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通道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79987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络通道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联络通道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联络通道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联络通道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联络通道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联络通道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

《联络通道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络通道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联络通道监理实施细则Word下载.doc

一、工程概况 1

1.1工程简介 1

2.2地层条件 1

二、监理依据 4

2.1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 4

2.2招标、投标及合同文件 5

2.3设计图纸及地勘文件 5

2.4建设单位审批认可的监理规划 5

2.5经监理单位审批认可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5

三、监理工作流程 6

四、质量监理目标 7

五、质量控制要点 7

5.1施工准备阶段 7

5.2.开挖施工控制要点 7

5.3.初期支护监理控制要点 8

5.4.防水工程的监控要点 9

5.5.二次衬砌的控制要点 9

5.6.施工过程中监测控制要点 10

六、安全控制要点 10

6.1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监控 10

6.2拉钢管片过程中的安全监控 10

6.3旁通道开挖、临时支护,喷射混凝土施工 11

6.4泵房结构施工 11

七、联络通道施工过程资料管理 11

7.1相关检查记录 11

7.2检验批质量验收 11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2#盾构井~将军路站区间掘进施工采用2台复合盾构,盾构从2#盾构井始发,沿着将军大道向南推进,最终到达将军路站。

右线区间隧道全长1770.123m,左线区间隧道全长1778.009m。

区间隧道纵坡为V行坡,最大坡度25‰,最小曲线半径800m。

隧道顶部埋深9.4~12.9m,线间距12.83~16m。

在里程YDK25+269.800(ZDK25+272.236)设置11#联络通道、YDK25+865.000(ZDK25+869.836)12#联络通道(兼泵站)。

2.2地层条件

11#联络通道主要穿越地层为J31-3p破碎状中风化凝灰岩、安山岩、J31-3中风化凝灰岩、安山岩。

联络通道开挖设计3.80m,开挖高度4.45m。

11#联络通道深约16m,此处地下水埋深2.0m。

地面情况见图1.2-1。

12#联络通道(兼泵站)主要穿越地层为③-1b1-2粉质粘土、J31-2强风化凝灰岩、安山岩、J31-3p破碎状中风化凝灰岩、安山岩。

12#联络通道(兼泵站)顶部埋深约15m,此处地下水埋深3.0m。

地面建筑情况见图1.2-2。

1

1.2-111#联络通道位置地面状况图

1.2-212#联络通道(兼泵站)位置地面状况图

研究联络通道所处的地质情况,11#联络通道如图1.2-3所示,12#联络通道(兼泵站)如图1.2-4所示,主要工程地质见表1.2-1,土层主要物理学指标见表1.2-2

图1.2-311#联络通道地质剖面图

图1.2-412#联络通道地层剖面图

表1.2-1工程地质情况表

区间

名称

联络通道名称

位置

覆土

厚度

所处地质

备注

2#盾构井

将军站

11#联络通道

右线(976环~977环),

左线(981环~982环)

15.9m

J31-3p破碎状中风化安山岩

J31-3中风化、安山岩

地质情况较好

12#联络通道兼泵房

右线(482环~483环),

左线(484环~485环)

14.6m

③-1b1-2粉质粘土

J31-2强风化安山岩

表1.2-2土层主要物理学指标

二、监理依据

2.1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

1、国家、地方及市政局颁发的工程建设的法令、法规、政策和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4、《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

6、《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2010)

7、《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8、《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3)

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3、《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4、《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1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16、《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

17、《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GJ08-236-2006)

18、《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JGJ46-2005)

2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3)

2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87-2009)

2.2招标、投标及合同文件

1、招标、投标文件及附件;

2、委托监理合同;

3、施工承包合同。

2.3设计图纸及地勘文件

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设计文件、变更文件、地勘文件及其它文件。

2.4建设单位审批认可的监理规划

2.5经监理单位审批认可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三、监理工作流程

准备阶段:

1)学习图纸、规范、文件

2)审查人机材料准备情况

3)参加专项方案的专家评审

4)审查分包单位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人员岗位证书等

5)检查应急准备情况

不合格

合格

施工阶段:

1)联络通道管片相邻的前后10环管片进行背后二次注浆

2)安装临时支撑

3)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

4)开挖工作

5)初期支护

6)防水工程

7)二次衬砌施工

8)联络通道内回填灌浆,临时支撑拆除及洞内清理

签署监理意见

四、质量监理目标

4.1工程施工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2无重大安全事故,及无监理责任事故。

五、质量控制要点

5.1施工准备阶段

5.1.1掌握熟悉施工图纸和各项技术验收规范和有关文件。

5.1.2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经专家评审通过,并按专家意见进行完善修改的《联络通道专项施工方案》。

