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技术方案Word下载.doc
《鄂尔多斯市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技术方案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尔多斯市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技术方案Word下载.doc(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3. 改善道路交通现状的基础工程 7
2.4. 服务公众交通安全的民生工程 8
2.5. 降低产业运营成本的绿色工程 8
3. 技术方案 9
3.1. 感知 9
3.1.1. 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9
3.1.2. 交通信息指挥系统 17
1.项目概况
1.1.项目建设内容
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智能管理中心系统建设(数据中心、指挥中心、呼叫中心);
第二部分是技术服务系统建设(GIS和会商、分析平台,预案管理和通信中心);
第三部分是场外管理设备建设(监控中心和信息发布、导流平台);
第四部分是联网整合系统建设(网络中心和共享平台)。
1.2.交通管理监控指挥需求
1、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需求
(1)交通违法行为非现场取证
市区机动车违法行驶较多,机动车违法变道、争抢红灯情况较多,非机动车、行人与机动车交织现象严重,目前的警力不足以支撑现场执法需要。
需采用高科技交通违法监测手段,增加对不规则违法行为的取证手段,实现系统联网自动传输违法信息,提高交通违法处罚效率,改善交通秩序。
(2)问题车辆的布控稽查
随着机动车的不断增长,交通违法和涉车犯罪案件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因此需采用联网高效的交通稽查手段,实时采集行驶车辆信息,为公安交通管理提供依据,提高执法和管理效率。
2、保障道路畅通的需求
(1)提高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智能化
城区内道路密度不足,存车能力较低,部分路口全天处于交通饱和状态,老城区、部分商业区内车辆拥堵严重,存在明显的瓶颈区域。
现有的信号控制系统不能根据流量调整配时,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控制功能。
急需采用智能的集中协调式信号控制手段,提高信号控制效率,缓解交通瓶颈通行压力。
(2)提供交通出行信息服务
为方便交通出行者行车决策,提高交通需求宏观调控水平,提高道路利用率,需要提供交通出行信息服务。
目前未具备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急需增加实时采集及分析交通数据、信息发布的自动化手段。
3、高效道路交通管理的需求
目前,交管部门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指挥中心无法掌握全市道路运行状况。
对于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具体需求如下:
(1)数据资源整合,实现共享与交换
分散在各个独立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资源,以及新建外场信息采集系统获取的数据资源之间存在着许多交叉以及内在紧密关联的内容。
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可以形成支持不同业务应用系统的公共资源,实现上下级业务监管的透明化管理及交通突发事件处置的辅助决策支持,提升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功能和管理工作的效率。
通过整合资源,加以规范数据类别,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
(2)日常业务监督管理
通过交通信号自动控制、交通流采集、车辆智能监测、视频交通监控、交通违法监测等手段,实现对交通路权分配、交通流检测、涉嫌违法车辆、交通事故和突发事件处理、交通执法等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业务监管水平。
(3)道路管理数据的汇总分析
通过自动交通信息采集、不同子系统信息融合处理,汇总分析这些数据,获取道路运行状况方面量化的信息、指标,通过对数据的综合挖掘分析,为城市中心区的道路路网规划、疏通拥堵、交通管制等方案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4)建立交通突发事件和实时路况信息发布的渠道
通过交通诱导大屏、网站、广播等多种手段,将交通突发事件和实时路况信息及时发布给广大出行者,建立出行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双向反馈通道,进一步提升管理者服务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4、适应交通管理技术水平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交通管理技术不断发展,城市级大范围区域交通平衡控制、联网交通诱导与信号协同控制、高清图像、多功能“电子警察”、交通数据采集及综合研判、旅行时间检测等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
本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应该适应当前交通管理技术水平发展,在成熟可靠的前提下适当超前建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城市交通状况。
1.3.业务流程分析
根据业务需求,业务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1业务流程图
业务流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
1、数据采集:
通过城区视频监控系统,道路交通监控,交通信号、高清高点监控、电子警察以及数据交换平台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2、数据处理及管理:
根据数据标准规范,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生产基础地理数据、警用专题数据、视频监控数据、交换数据等专用数据库;
3、数据基础分析: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包括数据查询、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与计算、空间定位、数据地理编码等基础的数据分析;
4、业务应用:
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智能交通指挥、城市报警与监控以及警用GIS的业务应用,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应急管理顶层业务。
2.项目建设必要性
2.1.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保障工程
“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
东部、北部和西部分别与呼和浩特市、山西省忻州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盟隔河相望;
南部与陕西省榆林市接壤。
地理坐标为北纬37°
35′24″-40°
51′40〞,东经106°
42′40〞-111°
27′20〞。
东西长约400千米,南北宽约340千米。
总面积86752平方千米。
截止2008年3月10日,据人口计生部门统计,全市有户籍人口159万人,外来流入人口44万。
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18个典型地区之一,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的经济新兴城市,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
