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说明手法解题技巧与练习题【加强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071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说明手法解题技巧与练习题【加强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说明手法解题技巧与练习题【加强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说明手法解题技巧与练习题【加强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说明手法解题技巧与练习题【加强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说明手法解题技巧与练习题【加强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说明手法解题技巧与练习题【加强版】.doc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说明手法解题技巧与练习题【加强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说明手法解题技巧与练习题【加强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说明手法解题技巧与练习题【加强版】.doc

状元文科培优五年级

修辞手法和说明手法

一、修辞手法

【常用修辞方法】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

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

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

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

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

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练习】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    )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     )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     )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

(三)写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依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拟人句)

7、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       ;一会儿跑来了            ;一会儿            。

(排比句)

8、考场上静得很。

(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高粱成熟了。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两种。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

5、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  )

第5页

来星状元学语文离名校更近一步

一、说明手法

【常用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作用:

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能理解,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

云能预示天气。

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看云识天气》 

效果:

举了......例子,真实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2、作引用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更具说服力,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

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作用:

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古诗:

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

 

例句:

“浅深春色几枝含,翠影红香半欲酣”,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是美好、馨香的。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还是自由、灵动的。

 

效果:

引用诗歌使文章具有诗意美。

 引用故事使文章具有趣味性。

  

3、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作用:

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中国石拱桥》 

效果:

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的特点。

  

4、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较多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作用:

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更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和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中国石拱桥》 

效果: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科学性,更具说服力。

  

5、分类别

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作用:

条理清晰,层次清晰,一目了然。

清晰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例句:

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说“屏”》

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还有联想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作用:

打了„„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例句: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中国石拱桥》效果:

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

7、摹状貌摹状貌是一种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

使被说明对象更准确更详尽更生动。

例句:

这些石刻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中国石拱桥》效果:

描摹了„„的„„特点,生动形象详细具体地说明了„„

8、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作用:

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

例句: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统筹方法》

9、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一般性的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

作用:

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更加理解。

例句: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