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索边坡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预应力锚索边坡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锚索边坡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⑴.熟悉设计图纸。
⑵.测量放样
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对边坡进行中线、水平、横断面进行复测,并在边坡上按设计图纸确定预应力锚索(杆)的位置。
⑶.机械及材料准备
锚索施工机械和压力仪表应有合格证及产品使用说明。
材料应送实验室检测,并符合相关性能指标。
⑷.人员配备
应有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及普通工人,并且搭配合理。
⑸.进行预应力锚索基本试验,并对锚固参数进行确认及调整。
2.预应力锚索框架施工流程
2.1预应力锚索框架施工工艺
锚索框架施工应分片进行,每片框架施工工序为:
整理坡面→测放孔位→钻孔→清孔→锚索制安→注浆→挖槽→支模→绑扎钢筋→浇注框架梁、肋→养护→张拉锁定。
2.2.预应力锚索框架施工方法
2.2.1预应力锚索施工
⑴施工工艺
锚索施工工艺流程如右图
锚索施工工艺流程
⑵锚索孔位测放力求准确,偏差不得超过±
10cm,钻孔倾角(水平向下的角度)取定倾角为20度,倾角允许误差≤±
1°
;
考虑沉渣的影响,为确保锚索深度,实际钻孔深度要大于设计深度0.5米。
⑶锚索成孔禁止开水钻进,以确保锚索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体工程地质条件。
钻进过程中应对每孔地层变化(岩粉情况)、进尺速度(钻速、钻压等)、地下水情况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作现场记录。
若遇坍孔,应立即停钻,进行固壁灌浆处理,注浆36小时后重新钻进。
⑷锚索孔径130mm,成孔后的孔径不得小于该值。
钻孔完成之后必须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清孔,将孔中岩粉全部清除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体的粘结强度。
⑸锚索材料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直径φ=15.24mm,强度1860级。
要求顺直、无损伤、无死弯。
⑹锚固段必须除锈、除油污,按设计要求绑扎紧固件和安装扩张件(扩张件才用10mm厚钢板或橡胶板制作,外径φ110);
紧固件于扩张件间距为1m,扩张件仅分布在锚固段,与紧固件相间分布,自由段才用定中间固定注浆管位置(定中间才用φ10圆钢,并用铁丝绑扎于紧固件上。
自由端除锈后,涂抹黄油并立即外套波纹管,两头用铁丝扎紧,并用电工胶布缠封,以防注浆时浆液进入波纹管内。
⑺锚索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避免电焊切割。
考虑到锚索张拉工艺要求,实际锚索长度要比设计长度多留0.8m,既锚索长度L锚=L锚固段+L自由段+0.8m(张拉段)。
锚具采用OVM15型。
⑻锚索孔内灌注M30水泥砂浆,水灰比0.45,灰砂比1∶1砂浆体强度不低于30Mpa。
采用从孔底到孔口返浆式注浆,注浆压力不低于0.30Mpa,并应与锚索拉拔试验结果一致。
当砂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进行张拉锁定。
⑼两根竖肋及其所连的横梁组成一片框架,每片框架整体浇灌,一次完成,两片框架之间设置2cm伸缩缝,内填浸沥青木板。
待框架梁砼达到设计强度85%后方能进行张拉锁定锚索。
框架梁中间的空格采用植草防护。
⑽锚索框架放线时,按竖肋对应公路里程放线,并使竖肋投影垂直于路线,横梁与竖肋垂直,每片框架上的锚索孔应以第一根竖肋最上部的孔为基准,(按锚索框架结构图确定),然后再确定其余孔位,第二根竖肋的上、下自由端长度可根据路线纵坡进行确定。
⑾锚索张拉作业前必须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
正式张拉前先对锚索进行1~2次试张拉,荷载等级为0.1倍的设计拉力。
⑿锚索张拉分五级进行,每级荷载分别为设计拉力的0.25、0.5、0.75、1.0、1.1倍,除最后一级需要稳定10~20分钟外,其余每级需要稳定5分钟,并分别记录每一级钢绞线的伸长量。
在每一级稳定时间里必须测读锚头位移三次。
⒀当张拉到最后一级荷载且变形稳定后,卸载至锁定荷载锁定锚索。
锚索锁定后,切除多余钢绞线,用C25砼及时封闭锚头坑。
2.3、锚索钢筋混凝土框架施工
框架梁采用C25钢筋砼现场浇注,浇筑时预埋锚垫板及孔口PVC管,节点处务必振捣密实,框架立、横梁嵌入坡体40cm(土质)、20cm(石质)。
锚索框架施工分片进行,每片长按坡率设置,相临两片之间设置2cm伸缩缝,内填浸沥青木条,深度15cm。
锚索框架放线时,按竖肋对应公路里程放线,并使竖肋投影垂直于路线,横梁与竖肋垂直,每片框架上的锚索孔应以第一根竖肋最上部的孔为基准,(按锚索框架结构图确定),然后再确定其余孔位,第二根竖肋的上、下自由端长度可根据路线纵坡进行确定。
框架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捣固,混凝土表面光滑,无蜂窝麻面。
2.4、施工时注意以下要点
⑴锚索框架梁嵌入坡面岩土体40cm(土质)、20cm(石质)。
⑵锚索钻孔应采用风动干钻施工法,不能才用水钻,钻孔直径、深度灯均应满足设计要求,所钻锚孔应保持孔内清洁,孔壁无污杂物,以确保水泥浆体与岩体的粘结强度。
