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形考作业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心理学形考作业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形考作业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4)情绪是人际交流的手段。
2、简述情绪的二维度说的基本内容
情绪最基本的维度有两个。
一个维度是愉快不愉快,称之为情绪的效价。
在效价维度上,由正到负,愉悦度依次降低,中间的某一点上无情绪感受。
位于正效价那端、有愉悦感受的情绪称为积极情绪(正情绪),位于负效价那端、有不愉悦感受的情绪称为消极情绪(负情绪)。
另一个维度是唤醒度,有低唤醒与高唤醒,它由弱到强。
2、请简要列出情绪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答:
三种经典的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
代表人物有詹姆斯和兰格。
他们强调情绪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外界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2)坎农—巴德理论。
代表人物有坎农、巴德。
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的生理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情绪是大脑皮质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共同激活的结果。
(3)沙赫—辛格理论。
代表人物有沙赫特和辛格。
该理论认为,情绪状态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中整合的结果。
三、论述题
1、什么是表情?
表情有哪些类别和功能
情绪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发生时,又总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些与情绪有关的外部表现,叫表情。
表情包括情绪在面部、言语和身体姿态上的表现,称为面部表情、语调表情和姿态表情。
表情起着求偶、顺从、维持接触行为以及警告、求救和威胁等信号作用,在人类,表情特别是面部表情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工具。
面部表情:
人类表达情绪的最主要的一种表情,是情绪在面部的表现。
不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面部表情。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将人的面部分为额眉-鼻眼区、眼-鼻颊区和口唇-下巴区等三个区域。
这三个区域的活动构成了不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着响应的情绪。
将各区肌肉的细微活动综合起来就可表达不同的情绪。
在表现不同情绪的面部表情中,起主导作用的肌肉各有不同。
愉快时:
额眉区放松,眉毛下降;
眼鼻区眼睛眯小,面颊上提,鼻面扩张;
口唇部嘴角后收、上翘,这三个部分的肌肉运动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笑的面部表情。
姿态表情:
是情绪在身体姿势和动作方面的表现。
其中头、手和脚是表达情绪的主要身体动作部位。
欢乐:
手舞足蹈;
悔恨:
顿足捶胸;
惧怕:
手足失措;
虔诚:
肃立低头。
语调表情:
情绪发生时在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方面的表现。
高兴时音调轻快;
悲哀时声音低沉缓慢;
愤怒时说话大声而严厉;
撒谎时声音会比平时高一些;
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声音讲出,则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理解:
“你干吗”升调表示怀疑;
降调表示不耐烦;
用感叹语气强调“吗”字,则表示责备。
情绪识别是借助于许多线索,特别是借助面部那些活动性更大的肌肉群的运动而实现的。
面部表情如果和姿态表情与语调表情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情绪状态。
2、什么是表情调节?
联系实际谈谈情绪调节的策略
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包括削弱或祛除正在进行的不适当的情绪、激活需要的情绪、掩盖或伪装某种情绪。
情绪调节的策略:
(1)回避和接近策略。
当儿童可以爬行或走路时,就采取接近或回避等方式调节情绪。
(2)控制和修正策略。
如给哭叫的小弟弟玩具等。
(3)注意转换策略。
如婴儿通过用转移陌生人的注意来降低对陌生人的焦虑。
(4)认知重评策略。
(5)表达抑制策略。
调动自我控制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6)合理表达策略。
如把愤怒转换为笑。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⑴让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
学生亲身经理的成功和失败对他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
要善于给学生提供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⑵树立学习榜样。
要注意给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榜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榜样,增强自我效能感。
⑶设立短期、具体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目标应是短期的、具体的,目标还要具有挑战性,即具有一定的难度。
⑷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以强化,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学会判断自己能力的提高,增强自我效能感。
(5)培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
教师要通过示范教导等方式使学生学会确立合适的目标和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目标来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评价。
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的激发:
(1)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
教师要理解、欣赏和尊重学生。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选择的机会、优先权和独立工作的时间。
在课堂中规则、约束和限制是必要的。
为了创造自主支持性气氛,教师应把较差的成绩和行为问题当做问题来进行解决,而不是当做批评的目标。
(2)培养学生的胜任力。
为学生提供最佳挑战。
(3)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的学习兴趣,首先是使刺激产生变化,刺激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性。
可采取变化刺激,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形式,来改变常规的教学秩序。
外部动机的激发:
(1)组织各类竞赛活动。
在学习竞赛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和工作效率一般都有很大的提高。
(2)组织合作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他们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奖励。
(3)正确运用奖励。
要注意奖励的选择,奖励物的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4)慎重使用惩罚。
首先,惩罚要及时,一旦发现违归,应尽可能迅速地开始惩罚工作。
其次,惩罚应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要求教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个体。
(5)恰当使用表扬与批评。
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历史状况。
学生本人对表扬与批评的重视程度。
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互相尊重也对奖惩的效果有直接影响。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公正。
5、试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
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含义不同,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范畴。
第二,能力与知识、技能在来源上有区别,个体知识、技能完全是后天的;
能力则除了要受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个体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第三,知识和技能是随着一个人不断学习和实践而日益增长和积累的,能力在人的一生中则是逐渐形成、发展和相对衰退或者停滞的过程。
第四,从迁移的特点来看,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范围相对较窄,它们只能在类似的活动、行为或情境中发生迁移;
而能力则有广泛的迁移范围,可以在很多场合(即使它们并不很相似)发生作用。
第五,与能力的发展相比,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快一些。
6、试述影响能力发展与差异的因素
(1)遗传因素。
能力尤其是智力,具有遗传性,父母智力水平高,其孩子很可能智力会相对较高。
(2)环境与教育的因素。
环境影响人,环境塑造人,包括产前环境、早期经验的作用、早期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的作用。
胎儿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人能朝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条件。
家庭环境、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与态度,对儿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在教育条件中,学校教育在学生能力发展中则起主导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自发的,而是依赖教育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等。
(3)实践活动的影响。
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离开了解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和环境,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4)人格特征的影响。
强烈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等人格特征是促进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能力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个体能力的发展过程和水平差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