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党课讲稿.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155936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党课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年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党课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年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党课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1年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党课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1年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党课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1年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党课讲稿.docx

《2021年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党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党课讲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1年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党课讲稿.docx

2021年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党课讲稿

  同志们: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一下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党员干部队伍,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家的站位、弘扬担当精神、狠抓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这里谈一下六个方面意见。

  一、以政治为本。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善于从政治上审视问题,增强政治定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始终站稳人民立场。

比如,基层党建要强化政治功能,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着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完成党的政治任务,从严抓好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教育引导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又如,人才工作要注重政治引领,严格遵循“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为党的事业选人才聚智慧,通过创新人才理念、搭建人才平台、健全人才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

  二、以大局为先。

心中有大局,前进才能方向明确,工作才能得以落实。

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作为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大局意识,把服务大局作为先决条件,善于观大势、把方向,使各项工作与大局高度融合。

要跟着中心走、贴着中心做,目标要紧扣上级要求来制定,措施要紧扣上级部署来落实,围绕助力发展来思考问题,围绕夯实基础寻找寻找差距,围绕促进产业升级干事创业,切实把一切资源都聚到中心大局上来。

要为着群众想、围着基层干,基层需求、群众呼声就是工作的努力方向。

我们工作必须要有基层情怀、为民情怀,眼睛往下看、精力向下沉,既要对上负责,也要对下负责;既要符合上级要求,又要符合基层实际,确保抓得起来、落得下去、见得效果。

  三、以担当为要。

担当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质。

我们工作,说到底,这是个责任活,特别需要树牢担当精神,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

要在破解难题上体现担当。

保持忧患意识、底线思维、问题导向,以高度政治敏锐性发现问题,以认账、担当的态度正视问题,以创新克难的精神滚动解决问题,让基层、让党员干部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政策好、导向好、风气好,增强对党的信任、信赖、信心。

要在支持干事上体现担当。

干部就要干事,干事就可能有风险,必须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特别是对那些长期奋战一线、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干部,要格外关心,让他们满怀信心地专心谋事、放心干事,做到安心、安身、安业;对那些能干事、敢担当、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的干部,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敢说公道话,为他们撑好腰、鼓好劲,大胆合理使用,真正使真干事、敢担当在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

要在典型培树上体现担当。

典型成长有其规律性,很多时候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典型培养也有复杂性,不见得每个典型都能成长起来,都能与投入成正比。

从现实看,有的地方多年没典型,有的工作培养不出典型,实质上反映出干部的担当不够。

今各单位要强化典型培养的担当意识,拿出耐心、拿出恒心去抓培养、抓推树,为典型成长创造好的环境,切实培育出叫得响的党建品牌、引领性强的先进典型。

  四、以精准为标。

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准施策,精准发力。

看问题要防止随意性、简单化,选干部要防止主观性、片面化,做决策要防止脱离实际、不接地气,办事情要防止大而化之、一刀切。

为此,要把情况摸准。

找准问题症结,才能牵住“牛鼻子”,做到对症下药。

对组织工作来说,每项工作都有具体背景,同一工作不同地方也各有表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掌握准实际情况。

比如,推进抓党建促脱贫,就要逐村排查、逐户走访,找准集体发展短板有哪些,群众增收的障碍有哪些,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确保实现脱贫转化。

要把目标定准。

找准努力方向,才能防止“大水漫灌”。

比如,抓人才引进,就要精准引才和精准服务,深入用人单位,看看这个地方、这个企业到底对人才有什么样的需求,需要有多少,又能提供多少平台,突出急需紧缺、以用为本,确保把人才引进来、用起来,发挥好人才作用。

  五、以落实为重。

“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

实践告诉我们,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任务明确后,关键是抓落实,在“干”上下功夫,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

要严字当头抓落实。

如果过程不严,走形式、作样子,效果就无法保证。

为把过程抓严,在推进执行层面,我们采取“拉练晾晒”工作法,一季度一主题、一领域一载体、一阶段一典型,一月一检查、一季一考评、半年一总结、年终总评议,督促各项任务落实。

各党委要对照这一要求,创新牵动落实的有效举措,切实把不想抓的拉进来、把不会抓的能力提起来、把不敢抓的推到前台来、把抓得好的举起来。

要持之以恒抓落实。

“行百里者半九十”。

一项工作,抓与不抓不一样,持续抓与抓抓放放、等等看看也不一样。

抓工作,就要全程过问、全程负责,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见成效不收兵。

比如,实行“党员活动日”制度,实践证明,这项工作富有活力,受到党员群众一致认可,要结合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组织活动的方式,更好地发挥这项活动的作用。

  六、以公道为基。

公道正派是干事创业的的生命线。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心中要始终有个“公”字,牢记作为党的干部,手中权力不论大小,都是国之公器,都要打心里敬畏,做到坚守正道、秉公用权。

要说实话办实事。

看一个干部公道不公道,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看实不实在,能不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比如,评价一项工作就要要辩证看、全面看、对比看,确保把情况分析准。

要讲原则守规矩。

原则和规矩是一条不能逾越和突破的红线。

我们工作关系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切身利益,没有一点小事可言。

要始终处于公心,秉持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公道不讲情面,用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

要全程严全面严。

干工作不能紧一阵子、松一阵子,必须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比如,开展督导检查,涉及单位多,不论是全县面上,还是党委自身,都有一个从严执行的问题。

如果时严时松,标准不一,口径不一,措施不一,就不能做到公道,就会让基层、让一线党员干部有意见。

干工作就是干事业,对事不对人,这样才能让大家信服,才能树起组织部门公信力。

2021年关于做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党员干部专题党课讲稿文

  党员干部讲党课,是党内“三会一课”政治生活制度的明确要求。

根据安排,今天我结合个人学习、调研和思考,以“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为题,为大家讲党课。

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是深刻领悟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二是认真对照初心使命找差距;三是践行初心使命,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

  一、深刻领悟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既来源于党的初心和使命,又是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具化和深化。

  在2016年7月1日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向全党发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伟大号召,并紧紧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党的建设”等七个方面,深刻阐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要内容、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指出,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就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十九大闭幕刚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

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作为党员干部来讲,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的事业来源于人民,我们的初心使命来源于党的初心使命,必须坚定自觉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

特别是当前,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自觉在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完成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中找准工作的职责定位,自觉把党的初心使命具化为为人民美好生活的的目标追求,具化为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做好新时代工作的实际行动,争做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坚定拥护者、参与者和实践者。

  

(二)基层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这是我们工作的根本政治属性,必须把“为了群众、服务群众”作为最原点的初心追求和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召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坚实根基。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就是要继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根植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的最可靠的阶段基础和群众基础。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工作的领导,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推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各级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基层工作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广泛,是最直接的群众工作。

做好基层工作,最能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能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关怀和爱护,特别是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爱护。

特别是当前,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自觉,以“为民爱民”的赤诚情怀,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实际行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扎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公共服务等职责,努力把工作做成争取民心、凝聚民心、赢得民心的工作,为增进民生福祉、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添砖加瓦。

  二、认真对照初心使命找差距

  今天我主要从四个方面帮大家找差距:

  

(一)找一找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的差距。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要求,是确保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令政令畅通的根本保证,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