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502449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扩展社会公共服务

三、增强基础设施能力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优化城市功能配置

六、加强社会和谐建

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

八、科技创新与人力开发

九、体制改革与管理创新

十、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

第四部分 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一、扎实推进奥运前期筹备

二、精心实施奥运组织安排

三、保持后奥运期平稳发展

第五部分 启动重点新城建设

一、总体要求

二、顺义新城

三、通州新城

四、亦庄新城

五、实施保障

第六部分 规划实施

一、配套政策制订

二、专项规划落实

三、重大项目实施

四、规划实施管理

序 言

  从2006年到2010年的“十一五”时期,是首都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在全市现代化进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国务院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首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

本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期间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集中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施政方针和决策意图,是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专栏1: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规划的功能 

  发展规划,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做的战略谋划和具体部署,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般认为,发展规划具有显露信息、协调政策和有效配置公共资源等基本功能。

从“十一五”开始,国家将中长期发展“计划”改为“规划”,充分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理念、政府职能等方面的重大变革。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一、良好基础

2001年2月,北京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全面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符合首都功能特点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取得长足的发展,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7.7%。

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年均分别降低5.4%和13.3%。

  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全市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2.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教育体系日趋完备,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

公共文化服务健康发展,建成一批有影响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

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公共卫生体系和综合减灾应急处理机制逐步健全。

奥运筹办进展顺利,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城市发展初现新格局。

中关村科技园区、商务中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成为提升首都服务功能、吸引高端产业集聚、扩充经济总量的重要载体。

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力度加大,郊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制定实施了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指导意见。

区县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图1:

北京市行政区划图

  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

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260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63.5%,建成了五环路、莲花池西路、地铁13号线等一批重大项目,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累计达到114公里。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0.5%,大气污染治理进展明显,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占全年比重达到64.1%,比2000年提高近16个百分点。

天然气、热力等供应能力和污水、垃圾等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特许经营、代建制、公开听证等多种新的管理方式相继实施。

对外开放取得新的突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3.2亿美元。

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年均实际增长率分别为10.4%和9.9%。

教育、旅游、健身等服务性消费比重大幅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人民生活向更加富裕的小康迈进。

  “十五”计划的完成,实现了首都发展的新跨越,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面向未来,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

图2:

“十五”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图

 

二、发展趋势

“十一五”时期,是首都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在全市现代化进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

展望未来五年,国内外环境和全市发展正呈现出重要的新趋势。

  首都经济步入发展新阶段。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向更高水平迈进,推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为本市国民经济长时期内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转变增长方式,需要在注重总量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提升。

  人民生活向更加富裕的小康迈进。

伴随物质生活改善和发展理念转变,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多样化与差异性特征。

生活质量提高和发展机会、发展成果共享成为主要趋势,维护社会公平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需要在注重提升整体社会福利的同时,更加注重帮助困难群体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不断加快。

新技术革命逐步改变传统的经济形态,促使产业链不断延伸,增值环节和利润分配发生转移,产业发展趋向交叉融合。

创新成为决定竞争力的主导因素,需要在注重推进整体产业优化和全面升级的同时,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和高端产业发展。

  市场开放促进新的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使国内外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增强,市场竞争基础之上的合作共赢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制度环境成为决定要素流向和发展活力的关键因素,需要在注重保持传统竞争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发展环境优化和区域经济合作。

  城市发展进入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

首都城市的总体发展方向和功能分区架构已经确立,城市服务功能和基础实力初步奠定,关键在于建立并形成有效的引导机制,促进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转移。

需要在注重增强整体服务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外向服务功能的拓展和资源空间配置的优化。

 

  社会结构继续深刻转型。

人口跨区域流动规模不断增大,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

信息化快速推进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公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建立有效的发现、回应和参与机制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需要在维护和增进整体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利益的均衡与协调。

三、历史机遇

作为首都,北京具有人才智力雄厚、科技教育发达、文化资源丰富、信息资源密集、市场潜力巨大等独特优势。

这些优势在以下因素的作用下,构成了未来加快发展的重要条件。

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

为北京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国风貌、首都风采、市场商机的舞台,将有效促进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力推动北京与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显著提升北京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将有力推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调整,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生产要素的大范围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扩大市场容量和产业空间,更好地发挥首都比较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和城市功能布局调整,有效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

  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为北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面向全国的创新服务能力,大力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国际产业转移加快。

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跨国转移加快,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为北京在更高层次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总部经济,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主要挑战

“十一五”期间,全市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和挑战,必须高度重视,妥善应对。

人口规模膨胀与资源约束矛盾加剧。

北京自然资源严重匮乏,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8,人均土地资源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能源供应也比较紧张。

近几年来,随着全市常住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资源瓶颈约束的矛盾日趋突出。

  增长方式与发展水平提升的要求不相适应。

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投资推动,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力不足。

增长方式集约化程度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的能耗、水耗和占地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城市水平。

  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

“三农”问题依然突出,中心城区的人口和功能过度集中,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有待加强,城区与郊区之间、平原与山区之间、南城与北城之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享有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改善任重道远。

受北方城市自然生态条件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根本改善空气质量、治理水环境等任务十分艰巨,农村地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环境脏乱问题突出。

  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政府自身改革和职能转变相对滞后,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步伐缓慢,国有经济效率不高,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监管体制亟待健全,发展环境仍需不断改善。

  维护社会稳定和城市安全能力亟待提高。

社会结构和组织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利益主体更趋多元化,人民群众维权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普遍提高,但社会治理结构还不能很好适应这些变化。

城市安全运行面临的各种突发性、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各级政府部门的基础管理和应对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总之,“十一五”时期首都发展面临的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是首都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知识经济、循环经济,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阶段;

是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升首都功能及城市品质,积极参与和促进区域合作,形成现代国际城市基本构架的重要阶段;

是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和更高水平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新阶段。

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妥善应对各种挑战,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现首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第二部分 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原则

全面推进“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