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8466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PLC的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基于PLC的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基于PLC的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基于PLC的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基于PLC的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PLC的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Word格式.docx

《基于PLC的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LC的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PLC的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Word格式.docx

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

08级1班

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0年12月

摘要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用水的增加,早先采取的继电器作为水塔水位的自动控制系统,由于频繁操作,会产生机械电气磨损,而且维护和更新的不方便,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赋予这个时代的实际需求。

本文采用的是三菱F1系列PLC可编程序控制器作为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系统核心,对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性进行了需求分析。

主要实现方法是通过传感器检测水塔的实际水位,将水位具体信息传至PLC构成的控制模块,经A/D转换后,进行数据比较,来控制抽水电机的动作,同时进行数据还原,显示水位具体信息,如果水位低于或高于某个设定值时,就会发出危险报警的信号。

本篇论文以一个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为主线,给出了基于PLC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的具体过程,特别在细节上分析了其功能的实现思想,较全的阐述了建立一个系统应该遵循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自动控制,三菱F1系列,传感器,报警

目录

第一章前言.........................................................................................................................1

1.1可变程序控制器的研究背景..........................................................................................2

1.2PLC的发展......................................................................................................................3

1.3PLC的基本结构..............................................................................................................4

1.4PLC的特点......................................................................................................................5

1.5PLC的工作原理.............................................................................................................6第二章水塔水位系统PLC硬件设计..............................................................................7

2.1水塔水位控制系统要求................................................................................................8

2.2水塔水位控制系统主电路..............................................................................................9

2.3I/O口的分配..................................................................................................................10

2.4水塔水位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11第三章水塔水位系统的PLC软件设计.........................................................................12

3.1水位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13

3.2程序流程图....................................................................................................................14

3.3梯形图...........................................................................................................................15

3.4指令表...........................................................................................................................16

第四章总结....................................................................................................................18参考文献.......................................................................................................................................19

致谢.................................................................................................................................................20

第一章前言

1.1可变程序控制器的产生背景

可编程控制器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控制设备,是集微处理器、储存器、输入/输出接口与中断于一体的器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化工、能源、交通等各个行业。

计算机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通行能力上的飞速发展,大大加强了可编程控制器通信能力,丰富了可编程控制器编程软件和编程技巧,增强了PLC过程控制能力。

因此,无论是单机还是多机控制、是流水线控制还是过程控制,都可以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推广和普及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技术,对提高我国工业自动化生产及生产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Controller)也可称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是一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工业自动控制通用装置,是计算机家族的一名成员,简称PC。

为了与个人电脑(也简称PC)相混淆通常将可编程控制器称为PLC。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和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有很大的关系。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已经有百年的历史,它是一种弱电信号控制强电信号的电磁开关,具有结构简单、电路直观、价格低廉、容易操作、易于维修的有优点。

对于工作模式固定、要求比较简单的场合非常使用,至今仍有广泛的用途。

但是当工作模式改变时,就必须改变系统的硬件接线,控制柜中的物件以及接线都要作相应的变动,改造工期长、费用高,用户宁愿扔掉旧控制柜,另做一个新控制柜使用,阻碍了产品更新换代。

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日益缩短,工业生产从大批量、少品种,向小批量、多品种转换,继电器—接触器控制难以满足市场要求,此问题首先被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公司)提了出来。

通用汽车公司为适合汽车型号的不断翻新,满足用户对产品多样性的需求,公开对外招标,要求制造一种新的工业控制装置,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

其对新装置性能提出的要求就是著名的GM10条,即:

1.编程方便,现场可修改程序;

2.维修方便,采用模块化结构;

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5.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6.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竞争;

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

8.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

9.在扩展时,原系统只要很小变更;

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

这十项指标就是现代PLC的最基本功能,值得注意的是PLC并不等同于普通计算机,它与有关的外部设备,按照“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连成一体”和“便于扩充功能”的原则来设计。

用可编程控制器代替了继电器—接触器的控制,实现了逻辑控制功能,并且具有计算机功能灵活、通用性等特点,用程序代替硬接线,并且具有计算机功能灵活、通用性能强等优点,用程序代替硬接线,减少了重新设计,重新接线的工作,此种控制器借鉴计算机的高级语言,利用面向控制过程,面向问题的“自然语言”编程,其标志性语言是极易为IT电器人员掌握的梯形图语言,使得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方便地使用。

这样,工作人员不必在变更上花费大量地精力,只需集中精力去考虑如何操作并发挥更改装置地功能即可,输入、输出电平与市电接口,使控制系统可方便地在需要的地方运行。

所以,可编程控制器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

1.2PLC的发展

虽然PLC问世时间不长,但是随着微处理器的出现,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据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PLC也迅速发展,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各阶段:

早期的PLC一般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这时的PLC也就是继电器控制装置的替代物的含义,其主要功能只是执行原先由继电器完成的顺序控制、定时等。

它在硬件上以计算机的形式出现,在I/O接口电路上作了改进以适应工业控制现场的要求。

装置中的器件主要采用分离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采用磁芯存储器。

另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提高其抗干扰的能力。

在软件编程上采用广大电器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方式—梯形图。

因此,早期的PLC的性能要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其优点包括简单易懂,便于安装,体积小,能耗低,有故障指示,能重复使用等。

其中PLC特有的编程语言—梯形图一直沿用至今。

在七十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使PLC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厂家先后开始采用微处理器作为PLC的中央处理单元(CPU)。

这样,使PLC的功能大大增强。

在软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等功能以外,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处理和传送、通讯、自诊断等功能。

在硬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开关模块以外,还增加了模拟量快、远程I/O模块、各种特殊功能模块。

并扩大了存储器的容量,使各种逻辑线圈的数量增加,还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数据寄存器,使PLC的应用范围得以扩大。

进入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处理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