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五周年 工作回顾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70029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五周年 工作回顾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五周年 工作回顾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五周年 工作回顾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五周年 工作回顾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五周年 工作回顾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五周年 工作回顾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

《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五周年 工作回顾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五周年 工作回顾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五周年 工作回顾会议上的讲话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一,动物防疫的主力军作用日渐凸显,履职能力显著提高。

一方面,我们作为动物防疫的先锋队,在稳疫情、保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这五年,动物疫情时有突发,口蹄疫、禽流感相继发生,布病和结核病卷土重来,非洲猪瘟大兵压境,自然灾害频发,我们有效地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发生、遏制了人畜共患病上升,扑灭了一起起突发疫情、化解了一个个灾后险情,特别在汶川地震等抗灾工作中,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导防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保障了畜牧业生产和人民健康。

这五年,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事要事不断,三聚氰胺、瘦肉精等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备受关注,我们发挥技术优势、研究检测方法,组织专项治理、科学有效监管,保障了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出色地完成了部党组交给的“两个努力确保”任务,维护了党和人民的利益。

另一方面,我们作为行业的排头兵,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

加强系统考核评价,保证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

加大系统培训与交流,推广先进经验,提高业务水平;

规范行业管理,保证工作有序运行。

五年来,先后组织春秋防大检查10次,对全国兽医实验室、动物检疫、动物疫病监测和追溯体系建设等考评20余次;

累计举办业务培训班103个,培训地方技术人员12000余人次,编发了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动态》;

制定修订防疫及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有关法律法规53项,行业标准19个,管理办法个。

对我国动物防疫和卫生监督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引领作用。

第二,科研水平与日俱增,科技支撑能力大幅提升。

在疫病防控方面,我中心逐步建立起检测项目齐全、管理先进、工作规范的动物疫病诊断检测技术、疫病防控技术研究平台,目前可检测的动物疫病项目达78项,为我国动物疫病的检测、诊断、防控做出巨大贡献。

五年来,多次出色完成猪圆环病等突发疫情的调查诊断、应急监测以及“全国重点区域祖代养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等多项专项检验任务,完成各种疫病项目检测总数达50余万份。

特别是猪蓝耳病疫苗的成功研制尤为突出,2006年中心成立不久,恰逢我国南方六省发生猪的“无名高热病”,发病快、死亡率高,疫情形势日益严峻。

我中心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突破,以兽医诊断室为主的科研团队临危受命,首先做出“高热病”是变异的猪蓝耳病病毒所致的诊断结论,随即研究出灭活疫苗,有效控制了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对恢复生猪生产、保障市场猪肉供应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后通过两年技术论证、反复摸索,成功地研制出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并迅速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全国累计临床投入使用38亿头份。

目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项技术均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与之配套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的双重荧光RT-PCR鉴别诊断技术也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受理。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获得二类新兽药注册证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制备方法及应用”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第二届北京市发明专利奖一等奖。

猪蓝耳病相关疫苗及诊断方法的研制成功,不仅对我国防控猪蓝耳病意义重大,也是我中心发展的转折点;

不仅标志中心的科研水平的提高,也为中心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解决了中心发展的后顾之忧。

在动物产品安全保障方面,我们作为唯一的部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逐步建立起动物产品质谱分析、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平台,动物产品安全检测范围不断扩大、能力不断提高,以优秀成绩通过了食品分析能力评价体系(FEPAS)国际实验室间能力验证。

目前,检测覆盖面近200个城市、检测品种7个、检测项目10余个、参数涉及抗生素、激素等40余种药物和污染物,为国家提供有效数据20余万个,为数十起药物非法使用案件提供关键检测结论。

特别是在三聚氰胺、激素奶等动物产品安全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研究出蛋中三聚氰胺、奶中雌性激素应急检测方法并获得大量可靠数据,为宏观决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成功预警并有效遏制重大动物产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了动物产品安全供给。

五年来,我们共完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科技攻关项目19项、疫病防控软课题15项;

获得8个新兽药注册证书;

申请13项国内专利,1项国际专利,4项国内专利获授权,国际专利进入到公布阶段;

编译出版专业书籍36部,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94篇,其中SCI收录25篇。

这些成果的取得标志着我中心的科研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科技支撑能力大大增强。

第三,自身基础日益夯实,奠定中心跨越发展基石。

五年来,人员队伍逐步壮大。

人员总量从成立之初的50多人增加到92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53人,队伍结构逐步优化;

从中心内部成长起来一位正局级和两位副局级干部,提拔中层干部23人次,人才格局趋于合理,奠定了我们事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

国有资产稳步增值。

目前单位资产总额从成立之初的不到1500万发展到了现在的近1.5亿元,其中通过科技成果转让,累计创收1.28亿元。

企业运行良好,盈利能力快速提高,净利润累计超过1.22亿元,国有资产实现稳步增值,为中心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物质基础逐渐雄厚。

随着国家疫控中心和畜禽产品质检中心建设项目2008年5月正式开工,网络数据中心项目、突发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项目随后纳入到整体规划;

随着CADC项目办公区通过初步验收、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和畜检中心项目建设完成、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和三级动物实验室完成基础工程施工,2012年全面运行的目标也即将成为现实,中心的发展即将迈入一个新时代。

