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研究概述Word下载.doc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研究概述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研究概述Word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然而目前我国的城镇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
建筑设计片面追求“新、奇、特”与所谓高科技,强调超指标、超豪华,而忽略了土地利用、资源节约、能源节约、节水和保护环境等问题,同时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甚至还会下降。
如果任由上述情况发展而不及时进行科学引导,将会不断产生大批城市垃圾,带来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
必须寻找我国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其关键点便是发展“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围绕推广和规范绿色建筑的目标,近年来许多国家发展了各自的绿色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
例如,美国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德国的生态建筑导则LNB、英国的BREEM评估体系、澳大利亚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NABERS、加拿大的GBTool,挪威的EcoProfile、法国的ESCALE、日本的CASBEE等。
这些评估体系,基本上都是以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为目标,从场地规划与土地利用、自然和生态环境影响、节约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节约资源和资源再利用、室内外环境质量等诸方面,制定标准和相应的评分体系。
这些评估体系的制定及推广应用对各个国家在城市建设中倡导“绿色”概念,引导建造者注重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绿色建筑和奥运结合的时间不长,但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奥林匹克精神依然迅速地实现了和谐与统一。
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已开始尝试使用一些可再生性能源和高效交通措施;
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中,绿色建筑的思想开始在奥运场馆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中有所体现。
悉尼奥运会被认为是目前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届夏季奥运会,而最能展现悉尼奥运会高科技含量的便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的绿色奥运村。
这一项目的成功设计、施工与建设,现有绿色建筑技术评价体系(如澳大利亚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NABERS)亦功不可没,它是保证建造过程各环节充分体现可持续生态概念的重要措施。
该项目的成功,不仅有利地推进了绿色建筑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成熟与发展,而且为澳大利亚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荣誉和尊重。
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口号,如何使奥运建筑与园区建设能够真正实现“绿色化”的内涵,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与园区,是能否真正实现北京2008年“绿色奥运”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作为科技部“科技奥运十大专项”之一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研究”课题于2002年10月立项,汇集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市城建技术开发中心等9家单位近40名专家共同开展工作,历时14个月。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研究就是力图通过建立严格的、可操作的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落实到招标、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管理的每个环节,来实现奥运建筑的绿色化。
其具体研究内容为:
根据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奥运建筑的具体要求,制定奥运建筑与园区建设的“绿色化”标准,研究开发针对这一标准的、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价方法;
研究能支持这一评估体系正常运行,可在奥运建筑从招标到运行管理的全过程中有效发挥作用的机制与政策,从而确保奥运建筑与园区建设的“绿色化”能得到高水平实现,从“绿色”与可持续发展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评估体系内容简介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GOBAS(GreenOlympicBuildingAssessmentSystem)主要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纲要:
列出与绿色建筑相关的内容和评估要求;
绿色奥运建筑评分手册:
给出具体的评估打分方法;
评分手册条文说明:
给出评估具体原理和相应的条目说明;
评估软件。
以下介绍其主要特点。
2.1全程监控、阶段评估
针对园区规划、业主招标、建筑设计至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的全过程,在各个建设阶段通过科学的评估体系、评估手段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及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奥运园区建设达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预期目标。
按照全过程监控、分阶段评估的指导思想,评估过程由4个部分组成:
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与运行管理阶段。
针对上述不同建设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分别从环境、能源、水资源、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
只有在前一阶段达到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才能继续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施工工作。
