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6828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监测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监测号对应的数字标号涂黑。

2、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标号。

一、选择题(1—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镌刻juān扁舟biǎn蕴含yù

B.阻挠ráo塑料sù挫折cuō

C.归宿sù瘦削xuē魁梧wú

D.埋葬mái喘息chuǎi企盼q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焦燥不安抱歉慢不经心

B.自作自受张冠李戴震耳欲聋

C.琴健峪血搏杀气概

D.囫囵吞枣抑杨顿挫日寇

3、下面依次填词正确的一项是()

(1)客家民居的特殊点在于它还可以()兵匪、野兽及土著的袭击。

(2)虽然帝国主义百般(),京张铁路还是提前竣工了。

(3)小弟弟想摘公园里的花,被他的姐姐()了。

A.阻止阻挠阻挡B.阻挡阻挠阻止

C.阻挠阻挡阻止D.阻挡阻止阻挠

4、下列词语中与其它三个词语感情色彩不同的一项是()

A.竭泽而渔B.笔走龙蛇C.响遏行云D.不落窠臼

5、下面思想词语中,有一项与其它三项不是同类,它是()

A.不甘落后B.为所欲为C.不耻下问D.精益求精

6、根据所学内容依次填入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1)()贝多芬晚年耳朵完全聋了,()他仍然坚持为人民谱写乐曲。

(2)凡卡()在城里受苦,()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3)船夫驾驶小艇时,()能操纵自如,()能使船速非常快。

A.虽然……但是……与其……不如……不但……而且……

B.因为……所以……宁可……也不……既……又……

C.虽然……但是……宁可……也不……既……又……

D.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不但……而且……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先生写的。

B.老师和蔼的笑容和抑扬顿挫的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响起。

C.冬天的攀枝花是一座“太阳城”。

D.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8、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夸张的一句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9、根据课外诗词积累,依次填词正确的一组是()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归来。

(2)()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花开。

(4)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

A.燕飞蛾梅雨B.艳春蚕菊雨

C.燕春蚕梨月D.艳飞蛾梨月

10、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作文果然有了进步。

( )自己不动脑子,作文简直是七拼八凑。

( )以前,我每写一篇作文,都要先找别人的文章来参考。

( )此后,我就试着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故事。

( )老师在我的作文后面批着:

“不真实,要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故事。

A.5-4-1-2-3B.4-2-1-5-3C.3-2-1-4-5D.5-2-1-4-3

第II卷(非选择题,共80分,其中试题分78分,作文卷面2分)

友情提示:

1、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有“▲”的地方,是需要在答题卡上作答的内容或问题。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答在试题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二、填答题(1—5题,共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4分)

①miǎnlì②xuányáqiàobì③huǎngrándàwù④jiāozào

(▲)(▲)(▲)(▲)

2、根据拼音和词义在()写出正确的汉字。

(4分)

āi:

(▲)呀尘(▲)(▲)近(▲)思

3、按要求写句子。

(5分)

(1)越南在西沙和南沙群岛主权问题上出尔反尔,难道没有违反国际法原则?

(改为双重否定句)▲

(2)爷爷对我说:

“你说得对,我对暴力分子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

(改为转述句)▲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改为陈述句)▲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8分)

(1)人们常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诗人龚自珍以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的诗句是:

(3)诵读优秀古诗文,可以使我们丰富文化底蕴。

如:

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①▲”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②▲”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③▲)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④▲)!

爷爷70大寿,大家祝爷爷:

“福入东海,寿比南山”。

爷爷却叹道:

“(⑤▲)”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

“(⑥▲)

5、根据内容作答。

(4分)

(1)随着“神州十号”的发射成功,作为中华少年的我们,面对祖国的飞速发展的科技,

我想说:

“▲”

(2)我很喜欢读课外书,爸爸看见了总是说:

“你就是不好好学习功课,看起闲书来到是挺起劲。

”我想对爸爸说:

“▲”

三、阅读答题(2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答题。

(4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联系短文内容,解释下列句子意思。

(2分)

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

2、本文借▲难遇▲,比喻贤才难遇明主,揭露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2分)

(二)现代文阅读。

(19分)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它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

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

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

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

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

惟恐打扰了儿子。

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

她把他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

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

    她不相信视力下降的这么厉害。

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她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

     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它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

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的“孔”,可她还是不甘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

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

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

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钮扣来,像是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

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钮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

如此简单。

1、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2分)

(1)比喻自然流畅,不拘泥(多指文章、歌曲等)。

(▲)

(2)形容写文章思路敏捷。

(▲)

2、短文是按▲顺序写的。

(1分)

3、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含标点符号不超过40个字)(3分)

4、文中第七自然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什么?

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3分)

5、仔细读文中画“”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分)

6、仔细读文中画“”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7、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读了这篇文章的感悟。

(4分)

四、习作。

(32分)

《少年闰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