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语文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418425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语文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语文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语文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语文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语文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语文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语文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语文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语文科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作者表达的美好理想;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

(二)过程与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以诵读为主要手段,结合品读和感悟,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学中坚持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教师发挥组织引导作用,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参与教学过程,努力营造一种开放、民主、科学的教学氛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的生活而努力学习,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教学难点:

理解评价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一般特征:

本班学生性格开朗、活泼,表现力较强,学习语文的兴趣较浓厚,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较强。

2.初始能力: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中学语文学习,已经学习了相当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学生年龄都在十三四岁,年龄尚小生活阅历较少,特别是他们对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个人的生活经历了解不多,因此要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及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有一定的难度。

3.信息素养:

我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大部分能够自学了解所学的知识,能主动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

当然由于学生(特别是男生)对于计算机的特殊兴趣爱好,自我调控能力不强,因此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先行组织者策略:

调动学生联系旧有知识点,进入新课的学习。

以旧导新,新旧结合,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

2、诵读法:

朗读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

《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能习得语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3、想象法:

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源社会。

4、自主、合作、探究法。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文的诸多问题,如“桃源”是否存在?

你如何评价世外桃源?

这些问题都需要自主思考,讨论探究来完成。

5、媒体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才能。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桃花源记》)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来源

一、激趣导入

了解本课课题

图片、文字

桃花源图片

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学习内容

PPT幻灯片展示,学生认知

引入新课

3分钟

下载自制

二、整体感知课文

了解课文大意

图片

课文朗读录音

美丽的桃花图片和朗读录音

直观感知课文,营造意境,形成表象

PPT幻灯片演示、朗读录音

情境创设,感知课文

5分钟

三、品析课文,

感受桃源之美

配图文字、

配图课文,自读课文要解决的问题,体会桃源美

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学习目的。

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审美

PPT幻灯片展示、学生讨论、总结

突出学习重点,强调难点进行

明确学习的目标,节约教学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0分钟

四、揭题质疑、深入体验

分析课文的深层意义,领会作者理想

文字

课文所揭示的主旨、作者的理想,如何正确评价作者思想

师生对要探讨的内容进行展示,对展示的结果进行归纳

PPT幻灯片演示课文影视资料、教师讲解、学生想象体验,讨论发言

即指导学生如何探讨,又对探讨的结果进行归纳,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五、总结提高

认识课文对生活的指导意义,进行德育教育

本课板书,相关图片

培养学生课外都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与品质

PPT幻灯片演示、举例、议论

创设生活情境,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考察

相关练习

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PPT幻灯片演示,独立思考

能力迁移,培养能力

《桃花源记》演示型课件资源应用计划表

演示型课件资源应用计划表

(注:

凡是需要用到信息化资源的知识点才需要填写此表)

资源名称

素材类型

水平

来源

使用时间

应用方式和作用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看桃花源景观

图像+文本

感知与体验

下载、自制

2分钟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感知课文,进入情境

听朗读录音,桃花图片

图像+音频

呈现过程,形成表象,对课文有了整体感受

3.品析课文,感受桃源之美

课文配图课件

理解并应用

观察分析,找到方法,启发思维,培养能力

4.质疑探究

讨论问题,合作探究

自制

学生讨论,应用拓展,合作探究

5.归纳总结

板书课件

分析评价

总结提高,巩固知识

6.课后延伸

作业

综合评价应用

拓展深化,拓展迁移

资源内容描述说明(请详细说明此知识点信息化资源的主要内容,此表需要与教学设计紧密挂钩,同时在收集、下载、处理和开发素材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

(样式:

资源名称,主要内容)

资源名称:

语文版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课文《桃花源记》课件

1.各地桃花源的图片,图像,大小1.22MB,保存在《桃花源记》课件下

2.桃花图片,图像,大小1.2MB,保存在《桃花源记》课件下

3.朗读音频,大小684KB,

4.桃花源配图课文,图像,大小1.26MB,保存在《桃花源记》课件下

5.探究问题,图像,大小75KB,保存在《桃花源记》课件下

6.作业,图像,大小75KB,保存在《桃花源记》课件下

说明:

1)水平:

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名称:

为此知识点的信息化资源起一个名字

3)类型:

指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动画(包括flash),或者上述几类的组合,比如:

“图+文+声”,注,可以自定义其它类型(一般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来集成中演示型课件中),如认知工具类

4)来源:

开发、现有、现有需修改、下载

5)使用时间:

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时间

6)应用方式:

该资源在教学中如何使用?

它起什么作用?

六、教学过程

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

(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约3分钟)(播放电脑课件)

播放阿牛《桃花朵朵开》音乐导入新课

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我们不禁对美丽的桃花胜景神往,那么老师就带大家去一处最美的地方看看,(播放课件)这个“桃花源”之所以出名,其实要感谢一个人,因为都是他的缘故,这个地方才出名的。

这个人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写了一篇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可见《桃花源记》影响之大。

今天我们就要与东晋大文豪重游桃源仙境,看看桃源胜境是怎样吸引人。

设计意图:

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阐明《桃花源记》影响等来吸引学生课前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

(二)配乐朗读,理解文意(约10分钟)

从认识的心理过程来说,这一环节是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是学生进行想象的基础。

设计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扫清字词的障碍,习得语感,积累感性材料。

①学生听朗诵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注意朗读要领,并激发学生要当堂背下短文的兴趣与信心。

②学生自由读,读法自定。

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

此时,教师用幻灯片把一些易读错的字(如阡陌、语云、郡下、诣、骥、邑人)投影出来,供学生参考。

③全班评议,看谁读得最清楚、流利。

通过讨论比较优劣找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④“读”后让学生写出一句话,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本组的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简洁。

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

1、在课堂中诵读,既能减轻学生课外的学业负担,同时也调动了课堂的学习热情。

2、学生听朗读,让学生进入情境。

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为“品味语言”环节做好准备。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读出感觉。

(三)赏读课文,品说桃源之美(约15分钟)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1.想像桃源之“美”。

(1)指名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提问:

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学生争相回答,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美好遐想。

明确:

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

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

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块偌大的毡子……

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

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们交错相通,将田地划成整齐的方块,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教师小结:

听着大家的描绘,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2.理解桃源之“乐”。

提问:

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

学生明确:

男女、老幼、渔人

他们分别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