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案某住院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7623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案某住院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案某住院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案某住院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案某住院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案某住院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案某住院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案某住院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案某住院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方案某住院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5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文明生产教育、工地规章制度教育,重点强调安全生产教育。

3.6经会审通过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除原会审单位共同认定确需调整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和调整其内容,尤其是主要施工方法。

3.7材料制作和施工流程

3.71承压板、螺旋筋在施工现场安装。

3.72预应力筋下料、挤压锚制作在施工现场进行。

3.73支撑钢筋在施工现场制作并拼装。

3.74预应力筋在施工现场的堆放位置为非预应力区,或不影响下道工序施工的其他区域。

3.75施工流程(如图3-1)

图3-1施工流程

3.8质量控制要点

3.8.1预应力筋材料进场复试。

3.8.2锚具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3.8.3预应力筋下料。

3.8.4挤压锚制作。

3.8.5预应力筋盘圆及标志。

3.8.6预应力筋铺设及预应力筋矢高。

3.8.7张拉设备标定。

3.8.8预应力筋张拉。

3.8.9封锚。

第四章施工生产准备

第1节原材料规格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

4.1.1预应力筋规格及主要技术参数

(1)本工程预应力筋采用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2)预应力筋强度等级1860MPa,直径15.24㎜。

(3)钢绞线质量应符合ASTMA416-90A标准规定,其技术性能如下:

规格

级别Mpa

标准面积(m

拉断力不小于(KN)

伸长率不小于(%)

油脂重量大于(g/m)

保护套厚度(mm)

标准直径(mm)

净重(kg/m)

质量(kg/m)

1*7

1860

140.00

260

3.5

50

0.8-1.2

15.24

1.24

第2节锚具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

4.2.1锚具采用I类锚具,质量应符合GB/T14370-93标准的规定。

4.2.2固定端采用QMJ15-1型挤压锚具;

张拉端采用QM15-1型夹片锚具。

4.2.3锚具力学性能如下:

第3节原材料取样和试验检查

4.3.1预应力筋

锚具

极限位力(KN)

≥250

极限拉力时总应变(%)

≥2.0(GB≥2.0)

锚具效率系数

≥0.95

①每批进场的预应力筋必须是同一钢号、同在一生产条件下生产,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

本工程选用低松弛强度无粘结预应力筋。

②预应力筋下料前必须经复试合格。

4.3.2锚具

①锚具产品必须由锚具专业生产厂家制造,锚具进场必须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

②预应力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锚具-预应力筋组装件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4.3.3样本大小

①锚具,每1000套同批生产的锚具作为一个抽检组,随机抽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

②钢绞线,不超过60吨同批进场的钢绞线作为一个抽检组,随机抽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

4.3.4取样方法和试验检测单位

①主要预应力材料进场后,应在业主方、监理方、总包方代表监督下取样复试。

②试验检测单位需经业主方、监理方、总包方共同认可并具有国家一级检测资质。

本工程选定大连理工大学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为试验检测单位。

第4节张拉设备标定

4.4.1张拉设备在张拉施工前必须经国家认可的一级检测单位进行标定。

本工程确定大连理工大学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为张拉设备标定单位。

4.4.2千斤顶的标定在压力试验机上进行,应在千斤顶主动、压力试验机被动的状态下标定。

4.4.3检测单位须根据标定结果绘制标定曲线,以便在张拉施工前依据标定曲线确定张拉参数。

4.4.4张拉设备标定后,油泵、千斤顶及压力表必须配对使用,不得随意改变其组合。

4.4.5张拉设备在使用、运输和保管中要注意加强保护,不得碰撞损坏。

4.4.6千斤顶维修或油泵上的压力表损坏,以及张拉设备标定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张拉设备必须重新进行标定。

4.4.7张拉设备标定表如下:

4.4.8张拉标定曲线表如下油泵编号千斤顶编号压力表编号标定日期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张拉力(KN)

压力表读数(MPa)

张拉力(kN)

千斤顶标定曲线表

第5节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规格、数量及技术性能

4.5.1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规格及数量如下表4-1:

表4-1

序号

设备名称规格

数量

1

YDCN250型千斤顶

4

2

角磨砂轮机

3

ZB2×

2/50型油泵

XJ型挤压机

5

电焊机

6

无齿锯

7

4t汽车

4.5.2YDCN250型前夹持千斤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4-2:

表4-2

项目

参数

张拉力(kN)

250

张拉缸面积(㎝2)

51.1

最大张拉油压(MPa)

50

张拉行程(㎜)

200

回程缸面积(㎝2)

25.1

外形尺寸(㎜)

