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解说词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1902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8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点解说词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景点解说词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景点解说词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景点解说词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景点解说词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景点解说词Word格式.docx

《景点解说词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点解说词Word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景点解说词Word格式.docx

古凉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汉代曾在这里建过西凉古都,这里出土的著名的铜奔马,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还有汉简都是汉代鼎盛时期的杰作,西藏归入中国版图的见证地百塔寺也座落在凉州境内。

民勤也称“沙乡”,有著名的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盛产的黄河密瓜,黑瓜籽享誉国内外。

现在我们翻过了乌鞘岭,正在进入古浪境内,古浪,藏语“古尔浪洼”之谐音,因古时有成群的黄羊出没栖息而得名,尤以水草丰美的黄羊川为最。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龙沟,大家透过右侧车窗可以看到铁路隧道出口。

五鞘岭隧道全长20公里,是亚洲第一长隧道,每公里耗资达1亿元。

[“千乡万才”黄羊川]

大家继续向外看,我们的右边有一条山道,知道通往哪里吗?

在山的背后,是一个小镇,名叫“黄羊川”,大家也许会问一个小镇有什么可介绍的呢?

这可就有些你不明白了,著名的“黄羊川千乡万才”计划就诞生在这里,来自台湾著名企业家温世仁先生亲自倡导提出“西部开发、十年可成”的伟大构想,并在黄羊川付诸实施,让这里的教育和东部发达地区同步,信息和发达地区同步,经济收入和发达地区同步,从而实现从农业时代越工业时代直接进入信息时代,温先生在做客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时,当主持人问道“如果你的梦想不能实现,那么你有什么想法呢?

”温先生坦言的说,“如果这个愿望不能实现,我死后,就将骨灰撒在西部的大地上”他在黄羊川修建了一座现代化的五星级国级会议中心。

可惜就在温先生全面推进爱人如己的西部关怀事业的时候,不幸在台湾突然逝世,听到消息后古浪县黄羊川万名群众自发组织悼念温先生,场面悲壮,可歌可泣。

[铁柜山]

前面的这座大山名叫铁柜山,蕴藏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铁柜山下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就是古浪籍我国著名童话作家赵燕冀笔下的“金瓜银豆”。

[古浪峡-古浪]

现在汽车驶入素有金关银锁之称的古浪峡,古浪峡是河西走廊的门户,山势奇峻,最窄处两山之间只有十几米,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和军事要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古浪历史曾是一个水草肥美,山水秀丽的地方,有诗说“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

穿过古浪峡就是千里河西走廊的绿洲,古浪位于甘肃中部,总人口39万,面积5287平方公里,海拔1550-3469米。

气候凉爽,南有巍巍祁连山,是河西走廊的生命线,中部是良田绿洲,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北部是漫漫沙漠,恰似甘肃省的一个缩影,我们大多数游客都游览过山水风光,熟悉良田绿野,但对浩瀚的大沙漠也许是第一次见到。

古浪芹菜远销港澳地区,石灰石储量4.5亿吨。

生产的又氰氨等系列产品出口日本。

土门羔羊肉和黄羊川小杂粮享誉省内外,我们今天的午餐就会吃到这两种绿色食品。

[西路军魂]

大家可曾知道西路红军在古浪的悲壮历史,1936年11月中旬,红九军和马匪部队在这里进行了惨烈的战斗,土丘周围灌木遮盖的壕堑仍历历在目。

“古浪一战,九军折半”,古浪人民没有忘记战火硝烟中长眠在这里的烈士英灵。

2002年7月,中共古浪县委、县人民政府,为了纪念牺牲在古浪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九军英烈,在县城龙泉公园西南的高岗上,新建了红军西路军九军烈士纪念碑和烈士纪念馆、展览馆,新建了红九军群体英雄雕像。

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已深深矗立在古浪百姓心中。

今天,这里不但成为古浪县最具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而且成为富含人文精神的重要旅游资源,吸引着大批游客来此凭吊烈士英灵。

二、308省道(土门——八步沙——马路滩)

[汉明长城]

我们现在正走向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腾格里大沙漠,现在大家向车窗左边看,可以看到远处不高的一座烽火台,不要以为外表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土堆,那可是汉明长城的交汇点,在古浪境内,长城总长度约200公里左右,长城上有烽火台,烽火台与烽火台之间距离约6公里,古代利用在烽火台上点燃狼烟方式,进行军事信号的传递。

