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喷射混凝土技术交底-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89108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喷射混凝土技术交底-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隧道喷射混凝土技术交底-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隧道喷射混凝土技术交底-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隧道喷射混凝土技术交底-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隧道喷射混凝土技术交底-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喷射混凝土技术交底-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隧道喷射混凝土技术交底-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喷射混凝土技术交底-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喷射混凝土技术交底-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按重量计含泥量不应大于1%,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25%。

细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应大于2.5,含水率宜控制在5%~7%。

砂中小于0.075mm的颗粒不应大于20%。

含泥量不应大于3%,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

3、外加剂

应对混凝土的强度及围岩的粘结力基本无影响;

对混凝土和钢材无腐

蚀作用;

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影响不大(除速凝剂和缓凝剂外);

吸湿性差,易于保存;

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

4、速凝剂

喷射混凝土宜采用液体速凝剂。

在使用速凝剂前,应做水泥的相容性试验及水泥净浆凝结效果试验,严格控制掺量,并要求初凝时间不应大于5min,终凝不应大于10min。

5、水

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的有关标准,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

一般应采用饮用水。

二.喷射混凝土设计

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5。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满足:

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发生管路堵塞、能向上喷射至设计厚度的要求。

设计厚度为:

Ⅱ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拱墙部位喷射混凝土厚度为5cm;

Ⅲ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拱墙部位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2cm;

Ⅳ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拱墙部位喷射混凝土厚度为25cm,仰拱部位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0cm;

Ⅳ级围岩加强复合式衬砌拱墙部位喷射混凝土厚度为25cm,仰拱部位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5cm;

Ⅴ级围岩加强复合式衬砌全环喷射混凝土厚度为28cm。

三.施工工艺

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

喷射混凝土在洞外拌和站集中拌和,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采用湿喷机喷射作业。

在隧道开挖完成后,先喷射4cm厚混凝土封闭岩面,然后打设锚杆、架立钢架、挂钢筋网,对初喷岩面进行清理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施工工艺见图1。

1、喷射前准备

⑴喷射前应对受喷岩面进行处理。

一般岩面可用高压水冲洗受喷岩面的浮尘、岩屑,当岩面遇水容易潮解、泥化时,宜采用高压风吹净岩面。

若为泥、砂质岩面时应挂设细钢筋网(网格宜不大于20×

20mm、线径宜小于3mm),用环向钢筋和锚钉或钢架固定,使其密贴受喷面,以提高喷射混凝土的附着力。

喷射混凝土前,宜先喷一层水泥砂浆,待终凝后再喷射混凝土。

图1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机具就位

检查开挖断面尺寸,清除浮碴,清理受喷面

喷混凝土配

合比选定

喷射混合料拌合

喷射混合料运输

加入速凝剂

初喷混凝土4cm

施作锚杆、钢架、挂钢筋网

清除初喷面粉尘

复喷至设计厚度

清理施工机具

⑵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一般采用埋设钢筋头做标志,亦可在喷射时插入长度比设计厚度大5cm的铁丝,每1~2m设一根,作为施工控制用。

⑶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湿喷机就位,并试运转。

①选用的空压机应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和耗风量的要求;

压风进入喷射机前必须进行油水分离;

②输料管应能承受0.8MPa以上的压力,并应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③保证作业区内具有良好通风和照明条件。

④喷射作业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⑷若遇受喷面有涌水、渗水或潮湿的岩面,喷射前应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①大股涌水宜采用注浆堵水后再喷射混凝土。

②小股水或裂隙渗漏水宜采用岩面注浆或导管引排后再喷射混凝土。

③大面积潮湿的岩面宜采用粘结性强的混凝土,如添加外加剂、掺合料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2、混凝土搅拌、运输

湿喷砼搅拌采取全自动计量强制式搅拌机,施工配料应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操作,速凝剂在喷射机喂料时加入。

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min。

运输采用砼运输罐车,随运随拌。

混凝土拌合物的停放时间不得大于30min,喷射砼时,多台运输车应交替运料,以满足湿喷砼的供应。

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

3、喷射作业

⑴喷射操作程序应为:

打开速凝剂辅助风→缓慢打开主风阀→启动速凝剂计量泵、主电机、振动器→向料斗加混凝土。

⑵喷射混凝土作业应采用分段、分片、分层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宜大于6m。

喷射时先将低洼处大致喷平,再自下而上顺序分层、往复喷射。

①喷射混凝土分段施工时,上次喷混凝土应预留斜面,斜面宽度为200~300mm,斜面上需用压力水冲洗润湿后再行喷射混凝土。

②分片喷射要自下而上进行并先喷钢架与壁面间混凝土,再喷两钢架之间混凝土。

边墙喷混凝土应从墙脚开始向上喷射,使回弹不致裹入最后喷层。

③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1h后再进行喷射时,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

一次喷混凝土的厚度以喷混凝土不滑移不坠落为度,既不能因厚度太大而影响喷混凝土的粘结力和凝聚力,也不能太薄而增加回弹量。

边墙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在7~10cm,拱部控制在5~6cm,并保持喷层厚度均匀。

顶部喷射混凝土时,为避免产生堕落现象,两次间隔时间宜为2~4h。

⑶喷射速度要适当,以利于混凝土的压实。

风压过大,喷射速度增大,回弹增加;