如与底层松散、破碎时,应采用跟套管的钻进技术,以使钻孔完整不坍塌。
⑶锚索地梁应做得顺直、美观。
砼楔形垫块于地梁同时浇筑。
⑷砼垫板强度大于22MPa后方可施加锚索预应力。
⑸孔口出注浆塞用无纺布制作,外形为一套在热缩管上的环袋,注浆前先用0.2~0.4MPa压力将外注浆塞注满,应在其达到20MPa强度后进行高压注浆。
⑹钢筋砼格构护坡坡面应平整、夯实。
无溜滑体、蠕滑体和松动岩块。
⑺现浇砼施工时,两侧应支立模板。
模板支撑牢固,顶面挂线,保证砼线形顺直,表面平整。
⑻用于浇筑格构的钢筋应专门建库堆放,避免污染和锈蚀;
水泥应采取防潮、防雨措施。
砂石料符合工地试验室规定要求。
3、报检程序与试件制作、材料试验
每个工序施工前,如锚索钻孔、安装与注浆、钢筋安装与浇筑,报项目部路基工程师或现场技术员,由项目部路基工程师或现场技术员通知监理工程师后,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
配合比到试验室进行开单,试件制作规格与频率按试验室要求进行。
当每批材料进场,按试验室要求进行原材料试验。
4、锚索质量要求
1、组织施工人员先进行图纸与技术交底学习后,在进行施工开始。
2、锚索的安装和锚孔注浆必须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进行,并严格执行设计要求,确保质量要求。
3、锚索、钢筋制作场地必须硬化,材料加工房与材料堆放场地应有防雨防潮的功能。
6.质量检验方法和频率
锚孔检验标准
项次
检验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及频率
1
孔位
坡面纵向
+50mm
用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坡面横向
孔口标高
+100mm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2
孔向
孔轴线倾角
+0.5°
用测角仪或地质罗盘检查
孔轴线方位
+1.0°
孔底偏斜
锚孔深度的3%
用钻孔测斜仪检查
3
孔径
不小于设计
验孔或尺量检查
4
孔深
锚杆大于200mm、锚索大于500mm
地梁或框架的允许误差和检查方法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孔距偏差
±
50mm
每20m用经纬仪检查3点
孔口高程
100mm
每20m用水准仪检查3点
锚索轴线误差
3°
查施工记录,每20m查2根
框架地梁砼强度
满足设计要求
每个工点取3组试样试验
5
框架地梁断面尺寸
每5根抽查1根
3、安全技术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2.作业场地两端外侧应设有防护栏杆和警告标志。
3.锚索施工机械和压力仪表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4.采用钢模配套张拉,两端要有地锚及匹配的锚具卡具,钢筋两端有墩头,场地两端外侧应有防护栏杆和警告标志。
5.作业前应检查卡具、锚具及被拉钢筋两端墩头是否完好,如有裂纹或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电源电箱电线接零保护必须符合规范要求,触电保护器灵敏有效。
6.卡具刻槽应较所拉钢筋的直径大0.7~1mm,并保证有足够强度使锚具不致变形。
7.高压油泵启动前,应将各油路调节阀松开,然后开动油泵,待空载运转正常,油路无泄漏,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8.高压油泵不得超载作业,安全阀应按设备额定油压调整,严禁任意调整。
9.预应力钢筋不得超过张拉机械设备所能胜任的规格。
10.钢筋张拉前,应在横梁内侧钢筋端头加螺母或焊以绑条,防止钢筋拉断打伤人员。
11.作业中,操作要平稳、均匀,张拉时两端不得站人。
拉伸机在有压力情况下,严禁拆卸液压系统中的任何零件。
12.张拉钢筋时,不准用手摸或脚踩钢筋、钢丝。
13.用电热张拉法带电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胶鞋和戴绝缘胶手套。
14.在测量钢筋的伸长或拧紧螺母时,应先停止拉伸,操作人员必须站在两侧作业,防止钢筋断裂伤人。
15.进行张拉钢筋时效处理时,应注意防止烫伤。
16.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照明,灯具应在现场两侧危险区外,高度不低于5m,灯泡应加装防护罩。
电源电线不准挂、搭、压任何物品,不准用裸线。
4、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农田、河流和渠道。
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取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
2.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
3.报废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等处理。
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以保护自然环境与景观不受破坏。
4.保持施工场地的整洁,每天下班后,施工人员应及时对施工场地进行整理,保到材料分类成堆,机械设备停放有序。
交底人/日期:
复核人/日期:
接收者/日期: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