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教案——数列(学生用)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20471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复习教案——数列(学生用)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题复习教案——数列(学生用)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题复习教案——数列(学生用)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题复习教案——数列(学生用)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题复习教案——数列(学生用)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复习教案——数列(学生用)文档格式.doc

《专题复习教案——数列(学生用)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复习教案——数列(学生用)文档格式.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复习教案——数列(学生用)文档格式.doc

2.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个数列{an}的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如果可用一个公式an=f(n)来表示,我们就把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3.在数列{an}中,前n项和Sn与通项an的关系为:

4.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其它方法

⑴公式法: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采用首项与公差(公比)确定的方法.

⑵观察归纳法:

先观察哪些因素随项数n的变化而变化,哪些因素不变;

初步归纳出公式,再取n的特珠值进行检验,最后用数学归纳法对归纳出的结果加以证明.

⑶递推关系法:

先观察数列相邻项间的递推关系,将它们一般化,得到的数列普遍的递推关系,再通过代数方法由递推关系求出通项公式.

典型例题

例1.根据下面各数列的前n项的值,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⑴-,,-,…;

⑵1,2,6,13,23,36,…;

⑶1,1,2,2,3,3,

变式训练

1.某数列{an}的前四项为0,,0,,则以下各式:

①an=[1+(-1)n]

②an=

③an=

其中可作为{an}的通项公式的是 ()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例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求通项.

⑴Sn=3n-2

⑵Sn=n2+3n+1

2: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的和Sn满足关系式lg(Sn-1)=n,(n∈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例3.根据下面数列{an}的首项和递推关系,探求其通项公式.

⑴a1=1,an=2an-1+1(n≥2)

⑵a1=1,an=(n≥2)

⑶a1=1,an=(n≥2)

3.已知数列{an}中,a1=1,an+1=(n∈N*),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方法二:

求出前5项,归纳猜想出an=,然后用数学归纳证明.

例4.已知函数=2x-2-x,数列{an}满足=-2n,求数列{an}通项公式.

4.知数列{an}的首项a1=5.前n项和为Sn且Sn+1=2Sn+n+5(n∈N*).

(1)证明数列{an+1}是等比数列;

(2)令f(x)=a1x+a2x2+…+anxn,求函数f(x)在点x=1处导数f1

(1).

归纳小结

1.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关键在于找出这些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通项法,转化为特殊数列法等.

2.由Sn求an时,用公式an=Sn-Sn-1要注意n≥2这个条件,a1应由a1=S1来确定,最后看二者能否统一.

3.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常见形式有:

an+1-an=f(n),=f(n),an+1=pan+q,分别用累加法、累乘法、迭代法(或换元法).

第2课时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定义:

-=d(d为常数).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⑴an=a1+×

d

⑵an=am+×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n==.

4.等差中项:

如果a、b、c成等差数列,则b叫做a与c的等差中项,即b=.

5.数列{an}是等差数列的两个充要条件是:

⑴数列{an}的通项公式可写成an=pn+q(p,q∈R)

⑵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可写成Sn=an2+bn

(a,b∈R)

6.等差数列{an}的两个重要性质:

⑴m,n,p,q∈N*,若m+n=p+q,则.

⑵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S2n-Sn,S3n-S2n成数列.

例1.在等差数列{an}中,

(1)已知a15=10,a45=90,求a60;

(2)已知S12=84,S20=460,求S28;

(3)已知a6=10,S5=5,求a8和S8.

变式训练1.在等差数列{an}中,a5=3,a6=-2,则a4+a5+…+a10=.

例2.已知数列{an}满足a1=2a,an=2a-(n≥2).其中a是不为0的常数,令bn=.

⑴求证:

数列{bn}是等差数列.

⑵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已知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与数列满足,且,

(1)判断是何种数列,并给出证明;

(2)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例3.已知{an}为等差数列,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S7=7,S15=75,Tn为数列{}前n项和。

求Tn.

3.两等差数列{an}、{bn}的前n项和的比,则的值是()

A.B.C.D.