470×

188

柱塞

直径

电动机

型号

Y100L2-4B5

行程

6.8

功率

3.0

个数

转数

转/

1430

出油嘴

理论排量

/转

3.2

用油种类

HJ15或HJ32号机械油

额定压力

MPa

质量

120

定额排量

/

外形

680×

490×

800

4.5.3ZB2×

2/50型电动油泵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4-3:

表4-3

第6节预应力筋下料、标志和运输

4.6.1预应力筋下料

(1)预应力筋下料长度为预应力筋在构件中的直线长度+预应力筋在构件中的曲线展开长度+固定端长度+张拉端预留长度。

预应力筋下料误差范围一般应控制在100㎜。

(2)预应力筋下料场地应平整,不足以造成预应力筋塑料保护套破损的锐器、石块、硬性杂物等。

(3)预应力筋须须无齿锯或钢绞线切断机切割,严禁使用电弧切割。

4.6.2预应力筋下料后,用红油标志,以保证不同位置、不同长度的预应力筋有明显区别。

4.6.3预应力筋在保管、吊装和运输过程中,应严禁磕碰划伤预应力筋保护套,预应力筋保护套如有破损应及时用塑料电布缠绕,防止防腐油脂外溢。

4.6.4预应力筋在施工现场应标志分类堆放。

4.6.5预应力筋在吊装过程中,不得使用钢丝绳直接吊运。

第7节固定端挤压锚制作

4.7.1在预应力筋一端约75㎜处除去塑料保护套,清除油脂,用手轻轻旋入挤压弹簧。

4.7.2将除去预应力筋保护套的一端,从挤压机挤压模孔穿过,装入挤压套,扶正后挤压。

4.7.3挤压成型的挤压锚外表面应光洁无划痕。

4.7.4挤压后钢绞线露出挤压锚端部的长度不小于2~5㎜。

4.7.5挤压后挤压锚两端均应露出挤压弹簧。

4.7.6挤压锚高压油泵压力表表压应稳定在35±

5MPa范围内,超出范围的,应将挤第5章

第8节预应力筋铺设和承压板安装

5.1.1预应力筋应严格按预应力筋布筋图铺设。

具体位置和数量,详见预应力筋布筋图。

5.1.2预应力筋铺设时要严格控制预应力筋矢高,预应力筋矢高以支撑钢筋高度予以保证,支撑钢筋的位置和高度详见预应力筋线形图。

筋。

应力筋其张拉端外露部分长度必须满足张拉工艺要求。

证预应力筋曲线矢高和承压板位置准确。

铲除可能影响张拉的残留混凝土,保证锚具与承压板之间安装紧密。

持周围环境卫生。

5.1.3保证梁内的预应力筋矢高。

预应力筋曲线线形顶点及反弯点必须设置支撑钢筋。

5.1.4支撑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10㎜钢筋制作,支撑钢筋立柱间的距离不得大于2000㎜。

5.1.5安装时应严格按预应力筋线形图给定的位置安装。

5.1.6预应力筋铺设时应保持顺直,相互间不得扭绞。

5.1.7铺筋时预应力筋必须通过承压板,且与承压板保持垂直,承压板应固定牢固。

5.1.8螺旋筋应紧靠承压板并固定牢固。

5.1.9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固定端挤压锚具应紧靠承压板;

一端或两端张拉的预

5.1.10承压板、螺旋筋以及预应力筋铺设后均应牢固。

5.1.11无论何时都严禁重压或碰撞预应力筋、承压板、支撑钢筋和端部预埋件,保证预应力筋曲线矢高和承压板位置准确。

5.1.12浇筑混凝土前应保证预应力筋外包皮完好,如有破损必须用塑料电布缠好。

5.1.13应避免各种预埋管线抬高或降低预应力。

5.1.14任何时候不得切断预应力筋,不得将预应力筋裸露于孔洞中。

5.1.15预应力筋铺设、绑扎后在张拉端安装穴模,穴模安装时,不应污染周围环境。

第9节穴模清理及锚具安装

5.2.1在混凝土浇筑后的适当时间及时清理穴模,

5.2.2清理穴模时要注意随时清除穴模周围的杂物,特别是废弃的穴模碎块,以保持周围环境卫生。

5.2.3手工剥去预应力筋外露部分塑料保护套,清理油脂并安装夹片。

5.2.4夹片安装时应保证夹片之间缝隙均匀,端面平齐,注意切不可少装夹片。

5.2.5锚具人工预紧前,锚环应紧贴承压板。

第10节张拉

5.3.1张拉混凝土质量的要求

(1)张拉前应清理承压板并检查承压板正面的混凝土质量,混凝土表面不应存在影响张拉的质量缺陷。

(2)浇筑混凝土时,派人员跟班看护。

(3)张拉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

5.3.2张拉

(1)张拉前总承包方向分包方提供混凝土强度报告,并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