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近代翻译慨况优质PPT.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615676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俄国近代翻译慨况优质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俄国近代翻译慨况优质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俄国近代翻译慨况优质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俄国近代翻译慨况优质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俄国近代翻译慨况优质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俄国近代翻译慨况优质PPT.ppt

《俄国近代翻译慨况优质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国近代翻译慨况优质PPT.ppt(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俄国近代翻译慨况优质PPT.ppt

不少优秀的文学家如罗蒙诺索夫、冯维辛、拉吉舍夫等三、翻译工作有了一定的组织性表现:

成立翻译协会,组织翻译竞赛四、翻译理论开始受到重视表现:

俄国翻译史上对翻译理论卓有成效的研究也肇始于18世纪18世纪俄国翻译实践研究罗蒙诺索夫:

使外来语俄罗斯化,但不主张走极端,排斥一切形式的外来语。

如果某些外来术语不能准确的译成俄语,或者这些术语早已通用,那么,可容许继续存活下去,但必须把他们改造成最接近俄语或最便于发音的形式翻译工作是一项创造性工作。

原著是创作,译著也是一种创作。

对于原著的修辞特点,译者应尽力也能够再创造出来。

18世纪翻译的弊端由于翻译认识上的乐观主义以及颇为流行的“适应俄国口味”的风气,引起了翻译实践中的自由主义。

为了使译文“适应俄国口味”,译者可随意改动原作。

例如,翻译法国作品时,有人把原作环境从法国迁移到俄国,把古罗马人的节日改成俄国人特有的节日,把法国人名改成俄国人名等等。

19世纪俄国翻译理论研究实践代表人物前期代表人物:

普希金茹科夫斯基莱蒙托夫中期代表人物:

费特.托尔斯泰别林斯基后期代表人物:

波捷布尼亚普希金的翻译观一、译者在选择原文材料上必须有自己的主张,不能人云亦云,受别人思想的支配二、译者在处理原著的过程中,应当享有充分的自由。

即主张活译,不抠字眼,反对不讲究译文艺术性而只追求表面准确的逐字死译。

因为,逐字逐句的死译永远不可能忠实于原文。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措辞,自己修辞上的固定辞藻,自己固有的表达法,而这些东西是不能用相符的词汇译成另一国语言的。

三、原著独具的特色,译者必须尽量保留,即对一些伟大作家的作品中各自的风格特色、地方特色、历史特色一笔勾销,而应准确地通过重现原作的言语特点、保留原诗的特殊格式、加注说明等的方式传译过来茹科夫斯基的翻译观一、茹科夫斯基经历了一个由“拟译”到翻译的过程。

翻译前期对原著中一切“粗暴”、“激烈”、“不令人愉快”的东西统统加以修改,对不合“俄国口味”的原著特点进行修枝整叶。

二、译诗应当比译散文享有更大的创作自由,因为“散文的译者是(作者的奴隶);

诗的译者是(作者的)竞争对手)”。

由于两种语言不相符号,诗的译者很难在译文语言中找到与原作相符的表达法,因此必须自己去创造。

三、在选择原文材料时,译者只应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气质、世界观接近的作品,而不去译那些与译者本性相去甚远的作品,即译者与原作者之间,必须存在一种“友谊”。

莱蒙托夫的翻译观莱蒙托夫:

主张活译法,用独立创作的态度对待原作,有时要根据自己的意志修改原作,以便突出原作某些有代表性的特点;

衡量一个译品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这个译品作为俄国作品在文学上有无充分的价值。

费特的翻译观作为一个自觉的形式主义者,他主张逐词死译,因为他认为整体上的形式美妙与天才的作品是分不开的,所以一个译者即使得以部分地做到这种整体上的形式美妙,那也是很幸运的,但这不是主要任务,主要的任务是尽可能地逐字翻译,不管这种翻译在外国语文基础上显得如果累赘和生硬,敏感的读者总会在这种译文里猜出原著的力量。

.托尔斯泰的翻译观他遵守翻译中的折中原则,即在忠实或准确性不致损害原文艺术印象的地方尽可能逐词翻译,但如果逐词译法会在俄文中产生有悖于原文的印象,那就毫不犹豫地抛弃逐词译法,因为翻译的不应该是词,也不应该是个别意思,而主要应当是印象。

别林斯基的翻译观一、选择原文材料时,无论原作或译作都必须内容充实,即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选择内容丰富的作品作为翻译对象。

二、忠实于原文在于忠实于原文精神,而不是原文字面,反对逐词死译,因为各种语言既然有各自的特点、性质和措辞手法,在翻译原文某一形象或句子时,有时就必须加以改动,才能正确的传达原文意思。

三、翻译艺术作品,译者本身必须是艺术家,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像原作著用俄文写作那样把原作译成俄文,就好比原作者就是俄国人。

波捷布尼亚的翻译观一、语言中单个的词不能翻译,词的组合更不能翻译二、思想与文字表达相互脱离,所译的思想是从原著思想抽象出来的,它与原著思想不可能相等,译成另一种文字时,内容上就必须有所添加一、不任意增改原文二、充分保持原著特点,甚至其缺点三、充分代替原作,使读者通过译作能真切地、毫无出入地了解外国作品,有可能对原作作出正确的欣赏和评论。

四、总结慨括19世纪以来,普希金等俄国的进步文学家们,对翻译都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关于原文材料的选择,极力反对对原文材料不加选择的做法,注意原作思想内容和文学价值。

二、翻译的目的:

是为读者服务(是指不懂原作语言的),让他们也能正确地感受到原文思想和艺术价值,注意译文的人民性。

三、关于翻译的方法。

反对逐词死译,反对在形式上过分接近原文,因为追求形式上的逐词相对,就会破坏语言的明确性和准确性,进而也就损坏了译文的准确性。

好的作品应该做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译文一:

在她丰满的,像丝绒一般的双肩后面隐隐约约地露出两个可爱迷人的小圆窝。

译文二:

在她丰满的,纤细光润的双肩后面隐隐约约地露出两个可爱迷人的小圆窝。

译文三:

在她那双丰满的玉肩后面隐隐约约地露出两个可爱迷人的小酒窝译文一中将“”直译成“像丝绒一般的双肩”,用“丝绒”来比喻肩膀在汉语中是不习惯的,带有明显的“翻译腔”。

译文二中译成所指的性质:

“纤细光润的双肩”,这当然是符合汉语习惯的,但是失去了原作中的形象性。

译文三用汉文化中熟悉的“玉肩”这个比喻,来代替汉民族陌生的“丝绒般的双肩”这一比喻形象,既避免了“翻译腔”,又有了形象性。

:

!

.译文一译文二告诉优愁苦闷的人吧,欢乐应有头,患难不是永恒。

忧愁亦有尾。

象欢乐消逝那样,告诉忧患者:

患难也会消灭。

不会永愁悲。

这本是宰相长女(一千零一夜中故事的讲述者莎赫拉扎达)看到父亲退朝归来,心情郁闷,愁眉不展,借古语劝父莫愁的一首诗。

译文一忽略了诗的特点,以散文语言翻译,既没有诗的语言,也没有诗的节奏和韵律,仅仅分行而已。

译文二用精炼的诗体语言、工整的对仗押韵来翻译,以体现博学多才、知书达礼的宰相长女体谅劝慰父亲的心情。

体现了诗的神韵,也有利于读者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