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534399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名词解释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3、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宛成时偏少的现象。

在一定范围内,一起完成一个共同目标的群体越大,个人所做的努力水平也越低。

其产生原因为:

个人的被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

当人们的行为效率可以被鉴别出来,或是对个人行为贡献单独进行测量时,人们便保持了足够的被评价焦虑,行为的动机也得到了激发,这时即便与群体一起完成一项工作,也不会出现社会惰化。

4、鉴别指数

鉴别指数是项目分析指标,它是指测验编制中确定测验项目区分个体所测能力高低的程度指标。

其估计方法很多,不同估计方法的结果基本相同。

最简单的估计方法是比较两个极端效标组通过一个项目的个案比例。

当效标测量是一个连续变量时,可从分布的两端选出高分组和低分组,然后将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每个项目的人数用百分比来表示,这两个百分数之间的差异就提供了题目区分度的指标,鉴别指数的范围在1~-1之间,1表示鉴别指数最高,-1表示鉴别指数最低。

鉴别指数越高,题目的鉴别性能即区分能力越好。

5、场独立性

场独立性是指内部信息加工较少受外界参照物曩响的认知方式,由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等人在知觉研究中发现,可用棒框测验、倾余小屋一倾余椅子测验来鉴别。

场独立型者倾向于以自我内部为参照进行认知,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

在认知方面,场独立型者独立于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

在学习方面,场独立型者一般偏自然科学、数学,且成绩较好,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性成分,能灵活的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比较易于适就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

在人际交往方面,场独立型者喜欢做与人无关的事,对他人不感兴趣,不善与人交往。

6、成熟势力说

成熟势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认为成熟与学习是支配心理发展的两个基本因素。

成熟与内环境有关,是由遗传决定的;

学习与我环境有关,是后天经验的习得和行为的变化。

环境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成熟在心理发展中更重要。

儿童行为的发育成长在其自然顺序,儿童的必现发展就是各种行为或行为模式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守程,一定行为模式的出现与一定的年龄相对应。

该学说是在对许多儿童的追踪观察和纵向研究基础上提出,有大量的摄影记录支持,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曾对当时有关儿童早期行为的研究产了巨大影响。

但过分夸大了生理成熟的作用,忽视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其他条件。

7、公共因素方差

公共因素方差又称作共同性或公共性,它是指公共因素所决定的方差在观测变量总方差中所占的比例。

当公共因素彼此正交时,变量公共因素方差等于和该变量有关的所有因素负荷的平方和。

公共因素方差一般用h2表示。

在测验中,公共因素方差能反映测验所测量属性的程度,其值越大,说明该因素所测量的属性越强。

8、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指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会更加牢固的现象。

其产生的原因为:

按照认知不协调理论,如果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和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

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

因此,当强迫人们做出某种选择时,们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的对象的喜欢。

因此,当外在压力要求人们放弃自己选择的恋人时,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人们反而更转向自己自由选择的恋人,并增加对恋人的喜欢程度。

2007年:

1.随意后注意:

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分)

2.双侧检验:

按(待检验的统计量)分布的两端计算显著性水平的检验称双侧检验。

(2分)应用于理论上不能确定两个总体参数中音高必定大于或小于另一个的假设检验。

(1分)

3.犯错误效应:

一点小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的吸引力增加的现象。

4.离差智商:

是将音高人的智力测验分数与同年龄组的人比较所得到的标准分数。

5.学习迁移:

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6.顺应:

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

7.点估计:

是在总体参数未知时,用一个特定的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

(2分)一个较好的估计量应满足无偏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等特性。

8.社会助长:

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2008年:

1、似动: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2、归因:

归因是指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的过程。

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一般说来,人们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3、常模:

常模是揭示心理测量分数的基础。

常模常常是指常模群体得出的测量分数。

所谓常模群体是指具有常模总体基本特征的代表性样本,因此常模群体所导出的测量分数就代表着整体特征。

测量手册所列出的常模常常是样本常模,不一定适合使用者的具体情况,特殊常模常常是为非典型团体建立的,一般比小团体建立的常模范围更窄。

4、众数:

众数是指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值。

众数可通过观察的方法直接得到,也可用积分的方法求出。

5、自变量:

自变量是指在研究中有意加以改变、操纵的事物、条件或特征,如某些外在刺激、环境条件、被试及其暂时特征等。

6、刻板印象:

人们对某一类人或者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刻板印象常常是指人们通过长期的经验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看法,这种看法常常可能作为人们做出行为判断的基础。

7、先行组织者: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种旨在促进课堂言语讲授和意义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

所谓先行组织者,实际上是指教师在讲授新教材之前,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新教材更加抽象、概括和综合,并能清晰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的联系,其作用是帮助学生在获取新材料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利用原有的概括性知识去同化新知识,实现新材料向主体的认知结构转化。

8、横向研究(横断研究)

横向研究也叫横断研究,是在同一特定时间同时观测某一个年龄或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并加以比较来探索其发展状况的实验设计方法。

横断研究法的优点在于,由于研究所持续的时间较短,易于控制有关的因素,且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但由于是对不同儿童的比较,因此看不到同一个个体在发展上的连续性。

2009年:

1.人格:

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

2.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3.首因效因:

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4.备择假设(H1):

与虚无假设对立的假设,又称科学假设、对立假设。

一般假设两个总体参数之间有差异、不相等。

5.操作定义:

指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和说明,最大特征就是可观测性。

6.内容效度:

是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

7.最近发展区:

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及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

另一种是在现有状况的基础上,经过努力,特别是在有能力的同伴或成人帮助下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

在这两种水平状态间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地带就是“最近发展区”。

8.习得性无力感(learnedhelpless):

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2010年:

1.表象: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品德: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

3.β错误:

β错误又称Ⅱ型错误,是指虚无假设为假时,接受虚无假设所犯的错误。

4.效标效应:

效标效度也称实证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

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测验效度的标准,简称效标。

5.概念同化:

概念同化是指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

6.观点采择:

观点采择是指儿童能够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须的认知技能。

7.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是指由于社会压力而引起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中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8.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2011年:

1.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它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不仅可以创造人们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还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或不可能有的形象。

想象主要处理图形信息,其基本特点是形象性和新颖性。

想象的功能有预见、补充知识经验、代替、调节机体生理活动等。

2.负强化:

某种刺激在有机体做出一个操作反应后消失,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产生的作用就是负强化。

3.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个人的学习方法和个人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技能。

包括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与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4.假装游戏:

游戏是游戏者根据设想的情境有意地做出模仿的行为,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游戏形式。

5.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也称为“群体两极分化”,它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群体讨论可以形成群体极化,使原先群体支撑的意见更为支持,原先群体反对的意见更为反对,从而最终使群体的意见出现“极端化”。

6.心理测量:

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

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7.冒险转移:

人们在独自进行决策时,愿意冒的风险较小,倾向于较为保守地选择成功可能性较大的行为。

而如果改由群体共同决策,则最后的决定会比个人决策时有更大的冒险性。

这种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就称为~。

8.测定系数:

测定系数是变量间共变程度的度量指标,表示因变量的全部变异中被回归平方和解释了的比例。

测定系数越大,说明回归效果越好。

若比率为1,则表明总平方和全由回归方程所决定,回归效果极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