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高三历史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485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高三历史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三历史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三历史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三历史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省佛山市高三历史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高三历史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docx

《广东省佛山市高三历史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市高三历史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佛山市高三历史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docx

广东省佛山市高三历史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三历史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历史背景

(1)鸦片战争后,各种矛盾激化,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2)广西地瘠民穷,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3)洪秀全创立“__________”,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2.过程

(1)兴起发展

①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定都南京:

1853年3月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都于此,并主动进行北伐和西征。

(2)达到全盛

①军事:

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②政权建设:

太平天国还进行了政权建设,颁布了纲领性文件——《____________》,是太平天国前期的纲领性文件。

(3)由盛转衰: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史称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4)后期斗争

(5)意义

①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②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③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__________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当时

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细节点拨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

二、辛亥革命

1.背景

(1)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与掠夺。

(2)以往救国主张和实践的失败,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只有推翻清

王朝的专制统治,才能使中国富强。

2.酝酿

(1)组织准备: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同盟

会。

(2)思想准备:

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3)军事准备:

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革命时机日趋成熟。

3.武昌起义

(1)时间: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2)结果:

成立了__________,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政体为“五

族共和”。

(3)影响:

武昌起义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4.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

颁布《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2)清朝的覆灭

1912年2月,清帝退位,清朝覆灭。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

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易混易错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几个层面。

而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

因此,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辛亥革命推翻或结束了中国封建制度。

三、五四运动

1.背景

(1)1915年1月,日本向袁世凯政府递交“二十一条”,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失败

(1)爆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揭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

(2)高潮:

__________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3)初步胜利:

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五四精神

(1)是一场伟大的__________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它是中国从旧民

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3)是一场伟大的__________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4)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思维拓展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这是因为:

(1)就其成因而言,它是在中国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背景下发生的,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直接原因。

(2)就其宗旨而言,是为了反抗外国强权,维护民族利益。

(3)就其行动而言,从抵制日货到“三罢”,对象都指向帝国主义和卖国贼。

(4)从其过程看,始终坚持维护主权,反抗强权的目标。

 太平天国运动

主题1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封建统治者的沉重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2)外部原因:

列强的商品倾销使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变动,手工业者破产,激化了阶级矛

盾。

(3)直接原因:

广西灾荒,人民起义不断。

主题2 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景

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

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

经济主张

企图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

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群众基础

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不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

作用

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没能实施

性质

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主题3 太平天国运动的重大意义、失败原因及其启示

(1)意义

①反封建:

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②反侵略:

打破了西方殖民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③学西方:

第一次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④斗争水平:

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主观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天京变乱)和战略决策失误等。

(3)启示:

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不能提出科学的救国纲领,不能承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仅能充当革命的主力军。

主题4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4)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5)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6)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探索及其局限性

1.对农民阶级抗争与探索失败原因的规律性认识

(1)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和口号。

(2)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2.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1)从经济上看,是分散的小生产者,目光短浅。

(2)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和口号。

(3)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

宣传和组织群众。

(4)从组织上看,作为小生产者,因其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

导核心。

辛亥革命

主题1 辛亥革命的成败

目标

结果

评价

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亡

推翻了满清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改变

基本认识:

一般认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标和预定目标是否实现,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根本目标和预定目标,以这个标准衡量辛亥革命,我们可以说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

历史事件本身就具有复杂的多样性,只有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辩证地看待,才能对它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史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史料反映了民国建立后,民主、共和、民权观念深入人心。

史料二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询问其国籍。

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

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

“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史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在城乡宣传、影响不均,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主题2 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认识

(1)制定目的

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

(2)主要内容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人民拥有民主自由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确立民主共和制度;实行责任内阁制——防止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3)评价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

中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

意义。

(4)《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思想的主张:

如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孟德斯鸠);人民主权(卢

梭);天赋人权(伏尔泰)等。

史料一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

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史料表明《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法律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给人民一

定的自由权利,从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史料二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

大总统总揽政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史料体现了《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近代代议民主制的特

点。

关于五四运动

主题1 五四运动的特点

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多阶层参加;地域范围广泛;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主题2 五四运动的彻底反帝反封建性

(1)反帝:

从斗争起因看:

由山东问题引起,是巴黎和会分赃所导致的;从斗争口号看:

“外争国权”不承认和会对中国山东问题的决议。

(2)反封建:

从斗争目标看:

开始时提出罢免卖国贼职务,工人参加后,斗争矛头进一步

指向北洋军阀政府;从斗争口号看:

“内惩国贼”。

“彻底性”:

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坚决斗争、决不妥协的精神。

主题3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作为先进生

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将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

(2)五四运动启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联合,因此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

的群众基础。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

了条件。

这样,五四运动后,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

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例1(2011·江苏高考)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

“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

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

方最西化的国家。

”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答案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