例4.美国某公司给员工加工资有两个方案:

一是每年年末加1000美元;

二是每半年结束时加300美元.问:

⑴从第几年开始,第二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总共加的工资多?

⑵如果在该公司干10年,问选择第二种方案比选择第一种方案多加工资多少美元?

⑶如果第二种方案中每半年加300美元改为每半年加a美元.

问a取何值时,总是选择第二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多加工资?

变式训练4.假设某市2004年新建住房400万平方米,其中有250万平方米是中低价房.预计在今后的若干年内,该市每年新建住房面积平均比上一年增长8%.另外,每年新建住房中,中低价房的面积均比上一年增加50万平方米.那么,到哪一年底,

(1)该市历年所建中低价房的累计面积(以2004年为累计的第一年)将首次不少于4750万平方米?

(2)当年建造的中低价房的面积占该年建造住房面积的比例首次大于85%?

1.欲证{an}为等差数列,最常见的做法是证明:

an+1-an=d(d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

2.a1,d是等差数列的最关键的基本量,通常是先求出a1,d,再求其他的量,但有时运算较繁.

3.对等差数列{an}的最后若干项的求和,可以把数列各项的顺序颠倒,看成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进行求和.

4.遇到与等差数列有关的实际问题,须弄清是求项的问题还是求和的问题.

第3课时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的定义:

=q(q为不等于零的常数).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⑴an=a1qn-1⑵an=amqn-m

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n=

4.等比中项:

如果a,b,c成等比数列,那么b叫做a与c的等比中项,即b2=(或b=).

5.等比数列{an}的几个重要性质:

⑴m,n,p,q∈N*,若m+n=p+q,则.

⑵Sn是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且Sn≠0,则Sn,S2n-Sn,S3n-S2n成数列.

⑶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是等差数列,则{an}的公比q=.

例1.已知等比数列{an}中,a1+an=66,a2an-1=128,Sn=126,求项数n和公比q的值.

变式训练1.已知等比数列{an}中,a1·

a9=64,a3+a7=20,则a11=.

例2.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q>

0),它的前n项和为40,前2n项和为3280,且前n项中数值最大项为27,求数列的第2n项.

2.已知等比数列{an}前n项和Sn=2n-1,{an2}前n项和为Tn,求Tn的表达式.

例3.有四个数,其中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并且第一个数与第四个数的和是16,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和是12,求这四个数.

3.设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等于()

A.15B.16C.17D.18

例4.已知函数f(x)=(x-1)2,数列{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数列{b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q≠1),若a1=f(d-1),a3=f(d+1),b1=f(q-1),b3=f(q+1),

(1)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cn}对任意的自然数n均有:

,求数列{cn}前n项和Sn.

变式训练4.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1,公差d>

0,且第二项,第五项,第十四项分别是

等比数列{bn}的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

⑴求数列{an}与{bn}的通项公式;

⑵设数列{cn}对任意正整数n,均有,求c1+c2+c3+…+c2007的值.

1.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中,当公比q≠1时,适用公式Sn=,且要注意n表示项数;

当q=1时,适用公式Sn=na1;

若q的范围未确定时,应对q=1和q≠1讨论求和.

2.在等比数列中,若公比q>

0且q≠1时,可以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确定数列的最大项或最小项.

3.若有四个数构成的函数,前三个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成等比数列时,关键是如何巧妙地设这四个数,一般是设为x-d,x,x+d,再依题意列出方程求x、d即可.

4.a1与q是等比数列{an}中最活跃的两个基本量.

第4课时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

1.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⑴m,n,p,r∈N*,若m+n=p+r,则有.

⑵{an}是等差数列,则{akn}(k∈N*,k为常数)是数列.

⑶Sn,S2n-Sn,S3n-S2n构成数列.

2.在等差数列中,求Sn的最大(小)值,关键是找出某一项,使这一项及它前面的项皆取正(负)值或0,而它后面的各项皆取负(正)值.

⑴a1>

0,d<

0时,解不等式组可解得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