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协议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应用推广实践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70646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塞尔协议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应用推广实践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巴塞尔协议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应用推广实践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巴塞尔协议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应用推广实践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巴塞尔协议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应用推广实践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巴塞尔协议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应用推广实践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巴塞尔协议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应用推广实践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

《巴塞尔协议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应用推广实践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塞尔协议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应用推广实践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巴塞尔协议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应用推广实践研究DOCWord文件下载.docx

本文通过调研分析高级方法在银行业应用领域以及关注问题,以广东分行为例对应用推广体系建设进行积极探索。

目前,巴塞尔协议资本管理高级方法高级方法在国内商业银行应用的时间不长,基层分行应用推广面临一些困难,有些问题值得关注。

为此,有必要建立完善高级方法应用推广体系,广东分行积极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

第一部分 

高级方法应用领域

资本管理高级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0世纪70年代末信孚银行最先提出基于经济资本计量的RAROC模型,逐渐被国际先进银行应用推广,经过不断的完善,获监管部门认可,并被金融理论界和实务界公认为高级管理模式。

2014年中国银监会批复工、农、中、建、交和招等6家银行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快了高级方法的应用推广步伐。

根据国内外的金融实践,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应用可以分为宏观领域、中观领域和微观领域三大类型,具体见下图:

一、宏观领域

(一)经营理念

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在第一版资本协议确立资本监管核心理念,强化资本约束,2004年第二版资本协议明确资本计量的高级方法,为各商业银行推动实施奠定了基础,2010年第三版资本协议进一步严格了资本的定义,提高了资本充足率要求,进一步强化了资本约束经营理念。

国际监管规则确立的资本高级计量方法是国际先进银行实践的结果,加深理解并应用推广,能够很好的统一外部监管和内部经营的需要,进一步传导并强化资本约束理念,防止规模盲目扩张和无效消耗资本,经营模式由资本高消耗粗放经营模式向资本集约化的经营模式转变,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实现商业银行可持续经营发展。

(二)经营战略

资本约束已成为现实,商业银行要适应这种经营环境必须主动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

近几年国内商业银行纷纷提出轻资产重服务的经营战略转型,或是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提高金融资产服务业务的比重,因而零售信贷市场和理财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各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背后的重要原因是资本约束,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消耗大量资本,不可以持续,而零售业务相对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相对低占用资本少,资产管理业务等金融资产服务业务占用的资本更少,既满足客户融资需要提高了金融服务水平,又能获得较高的收益水平。

因此,商业银行向“资本集约化”的经营战略转型成为必然。

(三)业务规划

在资本充足率刚性约束下,资本成为稀缺资源,业务的发展必须考虑资本的消耗情况。

资本管理高级方法能够准确计量各类业务的资本占用情况,甚至可以到逐笔借据,这为业务科学规划创造了条件。

以工行为例,零售信贷业务实施的内部评级法可以计量每一笔借据的资本占用,公司信贷业务实施内部评级高级法可计量每一个合同的资本占用。

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应用推广,能够计算业务发展计划资本消耗情况,为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提供保障。

(四)风险偏好

资本管理高级方法本质是风险量化工具,可以对各种业务的风险大小进行计量(或排序),统一度量衡,为比较各类业务的风险高低和收益水平提供了可能。

这样商业银行总行更能有效实施统一的风险偏好,将风险偏好转化为业务控制,层层传递到基层分行。

二、中观领域

(一)资本计量

资本计量包括监管资本占用计量和经济资本计量。

工行等6家分行获银监会批复实施高级方法后,按照高级方法计算监管资本占用或风险加权资产(RWA),进而计算资本充足率对外披露;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按照高级方法计算经济资本,统一外部监管与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资本计量是高级方法的基本功能,是开展高级方法应用的基础。

(二)资源配置

高级方法可为资源配置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1.经济资本配置。

商业银行根据资本规划,每年直接将经济资本规模分配给基层行,通过资本限额调控各行业务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

