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导型教案有余数除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94274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授导型教案有余数除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授导型教案有余数除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授导型教案有余数除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授导型教案有余数除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授导型教案有余数除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授导型教案有余数除法文档格式.docx

《授导型教案有余数除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授导型教案有余数除法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授导型教案有余数除法文档格式.docx

有余数的除法要有机地体现与表内除法的联系。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感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学会除法的笔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在引导学生进行新知探索时适当采用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合作与交流不仅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书写格式和计算

2.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要让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到了余数的由来;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理解竖式的含义。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

依据的理论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我将教材略作变动,练习题和例2合在一起。

在学生自主摆小圆片的过程中,必然会得到两种结果:

一是正好摆完没有多余,一是摆了若干堆后有多余。

通过两种结果的对比,学生理解了余数的产生是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感悟了余数产生的意义。

除法竖式的意义也是较难理解的知识之一。

我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作为例题进行讲解,在小圆片的帮助下,学生很好地理解了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然后着重对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进行教学,这是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

计算机、投影仪显示

演示

激发兴趣

通过一个现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的含义,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结合学生摆小棒的例子,鼓励学生猜想、验证,逐步抽象概括,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反思性学习

计算机提供资源

亲自上机操作

提高学习兴趣,便于交流展示,利于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

让学生体会从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深刻体验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突破教学难点

5分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必须在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算式的写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新课之前一定要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复习,为下面探索新知做好知识,技能,经验和心理上的准备。

摆小棒,让学生通过两次摆小棒突破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第一次摆:

理解余数的含义,会正确用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促进学生认识到活动本身蕴涵的数学内容——根据小棒的总数和每个图案所需小棒的根数,利用除法就可能算出能摆多少个这样的图案,还剩几根小棒,使数学活动和教学模型之间建立联系。

“通过操作,引导自主探究”、“巩固新知,享受成功的快乐”三个教学环节。

教材选取了每个学生所熟悉的素材来开展教学,这样保证了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参与学习的经验和基础。

在教学素材的组合上,既充分地考虑了知识之间它内在的逻辑系统,呈现方式的图文并茂,形式的多样,同时又照顾了学生学习个性的需要,使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自主性。

让学生体会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含义。

这个活动本身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和空间,充分发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10

2、通过操作、引导自主探究:

这部分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1)学生操作:

请每个学生算出11根小棒,用这11根小棒摆自己喜欢的图案,要求重复摆这个图案,看看这11根小棒最多可以摆几个这样的图形。

(2)学生展示:

将学生的各种摆法展示出来,可能学生会摆△、□等等。

(3)全班交流:

请学生分别说一说摆小棒的过程,明确余下的是多余的,不能再摆一个原有的图形,也就明确了余数的产生的意义。

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出今天要探究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这部分让学生说说摆小棒的活动,)

(4)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横式:

请学生以其中展示的第一幅图为例求一共能摆几个图形?

试着列出自己心目中的算式,学生在模仿的前提下,自主练习,根据摆法,为其他几幅图列出算式并结合小棒明确各部分的意义。

(这个环节中结合用11根小棒摆图形,引导学生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写法,学生对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深刻、到位,并能正确掌握。

第二次摆:

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这部分我将分四个层次教学

(1)学生观察黑板上几个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大胆猜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学生一般都会得出:

余数﹤除数。

(2)学生验证:

要求学生同桌合作,继续添加小棒的根数摆其中一位同学摆的图形,观察还可能余下几根小棒并记录下来。

(3)可能有的情况是11÷

2=5……1(根)~18÷

2=9(个)

11÷

3=3……3(根)~18÷

3=6(个)

4=2……3(根)~18÷

4=4(个)……2(根)

11÷

5=2……1(根)~18÷

5=3(个)……3(根)这几组

教师通过引导几组学生自己汇报实验结果,得出除数是2、3、4、5,余数都比除数小,得出开始大胆的猜测是正确的。

也就是余数﹤除数的结论是正确的。

用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反思性活动是本节课教学余数和除数关系的重要策略,这些活动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生活,来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象,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密切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深刻体会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情感和愿望。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来安排。

在习题的编排上也有个显著的特点,选择了富有情趣的背景,提供丰富的信息,采用多样的方式,言简意明。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是指导计算的基础,为了突出意义的教学,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入手。

15分

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

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形成之间,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和应用拓展这么一个过程,要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

通过摆出各种不同的物体,发展空间观念。

利用计算机反馈具有优越性,随机出现的立方体使得学生充满好奇不断探索,有了多种摆法,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不再是一人唱独角戏,实现了人、机互动。

拓展延伸

通过自主练习,拓展思维,巩固知识

7分

学生自主操作,自由交流

利用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有余数除法。

重点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余数是怎样产生的,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全课总结

回顾反思

3分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反馈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