在这里的许多地名就是以烽火台为标志而得名的,现在这一座烽火台所处的地方叫二墩,还有三墩、四墩、五墩等。

[八步沙]

现在我们穿过的是八步沙林区,八步沙因当初只有八步见方而得名,而今天的八步沙面积却是8万亩。

由于它的北边紧靠腾格里大沙漠,这里常年盛行西北风,风带着沙,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就形成了现在看到的八步沙。

八十年代初,当地居住的六位年过半百的老汉,自愿联合承包治沙,经过20多年的坚持不懈的奋战,八步沙的树变绿了,而六老汉中有三位永远埋在了八步沙,他们的后代继承父业,三老三少继续演绎着八步沙的传奇。

“六老汉治沙精神”成为全国治沙典型,其中有两位分别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地球奖”。

[马路滩林场]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就是远近闻名,被誉为“翰海明珠,大漠乐园”的“沙漠聚宝盆”——马路滩林场。

过去的马路滩是“沙上墙、驴上房”,林场建设初期,场领导带领职工们牢固树立不怕艰苦,扎根治沙事业的信念,连续奋战在风沙前沿,在荒漠地上抒写着防风固沙的绿色诗篇。

在每年的春、秋植树时节,职工们没有基本的吃住条件,带着干粮背着水,和农民共同治沙造林,“白天一身汗,晚上一身沙,吃着干馍馍,住着地窝子”,两三个人一组,日复一日地进行沙漠治理的各项生产任务。

每年,仅林场周边乡村参与治沙工程的农民就达6万多人次。

如今,经过十多年的治理,马路滩林场已经封沙育草15万亩,固沙造林6万亩,工程治沙1万余亩,营造农田防护林1000亩,葡萄等林果基地2000亩,种苗基地2000亩,控制了36公里长的风沙线,牢牢锁住了高沙梁等五个危害严重的内陆沙丘和风沙口,有效遏制了沙进人退的局面。

处在风沙线周边的沙区乡村老百姓在这里安居乐业。

百里绿树作屏障,万亩荒地变良田。

如今的马路滩是“只听风从树梢过,不见流沙地面走”。

三、马路滩沙漠生态旅游区

旅游景点

[林场场部-接待中心]

行走了将近4个小时的路程,大家一定感觉有点累了吧!

请大家依次下车,大家看到了吗,这里就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马路滩林场场部,场部总体设计以中国传统的庭院式结构为基调,借鉴现代城镇绿化的开放式风格。

正前方是掩映在树丛后面的接待中心,门前以旗台为中心,四周呈扇形配植草坪、树木和绿蓠。

在建筑布局上,以接待中心为中轴,两侧配置休闲客房和职工宿舍,正面围墙采用透视效果明显的栅栏式结构,可以使外面的防护林带与院内花草树木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协调美观的绿化区。

[“节水灌溉工程”碑和“日圆贷款项目”碑]

大家看到花坛的左右有两块石碑,右边这一块是“甘肃省计划委员会-农业高新技术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区”,左边一块是“日圆贷款风沙治理项目”碑,背面有项目介绍,感兴趣的游客可以看一看。

[鸟语林]

各位游客,不知道你进入这里,最先感觉到的是什么?

是花香?

还是这里的树木葱葱?

都不是,大家首先要安静,你们听到了吗?

这里最特别的就是有一个鸟的天堂,我们叫鸟语林。

鸟语林共有各类鸟三十多种,一年春夏秋三个季节,从四面八方飞来的各种鸟在这里安家落户,翩舞纷飞,景象万千。

为了给鸟提供一个舒适、恬静的生存环境,这里规定,所有游客都要轻声走路,低声说话。

许多来这里的人都喜欢坐在葡萄架下,品茶观花、对酒赏月,在这里林茂粮丰、瓜果飘香、鸟语花香,可以真切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但是这里是鸟的休憩居住地,不容许过多的游客打扰,只有少数的几个房间,就是隐藏在葡萄架下的那一排平房,要是你想住,可得提前预定。

住在这里,清晨,漫步林间,听百鸟协鸣;

夜晚,听蛙声一片。

房前月季苑、葡萄架,屋后玫瑰墙、苹果园。

在这里,你闻到的是泥土的芬芳,田园的气息;

体味到的是心灵的宁静,绿色编织的童话。

[特色作物展示园]

大家请跟我来,各位看到了吗?