2.贷款规模配置。

商业银行根据各类贷款资本占用情况和业务发展需要,测算每年各类贷款增量,再将贷款规模作为资源分配给各行,基层行只能在规模内发展业务,总行可以根据实际进度调整规模使用。

贷款规模的分配重要参考依据是资本消耗和资本回报率。

3.营业费用和人力费用。

商业银行为传导资本约束压力,通常会将营业费用和人力费用与经济资本指标挂钩,如经济增加值(EVA),无效资本的占用会影响可支配的费用规模。

如工行分配给一级分行的营业费用与EVA挂钩,分行创造的EVA越多,获得的营业费用越多。

(三)绩效考核

经济资本相关考核指标(RAROC、EVA、K)已广泛应用到商业银行的行长综合经营绩效考核当中,而且都给予了较高的权重,将资本约束的压力直接传递到到各级行的管理层。

如工行考核一级分行经济资本指标基本权重近20%,考核二级分行全国30强经济资本指标权重更高。

(四)结构调整

资产结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商业银行的资本利用效率,因此优化资产结构一直是各商业银行的重要任务。

资本管理高级方法为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贷款为例,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可以计量每类贷款的资本占用和回报水平,风险和收益水平得到直观体现,业务是否需要调整有了依据。

近几年来工行广东分行大力发展资本占用低回报率高个贷业务,提供个贷业务占比,资产结构逐年优化。

(五)风险报告

风险量化结果为风险报告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比较分析不同纬度的量化结果,可以揭示潜在的风险隐患,可以挖掘业务增长潜力,从而可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管理层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三、微观领域

高级方法在微观领域应用广泛,以银行的信贷业务为例,高级方法在贷前、贷中和贷后等业务流程中均可发挥重要作用。

(一)贷前

1.业务准入。

高级方法中内部评级法是量化信用风险的常用方法,其中非零售内部评级由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两部分组成。

客户评级是对客户相对好坏进行排序分类,并计量客户的违约概率(PD),为商业银行选择客户提供依据。

债项评级是对具体债项(如一笔贷款)进行评级,根据债项担保、产品、行业等信息,测算债项等级和违约损失率(LGD)。

客户评级结果、债项评级结果,以及RAROC值等高级方法的量化结果都是业务准入重要依据。

2.贷款定价。

基于内部评级法建立的RAROC评价模型,可以为贷款定价提供支持。

通过这个模型,商业银行可以对不同客户或债项进行合理定价,风险低的业务资本占有率低,满足目标资本回报水平的前提下,较低的定价水平有利于竞争优质客户;

反之风险较高的业务,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需要高的定价予以风险补偿,提高资本回报率。

(二)贷中

1.授信管理。

客户或债项的风险量化结果,包括客户评级、债项评级,以及零售业务的评级和评分结果,是客户综合授信测算的重要依据,比如商业银行一般对信用等级高的客户给予高的授信调节系数,这些客户获得更高的授信额度。

2.贷款审批。

零售信贷业务自动化审批在国际先进商业银行中比较普遍,采用自动化审批的前提是有较完善的内部评级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客户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计量。

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建立起零售内部评级系统,并开展自动化审批的尝试,如工行的个贷业务和信用卡发卡业务依据较完善的零售内部评级系统,已实行系统自动化审批和人工结合的审批方式,评级评分结果高的业务系统直接审批通过。

RAROC阈值管理已在部分商业银行贷款审批中发挥作用。

如工行对公司和零售信贷业务均实行RAROC阈值管理,不同的业务种类RAROC阈值政策不同,达不到阈值要求的业务要采取措施提高RAROC水平,可以通过增加风险缓释措施降低风险,或者提高定价增加收益,否则业务审批通不过。

