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1).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54180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1).doc

《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1).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1).doc

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1.数的分类及概念: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像√3,π,0.101001∙∙∙叫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实数按正负也可分为:

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

2.自然数(0和正整数);奇数2n-1、偶数2n、质数、合数。

科学记数法:

(1≤a<10,n是整数),有效数字。

3.

(1)倒数积为1;

(2)相反数和为0,商为-1;(3)绝对值是距离,非负数。

4.数轴:

①定义(“三要素”);②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2)性质:

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均为0。

5非负数:

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

x≥0)

(1)常见的非负数有:

6.去绝对值法则: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零的绝对值是零,“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7.实数的运算:

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法则,定律,顺序要熟悉。

8.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

整式,分式。

有理式,无理式。

根式。

9.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10.算术平方根:

(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平方根:

11.

(1)最简二次根式:

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同类二次根式:

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3)分母有理化:

化去分母中的根号。

12.因式分解方法: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组分解法。

13.指数:

n个a连乘的式子记为。

(其中a称底数,n称指数,称作幂。

正数的任何次幂为正数;负数的奇次幂为负数,负数的偶次幂为正数。

14.幂的运算性质:

①aman=am+n;②am÷an=am-n;③(am)n=amn;④(ab)n=anbn;⑤

15.分式的基本性质==(m≠0);符号法则:

16.乘法公式:

(a+b)(a-b)=a2-b2;(a+b)2=a2+2ab+b2;a2-b2=(a+b)(a-b);a2+2ab+b2=(a+b)2

17.算术根的性质:

①=;②;③(a≥0,b≥0);④(a≥0,b>0)

18.统计初步:

通常用样本的特征去估计总体所具有的特征。

(1).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2)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平均数:

平均数是刻划数据的集中趋势(集中位置)的特征数。

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①;②

③若,,…,,;则

(3)极差:

样本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它是刻划样本中数据波动范围的大小。

方差:

方差是刻划数据的波动大小的程度。

标准差:

(4)调查:

普查:

具有破坏性、特大工作量的往往不适合普查;抽样调查:

抽样时要主要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5)频数、频率、频数分布表及频数分布直方图:

19.概率:

用来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学量

(1)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P(不确定事件A)〈1。

(2)树形图或列表分析求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3)游戏公平性是指双方获胜的概率的大小是否相等(“牌,球”游戏中放回与不放回的概率是不同的)。

20.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2)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

(3)两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处处相等(这条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4)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传递性);(5)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1.性质:

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该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判定:

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2.性质定理: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定理:

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23.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24.性质: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定:

同位角(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5.三角形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①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②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和,小于两边之差;

③重心:

三条中线的交点;垂心:

三条高线的交点;外心:

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内心:

三角平分线线的交点。

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该边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⑤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逆定理也成立。

⑥30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Rt△中,等于斜边的一半的边所对的角是300。

26.全等三角形:

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相等。

②条件:

SSS、AAS、ASA、SAS、HL。

27.等腰三角形:

在一个三角形中①等边对等角;②等角对等边;③三线合一;④有一个600角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8.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29.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0,外角和为3600,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等于。

30.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②两组对角分别相等;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④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⑤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31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

32.梯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梯形可分①直角梯形②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33.梯形常用辅助线:

34.平面图形的密铺(镶嵌):

同一顶点的角之和为3600。

35.轴对称:

翻转1800能重合;

中心对称(图形):

旋转180度能重合。

36.命题(题设和结论)、定义、公理、定理;

原命题,逆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反证法。

37.①轴对称变换:

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

②图形的平移:

对应线段,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平移方向和距离是它的两要素。

③图形的旋转:

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旋转的方向、角度、旋转中心是它的三要素。

④位似图形:

它们具有相似图形的性质外还有图形的位置关系(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位似中心);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比就是位似比,对应线段的比等于位似比,位似比也有顺序;已知图形的位似图形有两个,在位似中心的两侧各有一个。

位似中心,位似比是它的两要素。

38.相似图形:

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放大或缩小)。

(1)判定①平行;②两角相等;③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④三边对应成比例。

(2)对应线段比等于相似比;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对应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比例的基本性质:

若,则ad=bc;(d称为第四比例项)

比例中项:

若,则。

(b称为a、c的比例中项;c称为第三比例项)

(4)黄金分割:

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AC

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

(5)相似基本图形:

平行,不平行;变换对应关系作出正确的分类。

39.三角函数:

在Rt△ABC中,设k法转化为比的问题是常用方法。

(4).俯、仰角:

2.方位角:

3.坡度:

30°

45°

60°

sinα

cosα

tanα

(1).定义: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记忆碎片sin30o=,tan30o=.

(3)三角函数关系:

sin(90°-α)=cosα;tanα=sinα/cosα;sin2α+cos2α=1

40.方程基本概念:

方程、方程的解(根)、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

(1).一元一次方程:

最简方程ax=b(a≠0);解法。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多对。

(3)二元一次方程组:

①代入消元法;②加减消元法。

(4)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

的求根公式

常用方法①因式分解法;②公式法;③开平方法;④配方法。

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

去分母

分式方程

整式方程

(5)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有增根,必须要检验。

应用题也不例外。

(6)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①审题;②设元(未知数);③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④寻找相等关系列方程(组);⑤解方程及检验;⑥答案。

41.

(1)不等号:

>、<、≥、≤、≠。

(2)一元一次不等式:

ax>b、ax<b、ax≥b、ax≤b、ax≠b(a≠0)。

(3)不等式的性质:

⑴a>b←→a+c>b+c⑵a>b←→ac>bc(c>0)⑶a>b←→ac

(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⑷(传递性)a>b,b>c→a>c⑸a>b,c>d→a+c>b+d.(用文字怎么叙述?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乘除负数要变方向,但要注意乘除正数不要要变方向)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42.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1)坐标平面内的点与一个有序实数对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2)两点间的距离:

AB=︳Xa-Xb︳;CD=︳Yc-Yd︳;。

(3)X轴上Y=0;Y轴上X=0;一、三象限角平分线,Y=X;二、四象限角平分线,Y=-X。

(4)P(a,b)关于X轴对称P’(a,-b);关于Y轴对称P’’(a,-b);关于原点对称P’’’(-a,-b).

43.函数定义:

44.表示法:

⑴解析法;⑵列表法;⑶图象法。

描点法:

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45.自变量取值范围:

①分母≠0;②被开方数≥0;③几何图形成立;④实际有意义

x

o

y

(k>0,b>0)

x

o

y

(k<0,b>0)

x

o

y

(k>0,b<0)

x

o

y

(k<0,b<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