风压过小,喷射速度过小,压实力小,影响喷混凝土强度。

因此在开机后要注意观察风压,起始风压达到0.5MPa后,才能开始操作,并据喷嘴出料情况调整风压。

一般工作风压:

边墙0.3~0.5MPa,拱部0.4~0.65MPa。

黄土隧道喷射混凝土时喷射机的压力一般不宜大于0.2MPa。

⑷喷射时使喷嘴与受喷面间保持适当距离,喷射角度尽可能接近90°

,以使获得最大压实和最小回弹。

喷嘴与受喷面间距宜为0.6~1.8m;

喷嘴应连续、缓慢作横向环行移动,一圈压半圈,喷射手所画的环形圈,横向40~60cm,高15~20cm;

若受喷面被钢架、钢筋网覆盖时,可将喷嘴稍加偏斜,但不宜小于70°

如果喷嘴与受喷面的角度大小,会形成混凝土物料在受喷面上的滚动,产生出凹凸不平的波形喷面,增加回弹量,影响喷混凝土的质量。

4、养护

喷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应进行养护。

石质隧道采用喷雾养护,黄土隧道采用养护液养护。

养护时间不小于14d。

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洒水养护。

5、施工控制要点

⑴喷射混凝土原材料先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速凝剂应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

严格控制拌合物的水灰比,经常检查速凝剂注入环的工作状况。

喷射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8~13cm,过大混凝土会流淌,过小容易出现堵管现象。

喷射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回弹率和实际配合比。

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

侧壁不应大于15%,拱部不应大于25%。

⑵喷射混凝土拌合物的停放时间不得大于30min。

⑶必须在隧道开挖后及时进行施作。

喷射混凝土严禁选用具有潜在碱活性骨料。

喷混凝土厚度应预埋厚度控制标志,严格控制喷射砼的厚度。

⑷喷射前应仔细检查喷射面,如有松动土块应及时处理。

喷射机应布置在安全地带,并尽量靠近喷射部位,便于掌机人员与喷射手联系,随时调整工作风压。

⑸喷射完成后应检查喷射混凝土与岩面粘结情况,可用锤敲击检查。

同时测量其平整度和断面,并将此断面与开挖断面对比,确认喷射砼厚度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当有空鼓、脱壳时,应及时凿除,冲洗干净进行重喷,或采用压浆法充填。

⑹在喷射侧壁下部时,需将上半断面喷射时的回弹物清理干净,防止将回弹物卷入下部喷层中形成“蜂窝”而降低支护强度。

⑺经常检查喷射机出料弯头、输料管和管路接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管路堵塞时,必须先关闭主机,然后才能进行处理。

⑻喷射完成后应先关主机,再依次关闭计量泵、震动棒和风阀,然后用清水将机内、输送管路内残留物清除干净。

⑼喷射混凝土冬期施工时,洞口喷射混凝土的作业场合应有防冻保暖措施;

作业区的气温和混合料进入喷射机的温度均不应低于5°

C;

在结冰的层面上不得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

混凝土强度未达到6MPa前,不得受冻。

四.质量检验

1、质量验收规范

⑴《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⑵《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2、分项验收标准

l2.1主控项目

l喷射混凝土掺加外加剂后,其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在使用速凝剂前,应做与水泥的相容性试验及水泥浆凝结效果试验,初凝不大于5min,终凝不大于10min;

采用其他类型的外加剂或几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也应做相应的性能试验和使用效果试验。

检验数量:

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号、同一品种、同一生产日期且连续进场的外加剂,每5t为一批,不足5t应按一批计。

每批抽检一次。

检验方法:

采用现场取样试验。

l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原材料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条件和设计要求通过试验选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胶骨比宜为1:

4~1:

5。

②水胶比宜为0.40~0.50。

③砂率宜为50%~60%。

④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400kg/m3。

施工单位对同强度等级、同性能喷射混凝土进行一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中,如水泥、外加剂等主要原材料的品种和规格发生变化,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施工单位进行配合比选定试验;

监理单位检查配合比选定单。

l喷射混凝土的早期(1d)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一喷射循环检查一次。

施工单位采用贯入法或拔出法检测;

监理单位见证检测。

l喷射混凝土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喷射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采用大板切割法制取;

当不具备切割条件时也可采用边长150mm的立方体无底试模,在其内喷射混凝土制作试件,试件成型的喷射方向应与边墙相同,喷射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的试验龄期为28d。

当对强度有怀疑时,可在混凝土喷射地点采用钻芯取样法随机抽取制作试件做抗压试验。

施工单位每一作业循环检验一次,每个循环至少在拱部和边墙各留置一组检验试件;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查次数的20%见证取样检测或按施工单位检查次数的10%平行检验。

施工单位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

监理单位检查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l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表面平整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平均厚度大于设计厚度。

②检查点数的60%及以上大于设计厚度。

③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1/2,且不小于3cm。

每一作业循环检查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应从拱顶起,每间隔2m布设一个检查点检查喷射混凝土的厚度。

监理单位见证检查或按施工单位检查断面的20%抽查。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查控制喷层厚度的标志、凿孔或无损检测测量厚度,用自动断面仪或摄影仪等仪器测量断面轮廓检查表面平整度。

l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l喷射混凝土冬期施工时,作业区的气温和混合料进入喷射机的温度均不应低于5°

C。

测温。

l喷射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原材料每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