鄂尔多斯是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城市、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最佳生态发展城市、全国首个创建国家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示范城市试点地区、全国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
鄂尔多斯市位于上海经济区的西北部,京九经济带与陇海—兰新经济带的交汇处,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
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本世纪头20年内,要把阜阳建设成为皖西北中心城市,京九经济带中部的现代化大城市,打出“六大名片”――综合交通枢纽、百亿江淮粮仓、煤电能源新城、人力资源大市、商贸物流中心、滨水园林城市,发展目标十分清晰。
截止目前鄂尔多斯市公路总里程17508公里(其中:
高速公路658公里,一级公路395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3026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7%,油路(水泥路)7475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42%)。
鄂尔多斯市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土地拥有公路20.1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108公里。
鄂尔多斯市有49个乡镇(苏木)全部通油路;
744个行政村嘎查通公路,通达率100%。
2013年,经国家住建委批准,鄂尔多斯成为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之一,智能交通和城市应急管理被确定为首先启动的重点工程,同步实施推进。
本项目在此背景下提出,是保证鄂尔多斯市实现发展目标的保障工程。
2.2.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重点工程
道路交通状况是城市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流动和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依靠传统手段已经满足不了城市建设、管理与服务的需要,必须以科学发展为统领,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打造节约型、环保型的道路交通运营和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城市运营能力和服务能力。
应急指挥调度、安全监控统一管理、智能交通等系统建设,已经列入鄂尔多斯市“智慧城市”试点建设项目的重点工程。
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作为系统的承建单位,站在时代前沿,立足顶层设计,基于“大数据”整合共享和应用,将三个系统无缝融合,创造性提出建设“城市道路智能管理”系统构想,不仅从战略意义上体现了“智慧城市”的精髓,而且将通过项目实践探索人员密集型、经济不发达中等城市的管理之路。
2.3.改善道路交通现状的基础工程
随着鄂尔多斯市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的需求和安全需求越来越大,对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单凭增加道路物理基础设施的做法是有限的,而以技术和信息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可以更快速更有效的解决当前道路交通面临的诸多问题。
尤其是要消除因管理不善、设施不齐、设置不准、分流不力,以及突发事故等引起的交通拥堵,需实现交通信息采集、交通诱导、信号控制、决策支持以及事故处置、紧急救援等多个系统、多个部门的协同运作。
因此,必须引入先进技术,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系统的投入,实现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突破地域限制、时间限制和部门壁垒。
本系统通过对城市道路的宏观监管,在提高城市流动性、节能减排、服务公众出行的基础上,可实现政府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处理特殊、突发、紧急事件和向公众提供社会紧急救助服务,为社会构建一张全面的应急预警和处理“安全网”,完善政府对突发公共紧急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统一指挥协调,快速反应、统一应急、联合行动,真正实现社会服务的联动,是政府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型的需要,是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
2.4.服务公众交通安全的民生工程
一方面,以道路信息为核心,通过道路交通状况的感知、智能分析与信息发布,为公众提供端到端的道路交通服务,例如错误的行车道、湿滑路面、临近的警报等。
通过车载传感器等设备的信息,可以和来自其他车辆上的传感器信息或者基础设施上的传感器信息相结合,提高特定车辆驾驶员所能接受的安全警告的范围。
另一方面,以公众特定需求为核心,提供行政许可网上审批、行政处罚网上监督国,公众出行信息查询等便捷的网络服务,提高面向公众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政府廉洁、公正、高效的道路交通管理形象。
2.5.降低产业运营成本的绿色工程
通过追踪资产、优化配置以及确保运维效率,本项目的建成可以减少浪费、提高可靠性和降低交通经营者的运营成本,提高个体交通机构、交通运营者以及商业车队经营者的运营效率。
大量有价值的道路交通数据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进行二次开发,向价值链的其他参与者提供机构运营的可见性,例如部件供应商和运维承包商等,对计划和抉择提供帮助,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营效率。
同时,通过采集相关数据、分析数据、以及提供各种视图,政府可以随时了解当前的基础设施和交通问题。
通过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技术(例如自动化、最优化分析等),可以进一步提高交通流量和运能,使智能的交通成为一种可能。
3.技术方案
项目建设分为智能运营和智能分析两大部分,分为三个功能部件:
感知、运营、管理。
3.1.感知
感知功能提供随需应变的地理可视性以及以下功能:
• 将多个来源的数据变换到一个集中信息系统中
• 一个聚集交通信息近实时的直观界面
• 帮助提供平衡各路线间交通所需的洞察力
• 在道路网络上以图形方式将交通状况实时显示为服务水平
• 提供有关道路链路拥堵时所需的其他出行时间的信息
• 针对网络上的交通事件实时收到和发送提醒
• 查询相关的设备并获取状态
• 对历史模式进行分析并为预测收集数据
• 研究不同类型交通事故和服务水平之间的历史相关性
• 改进城市范围的交通规划和管理
感知功能通过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城市停车诱导系统等实现,最终通过数据中心体现在GIS、大屏系统上,方便可视、精确指挥调度和救援应急。
3.1.1.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3.1.1.1卡口前端部分
系统设备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是卡口主机箱、高清卡口摄像单元和智能补光组成,通过网络传输将数据传送回中心管理平台。
3.1.1.1.1高清摄像机单元
卡口摄像单元主要由防护罩、摄像机、光学处理单元、辅助补光单元组成。
主要负责抓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