当按照这一体系在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都达到绿色要求时,这个项目就可以认为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图1为评估体系第一阶段的评估内容框架图。
2.2QL评分方法
绿色建筑追求最小的能源、资源与环境代价,而获取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环境。
这二者有时是彼此矛盾的。
为清晰地对这二者的实际状况给出科学描述,本评估体系采用了Quality(质量)和Load(环境负荷)这两个指标。
这种双指标方式与目前发达国家标准(如美国LEED)相比,解决了上述矛盾,更准确地刻画了被评估对象的绿色性。
在具体评分时把评估条例分为Q和L两类:
Q(Quality)指建筑环境质量和为使用者提供服务的水平;
L(Load)指能源、资源和环境负荷的付出。
二者综合起来即可对建筑物的“绿色”程度进行全面评价。
在考察建筑物的L(Load)品质时,没有直接采用L而是转化为LR(LoadReduction,建筑物环境负荷的减少)来评价,也就是说“建筑的环境负荷降低得越多,得分越高”,易于操作。
然后,便可利用统一的5级评分制(此时L=5-LR)及与之配合的权重表,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的Q和LR进行评价。
根据评估项目在不同阶段的重要性,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权重系数。
参评建筑实际的Q/LR得分=∑(5分制得分×
权重系数)。
对于包含多类型建筑的园区,需由建筑各类型建筑的面积比乘以其相应的Q、LR得分情况,才为整个园区的综合评价结果。
参评建筑的Q/L评估结果可通过如图2所示的两维图表进行科学的描绘。
其中:
A区:
很少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付出和优秀的建筑服务品质,为最佳绿色建筑。
B区、C区:
尚属于绿色建筑,但或资源与环境消耗太大,或建筑品质略低。
D区:
高资源、能源消耗,但建筑品质不高。
E区:
很多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付出却获得低劣的建筑品质,一定要避免的建筑。
除了提供一张二维Q/L图表之外,评估软件还能根据用户提供的建筑信息,生成一系列直观图表,向用户生动地展示参评建筑在不同层次的条目评估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性能优劣。
3、主要创新
本评估体系有以下主要创新:
从“绿色建筑”理念出发,针对我国具体情况,系统地提出我国绿色建筑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这不仅符合国际先进理念,还有突出创新。
例如,强调项目论证的必要性,强调总量、规模和容积率控制;
强调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分析,注重建材的可再生、可回用性;
提出多种能源结构和使用方式下的评价方法,注重能源品位,提出能源的优化利用和梯级利用,注重降低能量转换系统的能耗,提倡热回收;
综合考虑并评价建筑的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
重视水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与保护,强调分质供水与梯级利用、明确节水率与回用率的合理范围、强度用水安全性;
对施工过程进行专门评价,提倡绿色施工和绿色管理;
重视验收和运行管理,强调考核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考核实际运行效果和实测统计数据。
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面实施“绿色建筑”的体系和框架。
得到一批绿色建筑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
通过对近20个实际项目的调研和测算,提出了建材全生命周期评价的4个定量指标,即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环境影响、本地化;
建立了科学、客观和全面的建筑能耗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用建筑物耗热量、耗冷量指标评价居住建筑节能状况;
提出与参考建筑比较的方法评价办公建筑节能;
直接对体育场馆的围护结构部分的热工性能和做法评价节能效果;
提出基于能质系数的ECC指标评价不同供热空调系统及方式;
提出TDC指标评价风机水泵等输配系统能耗;
提出热回收能效比CEP指标评价新风热回收;
提出照明能耗系数并结合灯具、照度、控制等全方位评价人工照明;
采用了单位建筑面积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体系(CO2、可吸入颗粒物、NOx、SOx等)和建筑排热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大气(直接或间接)污染及温室效应;
提出全过程控制的观点与相应的评估方法和实施指南。
根据我国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特点,把评估体系分成四个阶段:
规划阶段、设计阶、施工阶段、验收与运行管理阶段。
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评估体系。
通过对各个阶段的控制,保证最终绿色建筑的实施。
这完全不同于国外(如美国的LEED体系)仅限于对最终项目的绿色评估。
提出用Q(Quality)-L(Load)双指标体系及权重体系对我国的绿色建筑进行评价。
揭示了建筑建设过程在获取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和占用能源资源、影响环境之间的矛盾,指出绿色建筑的核心是追求此矛盾的协调。
此外,还开发了一批与评估体系匹配的、可进行定量模拟计算、优化指导设计的软件。
4、展望
围绕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有望开展以下后续工作:
1)
继续扩大建筑项目试评估工作。
通过与北京市相关部门配合,准备今后以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为基础,对北京市一批在建项目进行评估,并从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评估体系。
2)
推广绿色建筑设计相关的辅助软件工具。
3)
拓宽研究,并结合全国各地实际情况,把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从区域性研究向全国推广,以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绿色奥运建筑研究课题组著.《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
2.日本可持续建筑协会编.《ComprehensiveAssessmentSystemforBuildingEnvironmentalEfficiency(CASBEE)》2003.7
3.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美)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第二版)LEEDTM2.0.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