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3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1141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0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3Word文件下载.docx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3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3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3Word文件下载.docx

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

上曰:

“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

”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

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

顷之,守长史。

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

数岁,以官卒。

郑庄、汲黯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

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

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B.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C.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D.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11.下列相关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汉代确立的“五日一休沐”制度,五天有一天归家休息会亲洗沐。

而《滕王阁序》中便成为“十旬休假”,由“五日一休沐”变为“十日一休沐”,即是唐代的“旬休”制度。

B.大司农,简称“大农”,汉代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的官。

C.大父,指伯父,称谓前加“大”在文言中可以表示敬称,与现代汉语的“大爷”类似。

D.二千石,汉官秩,又为郡守(太守)的通称。

两千石分为中二千石、真二千石和比二千石。

12.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郑庄讲义气好交友。

在张羽困难时予以救助;

常在长安的城郊朋友之处存放马匹,来邀请、酬谢宾客,夜以继日,还常恐怕应酬不周。

B.郑庄待人平等,尊重别人。

郑庄任太史时,客人到来,没有贵贱之分。

他对客人都能以宾主的礼节对待,很注意尊重地位低下的人。

C.郑庄用人不当,为自己招致祸患。

郑庄任用的宾客利用大司农的货物营利,欠了公家许多债务,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

D.郑庄在为官期间,虽然官职有起伏变化,但其人正直、侠义、廉洁、敢于直言进谏,并且待人谦和平等,总体而言郑庄是个难得的好官。

13.文言翻

(1).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

(2).郑庄、汲黯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

【答案】10.C11.C12.D

13.

(1)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常常推重他们的才德,认为比自己都强。

(2)郑庄、汲黯开始列位九卿的职位,清廉而能自我检省。

后来两人中途被免去官职,家中贫困,宾客愈来愈少。

【解析】

10.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

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

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本句,根据名词名、词性词组“吏”“官属”“人”“善言”“上”,虚词“与”“之”,“吏”为名词,可以作主语和宾语,根据文意“名”是动词,所以“吏”作“名”的宾语,“吏”后面要断开,排除A.B两项。

上下文联系“进”的主语应该是他,他把好的言论进献给皇上,所以进前面要断开。

再结合本句意思:

从来不以名字称呼属吏。

与官属谈话,唯恐使对方受到伤害。

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进献皇上,唯恐拖延。

句子可以断开为:

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

故选C。

点睛:

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2.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D项,“敢于直言进谏”说法错误,文章中并没有提及相关信息,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D。

1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

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

(1)句中:

“其”,代词,他,指郑庄;

“推毂”推荐;

“诚”,亲切;

“诚有味其言之也”,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

“引”,推重;

“以为”,认为;

“贤于己”,状语后置,比自己贤能。

(2)句中:

“始”,开始;

“内行修洁”,指能自我检省;

“中废”,指中途被免去官职;

“落”,零落,少。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

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

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郑当时,字庄,陈郡人。

他的祖先郑君曾经为项籍的属将;

项籍兵败而死,郑君不久便归附了汉。

汉高祖刘邦命令登记项籍旧将的姓名、履历。

唯独郑君没有奉行诏令登记。

刘邦下诏拜已登记履历者为大夫,而贬逐了郑君。

郑君死于汉文帝的时候。

郑庄以好行侠义之事而自喜。

因为在张羽困难时予以救助,从而闻名于梁、楚地区。

汉景帝时担任太子舍人的职务。

每五天休假的时候,常在长安的城郊朋友之处存放马匹,以邀请和酬谢宾客,夜以继日,直至次日凌晨,还常恐怕应酬不周。

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敬慕年长厚道的人。

唯恐不能相识,虽然年纪轻。

官品低微、然而他交往相识的都是祖父一辈,并在全国很有名气的人。

汉武帝即位之后,郑庄先后晋升为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后升至九卿中右内史之职。

因为武安侯田(虫分)。

魏其侯窦婴的议论,被贬职为詹事,再升迁为大农令。

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属下说:

“客人到来,没有贵贱之分,不应将任何人拒之门外。

”他对客人都能以宾主的礼节对待,这是因为他很注意尊重地位低下的人。

郑庄很廉洁,不喜欢购置产业,只靠皇上的赏赐供给门客。

然而赠给他人物品,不过竹器和食物而已。

每次朝见皇上,有机会便要称道国中的忠厚长者。

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当审查其言行时,常常以贤于自己的事情作例证。

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道郑庄。

郑庄的使者巡视黄河决口的情况,自己请求准备五天。

武帝说:

“我听说:

‘郑庄出外视察,即使有千里之遥,也不要求提供粮食’,请求准备行装的是什么人?