前面刚看过的是花草,现在看到的是经济作物,里面有棉花、日本南瓜、糯玉米、甜玉米、西瓜、金盏花、芦笋、理想大根、西兰花、荷兰豆等16个品种,都是当地经过试种、精选的的优良经济作物。

[经济防护林带]

横在我们前面的这条道,叫建设道,道两边是经济防护林带,是林场创业时期最早栽植的树木,整个林带纵横交错,形成网格,主林带由大的杨树林带构成,副林带由农渠沟旱柳、国槐林带构成,次林带由农田地常绿风景树种构成。

形成既有防护功能,又有经济效益的复层生态经济型防护林。

因为大家经过半天的行程,都有点劳累,就让我们先去吃午饭。

消除疲劳,尽快恢复体力,好让我们能有足够的精力去游览大漠风光。

[特色餐饮]

各位游客,我们来这里吃饭的地方叫沙海乐苑,因为在汉唐时期,这里还是匈奴、胡人扎足的地方,后来蒙古人打败了匈奴,和当地汉人混居,过着游牧民生活。

为了纪念蒙古英雄,在这里修建了蒙古包,并有民族舞蹈助兴,大家一定要吃好、玩好。

这里吃到的可是地道的无公害绿色食品,羊肉是本地的知名品牌“土门”羔羊肉,餐桌上的沙葱、苦菜、苜蓿芽、灰菜天然野生,一般季节都吃不到,营养价值很高,大家可一点都不要剩下吆!

[葡萄长廊——节水滴灌]

各位游客,我们大家都吃过了旅游区特色食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开始今天的观光旅游吧!

前面不远,我们看到的就是葡萄长廊,这里栽植的是鲜食葡萄,葡萄是马路滩林场一大特色产业,分布面积2000亩,有丽扎玛特、扎娜、京早锦、奥古斯特等品种,每年的7、8月份就是葡萄成熟、采摘的季节,人们可以自采自食,亲口品尝这里的沙漠葡萄。

大家看到的植物根部一条条黑色的管子,谁能猜猜那是做什么用的呢?

好吧,可能只有少数人听说过,大家都知道,沙漠中最缺少的是什么?

是宝贵的水资源,这就是引进以色列的节水滴灌工程。

举行建成仪式时,甘肃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到场剪彩。

之前,咱们国家的国务院原副总理邹家华、姜春云,人大副委员长布赫,还亲自前来参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秘书和宋平的夫人前来参观,这个工程成为当时西北地区高效节水农业的典范。

[生态经济圈试点模式]

河西荒漠区生态经济圈试点模式是1999年马路滩林场遵循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开发建设思路,结合林场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并组织实施的。

基本的做法是在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地形地貌、天然植被的基础上,在沙区栽培葡萄、红枣等经济作物,麻黄、干草等药材植物。

仅仅在人工栽植沟或区域内利用节水滴灌,将有限的水资源均匀的渗透在作物根部,成为向沙漠要效益的一种成功模式。

前面看到的管理房中是滴灌控制室,这是过滤系统,这是增压泵,这是配肥系统,机井的水经过这些系统然后又通过埋在地下的各级分支管道送到地上这黑色的毛管。

现在我们所出的位置是生态经济带。

生态经济圈试点模式的思路和做法是将林场范围内的二百平方公里的经营面积,以场部农业示范园区为核心,向西北方向延伸扩展,依次划分为经济带、生态经济带、生态带、效益辐射区。

这样形成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互动、各有侧重、循序渐进、动态扩散的良性循环系统。

这样做,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符合沙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经过八年的模式建设,这片原来都是寸草不生的流动沙丘,如今植被盖度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高效作物也可以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植物园]

品种园种植有万峰柏、洒金柏、鸣沙大枣、油松、云杉、刺柏、落叶松、桃叶尾茅、红瑞木、紫叶小檗、樱桃、国槐、刺柏、白蜡等54个品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河西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