5.1.3审核分包单位资质和原材料供应商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及审核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等岗位证书。

5.1.4对所有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在见证人的见证取样情况下,抽检和送检,须复试报告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

5.1.5审查施工单位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位。

5.1.6审查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核验应急物资及应急设备的落实情况。

5.2.开挖施工控制要点

5.2.1在拆除钢管片开洞前,利用扭矩扳手将联络通道前后共10环管片的纵向和环向连接螺栓进行复紧,包括钢管片和砼管片的连接螺栓。

此外,对钢管片未拆除部分的环纵缝进行焊接,焊接前应除锈除垢。

5.2.2在拆除钢管片洞门前,在联络通道两侧第一道管片环缝处架设4榀预应力支架进行支护,结构详见设计图。

正常状态下,每个千斤顶压力不大于100KN,且每个千斤顶的顶力要基本均匀。

5.2.3开挖前要安装好防护门,防护门耐压值不小于设计要求,安全应急盖板是在泵房开挖前进行安装,安装后要试验其可靠性,并从钢管片预留注浆孔打探孔观察加固土体质量,确定达到设计要求后,方能拉开钢管片进行开挖。

5.2.4掘进段长度与初期支护一致,最大不超过800mm,开挖施工超挖不大于30mm,开挖中心线偏差不大于20mm。

5.3.初期支护监理控制要点

5.3.1初期支护采用型钢拱架,为增加支架的稳定性,相邻两排支架中间加有横撑,外侧挂钢筋网片,网片采用Ф8﹫200mm钢筋网,锚杆为Φ22砂浆锚杆L=3.0m间距1.5mx0.5m梅花形布置。

5.3.2型钢支架为全封闭支护结构,钢支架间距偏差不大于30mm,支架间拉杆焊接牢固,初期支护轴线偏差不大于20mm。

为防止通道底板上鼓,支架加设底梁,支护间距为0.5m。

泵站集水井的临时型钢支架为矩形且上下支架间用Φ16圆钢吊挂,支架间距0.5m,立好钢支架后施工喷射混凝土,混凝土等级C20,每层厚度约5cm。

5.3.3初期支护钢支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20mm,标高偏差不大于20mm,水平标高偏差不大于20mm。

5.3.4初期支护木背板厚度误差不大于5mm,背板间隙不大于10mm,背板搭接钢支撑长度不小于30mm。

背板后用砂垫层充填密实,不留孔洞。

5.3.5钢筋网加工、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网加工允许偏差为:

钢筋间距±

10mm,钢筋搭接长±

15mm。

2)铺设应平整。

与拱架连接牢固。

3)钢筋网之间应搭接牢固,且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00mm,并用铁丝扎紧。

5.3.6喷射混凝土材料、外加剂、强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质量合格。

5.3.7喷射混凝土的喷射机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输料连续均匀,输料能力应满足混凝土施工的需要。

5.3.8喷射混凝土前应清理场地,清扫受喷面;

检查开挖尺寸,清除浮渣及堆积物;

埋设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

对机具设备进行试运转。

就绪后方可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

5.3.9喷射混凝土作业应紧跟开挖工作面,并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喷射应分片依次自下而上进行;

2)每次喷射厚度为:

边墙70~100mm;

拱顶50~60mm;

3)分层喷射时,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如终凝1h后再喷射,应清洗喷层表面;

4)喷层混凝土回弹量,边墙不宜大于15%,拱部不宜大于25%;

5.3.10喷射混凝土2h后应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喷水养护。

5.3.11喷射混凝土施工区气温和混合料进入喷射机温度均不得低于+5℃。

5.4.防水工程的监控要点

5.4.1初期支护和永久支护层之间铺设EVA防水板和无纺布缓冲层,防水板采用元钉铺设。

5.4.2防水板应在初期支护结构趋于基本稳定,并经隐检合格后方可进行铺贴。

5.4.3铺贴防水板的基面应坚实、平整、圆顺、无漏水现象,基面不平整度为50mm。

阴阳角处应做成100mm圆弧或50*50钝角。

5.4.4防水板的衬层应沿隧道环向由拱顶向两侧依次铺贴平顺,并与基面固定牢固,其长、短边搭接长度均不应小于100mm。

5.5.二次衬砌的控制要点

5.5.1钢筋间排距钢筋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并绑扎牢固,钢筋搭接长度35d。

5.5.2与钢结构搭接处钢筋进行丁字型焊接,钢筋焊接时应在被焊钢筋与防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