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报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5925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察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观察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观察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观察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观察报告.doc

《观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报告.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观察报告.doc

大班幼儿粗大动作发展调查报告

一、前言

粗大动作指人体大肌肉群参与完成的基本动作,主要包括抬头、翻身、爬、坐、走、跑、跳、攀登、平衡、投掷等。

幼儿在二到四岁开始对身体有着控制操作能力,由反射性、不协调、粗略性的动作,逐渐转变为自主性、协调性、精确性的动作表现,主要发展粗大动作,在身体控制的基础下发展基本的身体应用技巧。

四到七岁,开始发展整合性技能,开始强调工具操作与使用。

粗大动作的发展能够增强幼儿的体质和体能,能够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能够发展其认知潜力、社会行为和良好性格。

因此,观察研究大班幼儿粗大动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观察对象

随机选取淮安市机关幼儿园1所,在其大班随机选取幼儿12名,男孩6名,女孩6名。

最大年龄6周岁2个月,最小年龄5周岁4个月,平均年龄为5周岁8个月。

2.观察方法及其记录方式

采用评定性观察之特性等级评定法,以《3~6岁儿童粗大动作发展评定指标》为工具。

观察记录采用连续记录法与等级评定记录法相结合。

三、研究结果

通过对大班儿童的抽样观察,粗大动作三个关键性的水平会是怎样的?

具体参看以下表格。

1.大班儿童平衡性发展状况

表1大班儿童粗大动作中平衡性的发展状况

姓名

平衡性发展状况

张俊哲(男)

手中持有物体时能平稳走过有陡坡的地面,但手掌上放置物体走过平衡木时不稳,物体跌落

赵溪雅(女)

在游戏中能自如的原地旋转

高子琪(女)

在游戏中能自如地在走动中接物体,但不能原地旋转

陈俊池(男)

游戏中能自如的沿圈圈做运动,但过平衡木时偶有跌落

从表1可以看出,大班各个儿童之间的平衡性是有差距的,有的发展水平较高,有的则水平较低。

从观察记录来看,大班儿童的平衡性发展水平总体较高,在跑、跳等活动中能做到基本的平衡,可以平稳地走陡坡、原地旋转、接物体,其平衡性处于高水平;但也有水平欠佳的儿童,其发展水平有所迟缓。

同时,个别女孩的平衡水平略高于男孩。

由于大班儿童的年龄有所不同,会影响到幼儿的平衡性的发展。

其次,家庭的教养方式也是影响幼儿平衡性发展的一个方面,家庭背景的不同会导致对待幼儿发展的方式,从而影响幼儿的发展。

2.大班儿童协调性发展状况

表2大班儿童粗大动作中协调性的发展状况

姓名

协调性发展状况

高瑞辰(男)

身体运动能配合物体运动:

在拍篮球的时候能随篮球运动,但在玩抛球运动的时候,上肢伸直指向物体,而没有在身体两侧弯曲前后摆动

李力(男)

身体运动自如地配合物体的移动:

在拍篮球的时候能自如地随着篮球的移动而移动,在玩抛球运动的时候上肢可以自如地在身体两侧弯曲前后摆动

王玉非(女)

动作与空间配合:

能站在原地拍球,能站着接球

韩珺(女)

躯体重心改变时四肢配合躯体位移:

在拍球的时候,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改变动作和姿势

从表2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因为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增加,粗大动作中的协调性发展状况良好。

由于幼儿在园时代活动设施、活动时间等都是一样的,所以幼儿粗大动作中的协调性发展的差异主要是家庭环境。

这里的家庭环境主要指的是家中是否有设备可供幼儿发展协调性,家长是否陪幼儿做一些可以发展幼儿协调性的游戏等。

不仅如此,个别男孩的协调性发展比女孩要好。

3.大班儿童灵活性发展状况

表3大班儿童粗大动作中灵活性的发展状况

姓名

灵活性发展状况

杜明远(男)

能听信号转换跳绳的速度,单人跳绳比较自如、速度快,在同伴中属于前列,跳绳的动作转换自如。

手先转动绳子,脚再跳过绳子,这个连接比较娴熟

李文强(男)

单人跳绳很灵活,能够转动绳子,然后脚跳,动作娴熟,每次能跳几十个。

但是跳绳速度不快,不能听信号转换跳绳的速度

刘梦悦(女)

单人跳绳不是很灵活,但是绳子能够转动,然后脚跳,动作不娴熟,每次只能跳一个。

跳绳速度不快,不能听信号转换跳绳的速度

赵静(女)

单人跳绳不灵活,不会跳绳。

手脚无法配合,转动绳子不熟练。

不能听信号跳绳,更不能听信号转换跳绳的速度

从表3可以看出,大班幼儿大部分已能够进行跳绳活动,三分之一的幼儿能娴熟掌握跳绳活动,跳绳自如且能听信号转换跳绳速度,小部分幼儿不能掌握跳绳技巧。

可能原因有:

个体差异性。

每个幼儿自身体质不同,灵活性可能不同;家庭因素。

每个幼儿生长环境不同,有的幼儿家庭喜欢体育,爱好跳绳,可能家里父母已经教会幼儿跳绳了,有的家庭家长可能没有在家培养幼儿跳绳;年龄差异。

大班幼儿虽然年纪差不多,但是最小的和最大的年龄的幼儿还是会相差几个月的,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期,几个月是不容小觑的。

四、研究小结与建议

1.研究小结

动作发展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领域,儿童精细动作与粗大动作的发展是儿童自身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时期粗大动作发展的训练主要关注其平衡性、协调性以及灵活性,通过对研究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大班幼儿的粗大动作发展存在明显的年龄发展趋势。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的粗大动作发展呈现初步成熟的趋势。

(2)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粗大动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排除个别差异性,各项粗大动作的发展水平在性别之间基本不存在差异。

2.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识到,大班幼儿的粗大动作水平发展不一,发展不完善会使幼儿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动手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语言能力发育迟缓等问题,所以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专门提高其某项动作特征的活动。

在生活活动中,可以通过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来提高儿童的协调性以及灵活性的发展,如引导幼儿学会自己穿衣服、搬桌椅等;在体育活动中,设计跨越障碍物等探险类活动提高三个特性的综合发展;在艺术活动中,带领幼儿学习舞蹈提高其肢体协调性及灵活性等。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耐心指导,及时给予鼓励。

通过科学的方法发展幼儿的粗大动作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各项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利用每一个身体粗大动作的锻炼机会。

参考文献

[1]孟祥芝.谢利苹.幼儿动作发展与动作抑制研究[A].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