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单位关于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级单位关于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单位关于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改革目标
根据集团公司的总体部署,积极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用人和分配制度,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进一步完善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1.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进一步健全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完善各级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
2.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根据集团公司建立的劳动定员标准体系,加强定员管理,健全岗位管理体系,依法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劳动关系,建立员工能进能出的长效机制。
3.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健全和创新分配管理制度,加大部门自主分配权,建立与绩效考核刚性联动的工资分配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合理拉开分配差距,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基础建设,为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提供保障
1.建立健全全员绩效考核体系。
全面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建立完善考核目的明确、核心指标突出、简便管用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实施逐级考核评价,引导员工持续改善行为,提升组织绩效,并为规范员工管理提供依据。
2.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充分梳理公司现有人员队伍结构及各类人员成长通道现状,分析制约人才队伍建设和员工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计员工成长通道,将各类人才都纳入通道之中,为员工设计可持续的职业生涯,搭建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
结合拓宽的员工成长通道,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保障措施,健全人才选拔机制,促进各类人才各得其所,激发队伍整体活力。
3.强化教育培训功能。
围绕中心工作和岗位要求,按年度开展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培训计划,使各类人员均能按照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获得必要的培训,加强培训过程跟踪管理和培训评估,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4.推进人力资源制度化和信息化建设。
及时把人力资源工作的改革实践经验上升为基础管理制度,建立符合新形势、新要求、系统配套的人力资源制度体系,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推进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固化管理流程、规范管理行为,强化员工信息管理电子化、网络化,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加强信息维护和业务应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
(二)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
1.健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坚持“党管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注重业绩导向和基层经验,健全选拔任用工作环节记实制度,优化动议、民主推荐、考察、会议决定和任用程序,完善竞争性选拔制度,实现综合运用组织选拔、竞争上岗和公开选聘等多方式选拔优秀管理人员。
2.完善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领导人员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层层落实领导干部“凡提必审、凡提必核、凡提必听、凡提必查”的工作制度,防止领导干部“带病提拔”。
加强和规范领导干部提醒、函询、诫勉和谈心谈话等日常监督工作。
3.强化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
以干部“能上能下”为重点,注重领导干部政治素质、作风形象、担当精神和业绩贡献,建立领导干部日常考核、试用期考核、年度考核和业绩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明确“能上”的依据和“能下”的标准。
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与管理人员的薪酬和晋升挂钩,进一步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4.加强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贯彻落实上级单位相关文件精神,加强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选拔各级管理人员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班。
建设移动学习平台,推广实施个人发展计划,构建覆盖各级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体系。
(三)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实现员工能进能出
1.依法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一是修订完善劳动合同标准文本,增强可操作性,强化劳动合同对实现员工能进能出的重要作用。
二是健全劳动合同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变更、续订、解除和终止等各环节的管理要求,为规范劳动合同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依法推进落实全员劳动合同制度,做到应签尽签。
2.强化劳动定员管理。
根据集团公司劳动定员标准体系,结合公司现状,合理设置组织机构和岗位,严格总量控制,逐步实现按定员组织生产。
规范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健全管理制度,控制使用数量,确保依法合规。
3.健全岗位管理体系。
根据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制定完善岗位说明书体系,明确各级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标准、协作关系、上岗条件、成长途径等内容,为加强岗位人员管理奠定基础。
结合全员绩效考核,建立岗位动态管理机制,推进岗事相宜、人岗匹配。
一般岗位缺员,原则上采取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方式补充人员,营造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良好用人环境。
4.构建员工正常流动机制。
依法开展劳动合同管理,强化劳动合同管理刚性,对符合终止、解除条件的员工,坚决依法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畅通员工退出渠道。
(四)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收入能增能减
1.完善公司内部分配机制。
在工资总额限定情况下,注重优化内部分配结构,合理设定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比例,适度拉开不同员工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完善部门综合业绩考核和员工个人绩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在薪酬上的应用,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与部门综合业绩考核紧密挂钩,一般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收入在部门综合业绩前提下,与个人业绩紧密挂钩。
增强部门内部分配的灵活性和自主权,适度扩大浮动工资比例,提升薪酬弹性,充分体现分配的价值导向,员工收入与工作任务、工作难度、工作完成情况和贡献大小挂钩。
2.强化人工成本管理。
完善全口径人工成本管控体系,建立人工成本对标分析和监控预警机制,优化结构。
规范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和江西省有关政策执行。
健全完善福利费管理制度,明确福利费比例,规范福利项目和标准,实现福利费开支规范、在控。
逐步扩展和加强对其他人工成本的管理,实现由工资管理向全人工成本管理转变。
3.优化工资激励管理机制。
在集团公司的指导下,优化完善工资激励管理机制,加强和规范表彰奖励管理工作,发挥奖励的激励引导作用,强化归口管理。
三、进度安排
**年**月底前,成立公司三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年-**年,根据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全面实施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各项工作措施;
***年**月,组织开展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工作调研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并研究制定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案。
四、组织实施
1.公司成立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方针、政策、措施,组织推进公司三项制度改革相关工作,研究协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人力资源部作为三项制度改革工作的牵头部门,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负责拟定改革方案,并报集团公司备案。
协调督促改革任务落实,跟踪了解改革进展,做好检查指导、总结评估,提出改革意见建议。
3.各部门按照本方案的部署,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改革。
附件: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工作任务清单
深化三项改革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具体工作事项
工作任务及目的
完成时间
责任部门
备注
一、强化基础建设,为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提供保障
1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全面推进全员绩效考核工作。
组织指导各部门开展全员绩效考核管理工作。
持续开展
人资部
各部门
2
梳理公司现有人员队伍结构及各类人员成长通道现状,合理地设计员工成长通道。
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将各类人才都纳入通道之中,促进各类人才各得其所,激发队伍整体活力。
2017年12月
3
完善三级教育培训体系。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培训部
4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资质认证制度。
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资质认证,推进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5
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轮训。
建立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轮训机制,加强培训,提升人员专业素质。
2018年12月
人资部
6
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制度框架体系。
统筹人力资源制度体系建设。
二、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
7
修订干部管理规定。
明确干部培养锻炼、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退出等管理要求。
2017年6月
监审部
8
完善后备干部管理办法。
进一步明确后备干部管理要求。
2017年6月
9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和方式、选拔任用报告备案管理等,明确选拔任用各工作环节记实的具体要求。
10
完善干部监督管理办法。
规范领导人员报告个人事项管理、因私出国(境)管理以及因公出国(境)审查、对领导人员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实施责任追究、落实回避制度、裸官治理等管理。
11
制定干部退出管理办法。
建立和规范干部退出机制。
12
制定干部退居二线管理规定。
明确退居二线的条件等。
13
做好一般管理人员岗位晋升工作。
畅通管理人员的晋升通道,为各级管理人员实现成长成才提供平台。
14
修订人事档案管理办法。
进一步明确人事档案管理的各项规定和要求。
15
选派各级管理人员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班。
选派人员参加重点培训项目,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018年12月
培训部
16
建设移动学习平台。
构建员工教育培训体系,推进各级管理人员学习发展。
2017年12月
生产部
17
实施个人发展计划(IDP)。
构建员工教育培训体系,推进员工学习发展。
2017年3月
三、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实现员工能进能出
18
制定劳动合同标准文本。
为规范开展员工管理奠定基础。
19
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20
完成全员劳工合同的签订。
进一步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做到应签尽签。
21
强化劳动定员管理。
根据集团公司建立的劳动定员标准体系,结合公司现状,强化定员管理,控制用工总量。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