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89287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隧道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隧道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隧道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隧道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

《隧道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

(4)模板隔离刑涂刷不均匀,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6)混凝土和易性差,含气量过大,含有大量气泡;

脱模剂材料不当,有些材质的脱模剂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会将气泡吸附在模板壁上形成混凝土的表面气泡。

3.1.2蜂窝

蜂窝就是混凝土结构局部疏松,骨料集中而无砂浆,骨料间形成蜂窝状的孔穴。

(1)混凝土拌和不均,骨料与砂浆分离;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3)卸料高度偏大,料堆周边骨料集中而少砂浆,未作好平仓;

(4)模板破损或模板缝隙未堵严,造成漏浆;

(5)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充分,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未达到返浆的程度;

(6)混凝土的和易性差,含气量过大等。

3.1.3露筋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

(1)浇注混凝土时,钢筋垫块位移,或垫块漏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紧贴模板面外露;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露浆;

(3)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4)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5)骨料粒径偏大,振捣不充分,混凝土于钢筋处架空造成钢筋与模板间无混凝土。

(6)钢筋位置定位不牢固,在浇筑混凝土时,造成钢筋位置变化。

3.1.4孔洞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或蜂窝较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1)振捣不充分或未振捣而使混凝土架空,特别是在仓面的边角和拉模筋、架立筋较多的部位容易发生;

(2)混凝土中包有水或泥土:

(3)混凝土产生离析后,造成粗骨料堆积。

3.1.5裂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包括干缩裂缝、温度裂缝和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缝。

(1)混凝土温控措施不力;

(2)所浇混凝土养护不善;

(3)有外力作用于混凝土结构,如所浇混凝土过早承荷或受到爆破震动,混凝土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陷等;

(4)外界环境的因素,如太阳光中紫外线过强、风大、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等原因。

3.1.6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

施工中想要混凝土表面颜色完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许多因素都会引起混凝土表面颜色发生变化,比如原材料的种类、施工配合比、混凝土的养护条件、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脱模剂的使用情况、模板的表面结构、模板的吸附性能、拆模时人为造成的颜色变化等等。

3.1.7烂根

主要表现在根部混凝土漏浆,造成蜂窝麻面,甚至出现露筋、孔洞等。

混凝土外部的这些缺陷,在施工过程中非常普遍,不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也往往是从这些缺陷开始的。

因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1)骨科的级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佳。

骨科级配,要用不同粒径的石子和砂配合使用,相互填充空隙,使混凝土中空隙率最小。

它对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良好的和易性等均有很大关系。

最佳混凝土配合比应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和易性。

  

(2)浇筑离析。

已搅拌均匀的混凝土由于各固体粒子大小比重不同,引起它们之间发生不同的运动,由于位移不同就会出现离析现象。

但是适当的配合比和合理的操作,可以将其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否则混凝土不易振实。

  (3)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有一定的侧压力,当对此侧压力考虑不周时,如侧模固定不牢、走形,就会振捣不密实;

在安装和绑扎钢筋过程中,现场上常有木屑、木块、塑料、水泥袋以及碎砖、垃圾土等杂物掉入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前必须认真清理,去除杂物;

模板表面不平,粘带水泥浆灰,拆模时混凝土浆呈现麻面;

模板拼装不严密,混凝土表面也会产生麻面、蜂窝;

模板不浇水湿润,将导致混凝土拆模后缺棱掉角。

此外,钢筋过密,混凝土中粗骨料难以进入产生分离,不易振捣也会产生蜂窝、孔洞;

钢筋位移紧贴模板往往容易产生露筋现象。

3.1.8砂线

所谓“砂线”就是墩身表面混凝土缺少水泥,好像砂子堆积起来似的。

(1)模板间接缝不严。

由于混凝土墩模板间的接缝或模板法兰盘和面板间的接缝不严,混凝土振捣后水泥浆从缝隙处漏出,致使墩身的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浆而形成“砂线”;

(2)机制碎石中的粉尘量过大。

由于混凝土中参入了含粉尘量较大的碎石,结果浇筑出来的墩身就会出现更多的“砂线”;

(3)脱模剂不合格。

由于使用了不合格的脱模剂,在拆除时墩身表面的水泥浆会附在模板上,致使墩身混凝土表面出现“砂线”;

(4)雨天施工墩身。

雨天浇筑墩身混凝土时很难防止雨水不进入墩模内,大量水进入墩模后致使水泥浆变稀,出现溺水现象,被稀释的水泥浆沿墩身模板内侧向下流,带走了混凝土表面的水泥,不可避免的形成了“砂线”;

(5)混凝土振捣过度。

墩身施工时捣固人员惟恐振捣不到位而出现蜂窝、狗洞现场,故反复振捣混凝土,致使混凝土振捣过度。

混凝土振捣过度后会产生离析现象,而离析产生的水从模板内侧流下会带走水泥浆,因而造成“砂线”。

3.2混凝土缺陷处理措施

3.2.1麻面的处理措施

先将麻面处凿除到密实处,用清水清理干净,再用喷壶向混凝土表面喷水直至吸水饱和,将配置好的水泥干灰均匀涂抹在表面,此过程应反复进行,直至有缺陷的地方全部被水泥灰覆盖。

