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备氢氧化亚铁省优质课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4763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制备氢氧化亚铁省优质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制备氢氧化亚铁省优质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制备氢氧化亚铁省优质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制备氢氧化亚铁省优质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制备氢氧化亚铁省优质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制备氢氧化亚铁省优质课教案.doc

《如何制备氢氧化亚铁省优质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制备氢氧化亚铁省优质课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制备氢氧化亚铁省优质课教案.doc

制备Fe(OH)2的实验设计探究

2011年安徽省高中化学优质课评选

《如何制备Fe(OH)2》教学设计

模块:

人教版必修1

课题:

如何制备Fe(OH)2

授课人:

程伟平(安徽省歙县中学)

时间:

2011年12月14日

“如何制备Fe(OH)2”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铁的重要化合物是高中无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是高一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教师上课在做制取Fe(OH)2的演示实验时,学生基本上看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看到灰绿色的絮状物质,这会让学生误认为Fe(OH)2的颜色就是灰绿色。

本堂课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制取较纯净的Fe(OH)2,让学生在获得正确认识的同时锻炼动手能力,拓宽学生视野。

为制得纯净的Fe(OH)2就必须除去溶液中溶解的O2,如何除去溶解的氧气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本节课的实验设计和操作的难度不大,适合学生采用探究的方式开展学习。

由于学生对于如何开展实验探究式学习的经验较少,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做好知识教学,同时要向学生阐述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又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验探究能力存在差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课堂上获益。

二、设计思路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化学新知识的获得是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建构知识与经验的过程。

教师以学生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为基础,通过情景与资源的设计支撑学生的建构活动。

按“常规法制备Fe(OH)2 除去FeSO4溶液中的Fe3+隔离外界空气中的O2进入利用加热法除去溶液中溶解的O2利用Fe(OH)2除去溶液中溶解的O2”这一线索展开教学。

将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给学生以合作精神的真实体验。

鼓励学生在问题中思维,在情景中归纳,在实验中发现,在活动中交流与合作。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中,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成功与喜悦。

通过教学设计的实施,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道Fe(OH)2具有强还原性,认识到其极易被氧气氧化成Fe(OH)3 。

2、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反思与

表达。

4、通过分组实验,学生了解到只要有微量的氧就会对沉淀的颜色造成很大的影响,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5、通过观察有氧和无氧情况下制备的Fe(OH)2颜色的巨大反差,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

试管、离心试管、胶头滴管、烧杯、酒精灯、试管夹、离心机,注射器。

2、实验药品:

氢氧化钠溶液、还原铁粉、新制的硫酸亚铁溶液、蒸馏水、煤油。

3、学生准备:

高一学生两人为一组。

六、教学流程

演示

讲解

释疑

解惑

探究

学生展示

常规法制

Fe(OH)2

讨论如何才能制得白色的

Fe(OH)2

实验探究:

隔离外界空气的O2

师生合作:

加热除去NaOH溶液中溶解的O2

设问:

如何除去FeSO4溶液中溶解的O2

创新思维:

用生成的Fe(OH)2

除去溶解氧

布置作业

知识

回顾

小结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核心环节

活动

目的

导入新课,引出问题,明确课题:

如何制备

Fe(OH)2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倾听、思考,观察Fe(OH)3

情境创设:

复习铁的化合物知识,制备Fe(OH)3

提出问题:

Fe(OH)2

是什么颜色的,如何制备

原理分析:

可溶性的亚铁盐和碱溶液反应制得

学生分组实验:

用常规法制备Fe(OH)2并汇报实验现象

布置分组实验,强调实验安全

分组讨论,分析可能的原因

引发问题:

Fe(OH)2为何是灰绿色的沉淀

明确课题

学生聆听,交流,讨论导致Fe(OH)2变色的因素

明确课题,并讲解实验探究的一般流程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导致Fe(OH)2变色的因素,介绍科学探究常见得方法:

控制变量法

为切入主题做

好铺垫

分析实验原理

让学生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实验探究,避免盲动导致失败。

分析导致Fe(OH)2变色的因素,采用实验探究模式,通过控制变量法制取较纯净的Fe(OH)2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确定合理制备方案。

引导学生采用什么方法除去FeSO4溶液中的Fe3+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完成隔离外界空气的O2进入的实验设计方案

以两人为以小组讨论完成一个设计方案,并将方案写在学案上,以备汇报交流。

让学生汇报设计方案,组织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动手操作,细心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判断自己的实验是否成功。

组织学生开始动手实验,教师巡视,随时解答学生疑问

以两人为以小组讨论完成设计方案

聆听小组汇报,判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聆听小组汇报,对比自己的实验现象和其他组的异同。

观看演示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学案上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实验现象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完成除去溶液中的O2的实验设计方案

让学生汇报设计方案,组织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师生合作完成演示实验,学生展示实验成果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另辟蹊径,用生成Fe(OH)2沉淀来除去溶解氧。

总结

总结,完成课后思考题

聆听、思考、观察、知道用离心机可以使絮状物快速沉淀

聆听同学的汇报,为下一步更深入的探究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改进之后Fe(OH)2颜色的变化趋势

思维创新:

重点讲解用生成Fe(OH)2沉淀来除去溶解氧。

小结本堂课,加深学生对铁的氢氧化物的认识。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透过现象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升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认知水平

八、板书设计

如何制备Fe(OH)2

一制备

原理:

Fe2++2OH-=Fe(OH)2↓

二改进

1FeSO4溶液中不能含有Fe3+2隔离空气中的氧气3除去溶解氧

九、附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化学教材中的实验探究课,采取边讲边实验的方法,探究如何制取白色Fe(OH)2沉淀。

首先用常规方法,利用FeSO4溶液和NaOH溶液来制取,但是发现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从而引入如何保护沉淀不被氧化。

分析沉淀为什么会变色,然后找到对策。

首先想到的是受空气中的氧气影响。

于是第二个实验采取用煤油来封住液面的方法,但结果还是绿色沉淀,说明此时沉淀不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的,而是被溶液中的溶解氧所氧化。

如何除去溶解氧?

用物理方法除溶解氧,可以加热煮沸溶液。

本来请同学们煮沸少量NaOH溶液,担

心加热液体可能比较危险,该实验改为演示实验。

再进行上述第二个实验,结果发现沉淀还有点绿,但比上次好。

这说明煮沸溶液可以减少氧气的溶解,但是不能完全去除溶解氧。

接着考虑用化学方法除去FeSO4溶液中的溶解氧,加入一种还原剂,能迅速消耗溶解氧,且不和Fe(OH)2反应,又没有颜色上的干扰,可以使用Na2SO3,但考虑高一学生知识水平,这部分省略。

Fe(OH)2本身就是强还原剂,我们能否尝试用Fe(OH)2除去溶解氧呢?

于是我设计了先用生成Fe(OH)2沉淀来消耗溶解氧,接着用离心机分离沉淀,再分别用注射器伸入到离心试管甲(FeSO4溶液)的液面和离心试管乙溶液(NaOH溶液)中,最后另取一只离心试管加入苯,将上述注射器中的液体依次注入试管中,可以得到较理想的白色沉淀。

十、教学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1]熊言林编著.化学教学论实验[M].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2.

[2]王后雄主编.新理念化学教学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

[3]严宣申.关于氢氧化亚铁的几个问题[J].化学教育,2009(11).

[4]夏建华.走进校本教研之三—新课程课堂观察研究.

[5]华国宏.《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教学设计.

[6]刘银.全国优质课评比教案—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2011年安徽省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