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典型方案及概算Word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58200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10.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建筑典型方案及概算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智能建筑典型方案及概算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智能建筑典型方案及概算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智能建筑典型方案及概算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智能建筑典型方案及概算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能建筑典型方案及概算Word格式.doc

《智能建筑典型方案及概算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建筑典型方案及概算Word格式.doc(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能建筑典型方案及概算Word格式.doc

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308《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范》

GA/T367《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Bl2663《入侵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l0408.1《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A/T368《入侵防盗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B/Tl2504《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12505《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13423《工业控制用软件评定准则》

GB/T14079《软件维护指南》

GB/T14394《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16680《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GB5017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T2887《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17544《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

3信息设施系统

3.1综合布线系统

系统概述

简单描述系统概况xxxxxxx,如点位数量、配线架数量及位置等项目信息。

综合布线系统是要为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设备、远程通讯以及安全防范系统提供基础,通过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建立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输平台,为本项目提供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信息等各种信息的高速传输通道,支持千兆比特以太网标准,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楼内通信网络的基础传输通道,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配线上的扩充和重新配置,在物理结构上,采用分级的星型分布,以利于数据的采集和信息的传递。

针对本项目的综合布线系统,具体将分别在大楼内根据需求进行楼内布线,同时通过主干光缆与主设备间连接,从而构成星型结构的以太网。

综合布线系统是将语音信号、数字信号的配线,经过统一的规范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上,此系统为开放式网络平台,方便用户在需要时,形成各自独立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确保网络在物理层上能保证可视电话、视频会议、视频点播、广域网接入及其它普通网络应用的需求。

因此从目前的应用和将来的发展需求考虑,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满足千兆以太网的应用。

语音系统在大楼内部进行布线的同时,再通过大对数电缆与主配线间相连,该系统可以提供很好的线路连接,保证话音高品质的传输。

系统组成

综合大楼布线系统是一种开放式设计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它采用模块化方式,以星形拓扑结构,支持大楼(建筑群)的语音、数据、图像及视像等数字及模拟传输应用。

整个综合布线主干系统由水平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构成。

在本方案中充分考虑了综合布线系统的高度可靠性、高速率传输特性及可扩充性和安全性。

设计方案

Ø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工作区子系统是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接线和信息插座组成,通过插座就可以引出数据信息接口,也可以连接数据终端以及其他传感器和弱电设备接口。

水平子系统设计

水平干线子系统的作用是连接管理子系统到工作区子系统。

水平电缆经吊顶线槽和房间内线槽引至信息插座。

水平线从各楼层的管理间通过电缆槽或弱电井分别引向工作区各信息点,配线间内接线端子与信息插座之间均为点到点端接,任何改变系统的操作(如增减用户,用户地址改变等)都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为系统线路故障检修提供极大方便。

最长线路不超过90米,完全符合综合布线系统要求。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连接中心机房(主交换机)至各楼层配线间(二级交换机)之间的线缆构成。

其功能主要是把中心机房与楼层配线间相连。

网络系统采用单模/多模光缆,语音系统采用大对缆进行连接。

管理区子系统设计

管理子系统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它的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都直接影响至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及使用的灵活性。

管理子系统处于各线缆汇集点,将各系统线缆用标准的线架模块进行分区端接,并实现水平配线、垂直干线及设备信道之间的交连和互连,可方便地将系统的通讯线路定位或重新定位到不同的工作区。

配线间(管理系统)设计

网络中心机房是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主配线间,同时也是本楼层信息点汇接的分配线间。

其余分配线间的设置如下(参见各楼层信息点布置图):

推荐品牌

康普安普西蒙普天跟前三个补一个档次,进口的康普、西蒙、施耐德、耐克森,国产普天、TCL、日海

3.2信息通讯机房

信息通讯机房建设是集建筑装修、电气设备、计算机设备、安装工艺、智能网络、通信技术等多方面技术的集成,计算机机房环境的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数据互联的无阻。