”然而郑庄在朝廷上,常常趋迎附合武帝的意旨,不敢极力讨论是否妥当。

在晚年时,汉朝廷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

郑庄所任用的宾客利用大司农的货物营利,欠了公家许多债务。

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此事,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免官为平民百姓。

不久,试用为丞相长史。

武帝认为他年经太大,任命为汝南太守。

数年之后死于任上。

郑庄、汲黯开始列位九卿的职位,清廉而能自我检省。

及至在郡中任长官,死后家中没有余下财物。

郑庄兄弟的子弟因为郑庄的缘故,官至两千石的有六、七个人。

 

二、【2018届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商英,字天觉,蜀州新津人。

长身伟然,姿采如峙玉。

负气倜傥,豪视一世。

调通川主簿。

渝州蛮叛,说降其酋。

辟知南川县。

章惇经制夔夷,狎侮郡县吏,无敢与共语。

部使者念独商英足抗之,檄至夔。

惇询人才,使者以商英告,即呼入同食。

商英著道士服,长揖就坐。

惇肆意大言,商英随机折之,落落出其上,惇大喜,延为上客。

归,荐诸王安石,因召对,以检正中书礼房擢监察御史。

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河东刑狱,连使河北、江西、淮南。

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左司谏。

商英积憾元祐大臣不用己,极力攻之,论内侍陈衍以摇宣仁①,至比之吕、武;

乞追夺光、公著②赠谥,仆碑毁冢;

言文彦博背负国恩,及苏轼、范祖禹、孙升、韩川诸人,皆相继受谴。

蔡京拜相,商英雅与之善,适当制,过为褒美。

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

复与京议政不合,数诋京“身为辅相,志在逢君”。

京罢相削籍,知鄂州。

京复相,以散官安置归、峡两州。

大观四年,京再逐,起知杭州。

留为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

顷之,除中书侍郎,遂拜尚书右仆射。

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时久旱,彗星中天,是夕,彗不见,明日,雨。

徽宗喜,大书“商霖”二字赐之。

商英为政持平,谓京虽明绍述③,但借以劫制人主,禁锢士大夫尔。

于是大革弊事,改当十钱以平泉货④,复转般仓以罢直达,行钞法以通商旅,蠲横敛以宽民力。

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

帝颇严惮之,尝葺升平楼,戒主者遇张丞相导骑至,必匿匠楼下,过则如初。

杨戬除节度使,商英曰:

“祖宗之法,内侍无至团练使。

有勋劳当陟,则别立昭宣、宣政诸使以宠之,未闻建旄钺也。

”讫持不下,论者益称之。

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

赠少保。

(节选自《宋史·

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第一百一十》)

【注】①宣仁:

宣仁太后高滔滔。

②光、公著:

司马光、吕公著。

③绍述:

特指宋哲宗时对宋神宗所实行的新法的继承,泛指承继前人所为。

④泉货:

钱币,货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

B.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

C.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

D.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檄原指较长竹木简,用于书写重要文书,后指用檄书写的文书,多用以征召或声讨。

B.散官是有其名而闲散无职事之官,多用为朝廷官员的加衔,品秩与待遇,各代不一。

C.节度使是古代地方行政长官,唐初设置于边境,后遍设于内地,宋初成为荣誉官衔。

D.旄乃指挥旗,钺为斧子,饰以黄金;

白旄黄钺,为将帅统领权柄的标志,借指军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商英自负卓异,雄视世间。

章惇治理夔夷时,随意侮辱郡县官吏,无人敢与之共语,对章惇的狂言乱语,张商英不时加以辩驳,很不给他面子。

B.张商英坚持己见,好恶分明。

蔡京任宰相,张商英与之政见相合,则和他交好:

政见不合,则极力批评,绝不妥协,于是官位随蔡京浮沉而浮沉。

C.张商英为政持平,改革弊政。

当他看到蔡京为相造成的弊病,便大力进行币制改革,施行纸钞以便于通商行旅,免除不合理的赋税以减轻百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