(三)贷后

1.风险监测和预警。

内部评级系统定期对存量客户或业务重评,根据最新的客户或业务信息更新评级结果,评级结果变化反映出客户的风险的变化,及时监测分析这些信息,为采取应对措施赢得了时间。

因此评级结果可作为风险监测的重要指标。

2.信贷策略。

对风险量化结果开展多维度的分析,如地区、行业、客户类型、产品、产业、专业市场和客户群等,不同维度的风险量化结果揭示了该维度风险和回报率的高低,多期的数据比较进一步揭示了其变化趋势,风险降低的考虑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风险增加的考虑逐步退出。

因此风险量化结果可以为信贷策略提供有力支持。

3.拨备管理。

国际先进银行已利用风险量化结果(预期损失率)计提贷款减值准备。

预期损失率根据违约概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计算,即预期损失率EL=PD×

LGD。

工行已参考风险量化结果计提贷款减值准备。

4.质量分类。

贷款预期损失是贷款质量分类的重要依据,贷款十二级分类每一类形态都对应一定的预期损失范围,如贷款次级一级估算减值损失率比例区间为2%-20%,可疑一级估算减值损失率比例区间为40%-60%,资本管理高级方法直接计算出每一笔贷款的预期损失率的大小,为贷款质量分类提供支持。

第二部分 

问题关注

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在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应用已经有一定历史,应用前景广阔。

国内商业银行在积极推进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过程中,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经验,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规范组织流程、开发信息系统和高级方法计量模型,积极开展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应用。

2014年中国银监会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批复了工行等6家分行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表明这6家分行具备实施高级方法的基本条件,但是基层行要应用推广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充分挖掘高级方法的潜力,切实在经营管理中发挥作用,还应关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认识问题

(一)对高级方法原理理解不足

资本管理高级方法目前已涵盖信用、市场和操作等三大风险,不同的风险计量原理不同,影响要素多,基层行经营管理者和经办人员不经过多轮培训很难理解,更不要说应用推广。

以内部评级法为例,其中非零售内部评级高级法由客户评级模型和债项评级模型等两类基础模型构成,目前工行客户评级模型超过30个;

债项评级模型原理与客户评级完全不同,影响要素多,工行公司类债项评级模型影响因素(自变量)有8个;

在基础模型上开发了资本计量模型和RAROC评价等高级应用模型,总之高级方法背后模型多,要充分理解原理和模型结果的经济含义不容易。

目前高级方法在国内商业银行应用推广时间不长,基层分行员工充分理解计量原理还有一个过程。

(二)对高级方法应用领域了解不多

基层行员工对高级方法的应用领域了解不多,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基层行员工对资本高级方法背后原理理解不够,在部分领域虽然已经应用高级方法计量结果,比如经济资本指标在绩效考核中权重占比高,但应用是被动的,不知道权重高的背后原因,很难主动应用高级方法调整信贷结构,或采取内评验证等措施节约资本,实现绩效水平的提升。

二是高级方法在国内商业银行应用时间不长,很多应用领域仍在探索阶段,应用潜力没有充分发挥,深入应用推广需要一个过程。

(三)对高级方法应用条件认识不深

高级方法由一系列模型构成的,虽然应用前景广阔,但是模型的运行和使用是有条件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质量确保模型结果合理的基础。

所谓“垃圾输入、垃圾输出”,如果基础数据输入有问题,好模型输出的也是坏结果。

数据质量表现在数据的客观性、时间长度和时效性三个方面,客观性主要是指数据是否真实反映客户的状况,国内企业客户财务报表质量问题突出,尤其是中小企业,数据不经过认真清洗会严重影响模型结果;

时间长度指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才能满足建模的需要,如客户评级模型至少需要5年的数据,债项评级模型至少需要7年的数据,且要覆盖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数据积累的时间越长模型的稳定性越好;

时效性指客户或债项信息要及时更新,否则模型结果滞后,如客户评级一般是年度评级,即一年一次,当客户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应及时重新评级,确保评级结果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