信息通讯机房环境的设计必须考虑和满足计算机各种微电子电路及机械控制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声振动、安全保安、防水防漏、电源质量、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

标准合格的智能化信息通讯及网络机房,应该是一个集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有可扩展性的,同时又要求具有建筑装饰、美学、光学及现代气息的机房。

机房系统主要由装修、配电、空调通风、弱电、消防五大系统组成,具体如下图:

设计思路

机房性能级别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应划分为A、B、C三级。

设计时应根据机房的使用性

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确定所属级别。

A级机房

B级机房

C级机房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不属于A级或B级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为C级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同一个机房内的不同部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设计

设计要点

1) 温湿度

区域

温度

相对湿度

温度变化率

机房

23±

1℃

40%~55%

<

5℃/H不凝露

辅助机房

18℃-28℃

35%-75%

2) 尘埃:

主机房在静态条件下,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

3) 有人值守的主机房和辅助区,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时,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的噪声值应小于65dB(A)。

《城市区域环境躁声标准》:

1类环境昼间低于55dB,夜间低于45dB。

4) 主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应大于126dB。

5) 主机房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

6) 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500mm/s2。

7) 主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8) 计算机机房供电系统根据计算机的性能、用途和运行方式等情况,划分为A、B、C三级,如下:

A

B

C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

±

3

5

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

0.5

输入电压波形失真度(%)

≤5

瞬时断电允许时间(ms)

0~4

0~10

9) 采用三相五线,接地采用TN-S方式。

10) 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

11) 照明:

机房>

500LX,辅助机房>

300LX,应急照明>

30LX。

12) 接地电阻<

1Ω,零地压降<

2V。

13) 按照国家标准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要求,主机房、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电池间等楼板荷载应满足规范要求。

14) 机房要求防火、防水、防尘、防害、防盗、防雷、防静电、隔热、保温。

系统

地板

UPS

电池

空调

机柜

布线

环境监控

推荐

品牌

美露

林德纳沈飞

沈飞

艾默生

伊顿

施耐德

德国阳光

大力神

世图兹

威图

图腾

APC

康普

安普

西蒙

海德森

共济

3.3信息网络系统

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尤其是建立在网际互联基础上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正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上迅速蔓延,并逐步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信息已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社会资源与战略资源。

 

新的世纪是数字信息时代,网络资讯和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当代主流。

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由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手段所构建起来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准,并促进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上网,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科研院所、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都在建立自己的网络系统,并将这些网络联入国际互联网,融入全球网络体系之中;

网络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连接着全社会。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重要性,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影响着每一个人,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

系统总体架构由互联网接入、局域网、无线接入三部分组成。

结构图如下:

互联网及广域网接入

针对各单位具体情况确定产品数量及连接方式,包括防火墙、IPS、上网行为管理、VPN等设备。

广域网包括上联到集团及下接各三级单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设备数量及连接方式。

局域网系统

局域网一般采用双核心方式确保整个网络的可靠稳定。

网络架构采用二层架构方式,将各配线间二层交换机采用串联然后打环接入核心交换机,保证了系统的冗余。

华为华三思科

3.4语音通信系统

语音通信系统即电话系统,是目前信息化时代不可或缺的通信方式。

电话系统经历了几次跨越式的技术改革,从最早的人工交换机到智能程控交换机直至到现在的统一通信(IP电话系统)。

本方案以华为统一通信系统为案例。

华为统一通信系统采用业务与交换相分离的思想,系统采用先进的NGN架构,由业务管理、网络控制、核心交换、边缘接入四个层次组成,各层均采用独立的设备,具有高可靠性、良好的扩容和业务扩展性等特点,符合现代通信发展趋势。

接入层即可实现传统模拟电话接入,亦可实现IP电话接入。

1.在通信部署一台SoftCo9500交换机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交换设备,SoftCo支持采用IP中继或者TDM中继与其他PBX连接。

IPPBX采用电信级设计,支持主控板1+1热备份,当主用板出现故障时,备用板可以自动接替主用板继续工作,提高设备整体无故障运行时间,主备倒换后通话不中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