待24h凝固后用镘刀将凸出于衬砌面的水泥灰清除,然后按照涂抹水泥灰方法进行细部的修复,保证混凝土表面平顺、密实。

用水泥灰修复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①首先是调配水泥灰。

一般情况下,黑、白水泥的配比采用5:

2的比例,可掺入石粉或双飞粉。

用喷壶对调制好配比的水泥灰进行层层洒水,保证握在手里成团,放手后能松散开。

②用水把需要修补的部分充分湿润,待两个小时后即可修复。

戴好橡胶手套,将水泥灰握于掌心,对着麻面进行涂抹填充。

填充时要保证一定的力度,先是顺时针方向,后转换为逆时针方向对同一处麻面进行揉搓,反复进行,直至麻面内填充密实。

密实的概念是用手指对着缺陷处按压时,不出现深度的凹陷。

③处理完一处面积后,用手背(不能用手指)对修复过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拂扫,抚平应按从上而下的方向进行,其目的一是清除粘在混凝土表面多余的水泥灰,二是可以消除因涂抹形成的不均匀的痕迹,使颜色和线条一致。

④另外,对于局部凸出混凝土面的湿润水泥灰应该用镘刀铲平。

3.2.2蜂窝的处理措施

(1)对于小蜂窝:

先将蜂窝处用清水清理干净,再用喷壶向混凝土表面喷水直至吸水饱和,在用镘刀将调好的砂浆压入蜂窝面,同时刮掉多余的砂浆;

注意养护,待修补的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使用角磨机打磨一遍;

对于要求较高的地方可用砂纸进行打磨。

(2)对于大一点的蜂窝:

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用钢丝刷洗刷干净后,将蜂窝处用清水清理干净,再用喷壶向混凝土表面喷水直至吸水饱和后支模,再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粒径l0~20mm)仔细强力填塞捣实,并认真养护。

对较深的蜂窝,影响承载力而又难于清除时,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注混凝土封闭后,再放水泥砂浆,把蜂窝的石子包裹起来,填满缝隙结成整体,必要时可进行水泥灌浆处理。

3.2.3露筋的处理措施

避免表面露筋的有效措施是使用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操作工人,提高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监控力度,保证钢筋布位准确、绑扎牢靠,保护层垫块安置稳固,在混凝土振捣中操作细致。

如果出现表面露筋,首先应分析露筋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再考虑修补所需要达到的目的,修补后不得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正常使用。

  

  露筋的修补一般都是先用锯切槽,划定需要处理的范围,形成整齐而规则的边缘,再用冲击工具对处理范围内的疏松混凝土进行清除。

(1)对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采用专用的碳纤维混凝土将露筋部位抹压平整,并认真养护。

(2)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碳纤维混凝土填塞压实,施工完毕后必须保证外观色调一致,并认真养护。

3.2.4孔洞的处理措施

孔洞修补办法:

(1)先将孔洞凿去松散部分,使其形成规则形状;

(2)用钢丝刷将破损处的尘土、碎屑清除;

(3)用压缩空气吹干净修补面;

(4)用水冲洗修补面,使修补面周边混凝土充分湿润;

(5)填上所选择的修补材料,振捣、压实、抹平。

推荐可选择的材料有:

 

H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 

HGM100无收缩环氧灌浆料等;

(5)按所用材料的要求进行养护。

3.2.5混凝土表面裂缝

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大都是因为收缩而产生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变干而引起,另一类是因为混凝土硬化时水化热使混凝土产生内外温差而引起。

  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往往因为外界气温较高,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小,表面蒸发变干,而其内部仍是塑性体,因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这类裂缝通常不连续,且很少发展到边缘,一般呈对角斜线状,长度不超过30cm,但较严重时,裂缝之间也会相互贯通。

对这类裂缝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在混凝土浇筑时保护好混凝土浇筑面,避免风吹日晒,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立即将表面加以覆盖,并及时洒水养生。

另外,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引气剂也有助于减少收缩裂缝。

  对于较深层的混凝土,在上层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会在自重作用下不断沉降。

当混凝土开始初凝但未终凝前,如果遇到钢筋或者模板的连接螺栓等东西时,这种沉降受到阻挠会立即产生裂缝。

特别是当模板表面不平整,或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时,模板的摩擦力阻止这种沉降,会在混凝土的垂直表面产生裂缝。

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振捣是避免出现这种缺陷的最好方法。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混凝土表面与内部之间形成温度差。

表层混凝土收缩时受到阻碍,混凝土将受拉,一旦超过混凝土的应变能力,将产生裂缝。

为了尽可能减少收缩约束以使混凝土能有足够强度抵抗所引起的应力,就必须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升温速率。

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矿粉煤灰,能使水化热释放速度减缓;

控制原材料的温度,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采用冷却管通以循环水也能及时释放水化热能。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不同品牌水泥的混用也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不同品牌的水泥,其细度、强度、初终凝时间、安定性、化学成分等不尽相同,且还存在相容性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时,应该严禁不同品牌、不同标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