的阅读、英语科的阅读、美术科的阅读、音乐科的阅读、科学科的阅读等等,学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和终生学习的能力,落实了新课标倡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一切似乎都让人难以置信,但这却是正在发生的实实在在的事情,而且发生在生源一般、师资一般、办学条件一般的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而且不是一二所学校、几十所学校,迄今为止,全国各地已有5000多所学校正在程度不同地发生着类似这样的奇迹。

八、优秀成果

实验获得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实验项目,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获得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优秀图书”评选一等奖;新课标全国中小学优秀图书推荐书目;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图书馆推荐书目。

截止2013年12月,全国有42个规模以上实验区,5000余所实验学校,遍布全国22

个省(市、自治区)。

《人民教育》、《小学语文》刊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介绍。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5年累计播发新闻(报道、评论)80余条(篇)。

全国23名普通一线语文实验教师成为国家级名师,累计发表300余万字专著。

截止2013年,实验交流平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实验通讯》月刊成功出版120期,累

计发文3000余篇

九、实验流程

•1.确定意向实验区(一般以县、市、区为单位)。

•2.召开“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报告会,邀请实验区所有校长参加。

3.有实验意向的学校申请成为实验学校。

4.举行开题会,确定实验学校,并确定实验子课题的研究方向。

•5.对参与实验的教师进行集体培训,聘请语文教学专家指导或邀请教师到示范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