第四,内外环境日趋和谐,可持续发展动力增强。

创造和谐氛围是中心发展的促进剂。

对内,我们狠抓单位内部建设,在重大事项的决议中注意发扬民主,在内部机制上推动建立奖勤罚懒鼓励先进的制度,在干部选拔上正确评价、合理使用。

通过创造性地开展网上论坛、开办书屋等活动,活跃大家的思想,凝练中心的特色文化;

通过自主课题研究、演讲比赛、中青年论坛和定期的学术交流等活动搭建展示自我、发表意见的平台;

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学习培训周”、“做一周村级防疫员”等活动提供学习充电、开拓视野的机会。

对外,树立中心形象,展示中心实力和风貌,积极参加部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有人获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优秀党支部,获建国60周年和建党90周年歌咏比赛优秀节目、中青年论坛优秀奖和组织奖等。

经过不断努力,干部职工的思想活跃,凝聚力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求动物疫病之真、务科学防控之实”的工作作风,逐步形成了以“严谨科学的实干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核心的疫控精神,构建了我中心发展内和外顺的和谐氛围。

伴随着中心实力的逐渐增强,我们的各项工作也快速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收获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动物疫病应急管理高效有序。

加强应急管理理论研究,为应急管理提供依据、奠定基础,制定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个;

建立强化疫情举报核查制度,及时发现、处置突发动物疫情,值守农业部动物防疫举报电话1738人次,接到有关动物疫病举报电话564起,报告、组织核查409起,中心核查28起;

应急处置突发疫情,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先后派出130多批次工作组,成功协调和组织处置包括山西长子禽流感、西藏小反刍兽疫、湖北武汉A型口蹄疫、广东和新疆O型口蹄疫等多起重大动物疫情;

指导灾后防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组成防疫专家组,参加南方冰冻雨雪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海南强降雨和盈江地震等多起自然灾害后的动物防疫工作;

加强应急队伍的演练与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共组织4次全国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

全国兽医系统应急管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二是动物疫情监测创新规范。

创新监测机制,提高监测质量,积极推行“定点定期定量定性”的四定监测模式;

扩大监测范围,保证监测效果,加大对突发性重大动物疫情地区、候鸟迁徙地区、边境地区实施重点监测,对举报疫情和养殖密度大的地区实施流动监测;

加强对动物疫情测报站和边境站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疫情监测队伍能力,对各地监测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提高整体监测水平;

加大数据分析预测,完成动物疫情月报和年报汇总编报及分析XXX份;

完成我国每年的动物卫生状况相关信息和动物流行病学报告的统计填报,实现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接轨。

全国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工作逐步规范。

三是动物检疫监督全面展开。

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法规制度体系,配合兽医局制修订《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15项法律规章、制度,规范动物检疫监督工作,实现有法可依。

探索检疫监督模式、开展示范交流和专项整治,通过组织开展全国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现场示范观摩活动、全国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标准化建设专项检查、全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活动和全国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案例评析等大型活动,推动了全国动物卫生监督体系的完善,实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动物产品安全。

全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四是人畜共患病防控成效显著。

制定规划,指导科学防控,通过专项调研和专题研究工作,摸清人畜共患病的基本发生情况,编制布病、血吸虫病等4种重要人畜共患病的防治规划;

坚持自主监测,掌握疫情动态,开展布病、结核病等主要人畜共患病定点监测,实时监控疫情情况,保障奥运等重大活动兽医公共卫生安全;

积极总结,完成血吸虫防控50年、消灭马鼻疽60年的经验总结;

加快验收,推进马鼻疽、马传贫消灭进程;

加大宣传与培训,举办培训班、编发宣传图册等,促进人畜共患病防控技术和知识的推广与普及,提高公众认知程度。

布病、狂犬病疫情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血吸虫病降到历史最低点,并获“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先进个人”荣誉。

人畜共患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

五是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成功举办。

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是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

我中心为做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专门成立业务处室,建立制度办法、开发考试信息系统、建立考试命题专家库、制定考试大纲,开展命题和阅卷、严格保密制度、协调各地考试考务工作,推动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顺利举办。

2009年,在重庆等5个省份试点成功,2010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顺利进行,目前全国已有1.08万人取得执业兽医资格,1.8万人取得助理执业兽医资格。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成功举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六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稳步推进。

初步构建我国兽医生物安全管理和实验室管理配套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规范了对兽医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监督管理;

初步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监督管理执法队伍、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队伍和技术评审专家队伍,形成上下协调、密切配合、互相促动、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

开展全国生物安全状况和实验活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对10家单位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资格申请进行现场评审、对多家单位的实验活动申请进行评审,强化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全面启动省级兽医实验室考核,促进全国各级兽医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已有14家实验室取得《兽医实验室考核合格证》;

组织实施全国省级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提高兽医系统实验室技术水平。

我国兽医实验室管理逐步走上正轨。

七是动物防疫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整合行业资源,搭建信息平台,建立起中国兽医第一门户网站——中国兽医网,并以此为核心,扩展建设网站群,指导全国兽医行业信息化建设,在中国农业网站百强评比中连续获得“最具社会责任网站”、“农业信息化贡献单位”等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