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人文地理第二组选择题仿真练一四有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37340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人文地理第二组选择题仿真练一四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人文地理第二组选择题仿真练一四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人文地理第二组选择题仿真练一四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人文地理第二组选择题仿真练一四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人文地理第二组选择题仿真练一四有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人文地理第二组选择题仿真练一四有答案Word格式.docx

《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人文地理第二组选择题仿真练一四有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人文地理第二组选择题仿真练一四有答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人文地理第二组选择题仿真练一四有答案Word格式.docx

第3题,2000~2010年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劳动力会增多,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

水量和水质是反映水资源脆弱性的重要因素,如图示意以地表水污染、地下水开采、万元GDP用水量、矿化度(单位体积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的总量)等为指标综合评价出的黄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脆弱状况。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水资源强脆弱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下水过度开采B.地表水污染严重

C.水体矿化度较高D.万元GDP用水量大

5.为实现水资源空间优化配置,减弱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的脆弱性,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实行海水淡化B.增加地下水开采

C.进行跨流域调水D.完善灌区排灌水网

4.C 5.D 第4题,图中水资源强脆弱区主要位于沿海地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水体矿化度较高。

第5题,海水淡化水量有限;

增加地下水开采会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

跨流域调水工程量大,投资大;

完善灌区排灌水网可合理利用水资源,减轻该区土壤盐碱化。

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

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

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如图)的林带建设。

据此完成6~8题。

6.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能源短缺,过度砍伐

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

C.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

D.植被新陈代谢,群落自然更替

7.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明显影响是(  )

A.可开垦耕地面积增加

B.荒漠化范围缩小

C.区域土壤肥力增加

D.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

8.2003年起喇叭泉林场林带建设,使林场(  )

①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 ②虽没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突出 ③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 ④土壤熟化速度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6.C 7.D 8.D 第6题,喇叭泉林场位于干旱区,植被依靠地下水生存,上游引水过多,林场来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致使树木死亡。

第7题,树木大量死亡,使生态安全屏障整体防护功能大幅度衰退,林地内原已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流沙开始南侵,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向南扩大,区域土壤肥力降低。

第8题,建设外围和内部林带,使林场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

农田蒸发量减小,树木蒸腾增加,空气湿度增加;

大间距耕作低秆农作物,林地间土壤熟化过程加速,水肥条件优越,沙棘和枸杞的生长速度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蓝化效应”是指城市水体面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

下表示意我国一些城市市区水域面积的数据(单位:

km2)。

据此完成9~11题。

城市

武汉

上海

广州

北京

哈尔滨

水域面积

248

192

125

91

96

9.清洁的水体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形成对流净化空气B.净化各种生产污水

C.方便居民生活用水D.释放热量调节气温

10.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其原因可能是(  )

A.城市发展缺少规划B.城市市区用地紧张

C.城市内涝灾害严重D.城市环境质量低下

11.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北京市水体“蓝化效应”最差的季节出现在(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9.A 10.B 11.A 第9题,城市水域中的水体由于蒸发形成对流,有利于空气流动,从而净化空气。

冬季水体温度高,能够释放热量,使气温升高;

夏季水体温度低,吸收热量,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故D项说法不全面。

C项所述内容不是对环境保护的作用,B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A项正确。

第10题,城市市区用地紧张,土地价格高,规划者不愿意将城市内大量土地规划为水域。

第11题,北京地处华北地区,春季干旱,降水量少,城市市区内的水域面积小,水体“蓝化效应”最差。

人文地理第二组选择题仿真练

(二)

保定期末测试)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发展状况而采取的相应政策措施,人口政策会随着本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新中国刚成立时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那时一个家庭四五个孩子很正常;

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2013年11月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单独二孩)政策;

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读我国1949~2014年出生人口统计图,完成1~3题。

1.三次婴儿潮相比(  )

A.第一次婴儿潮规模小的原因是生育率低

B.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是因为人口基数大

C.第三次婴儿潮规模较小是因为育龄妇女人数少

D.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影响最大的是第二次婴儿潮

2.有不少学者曾预言2010年尤其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理由可能是(  )

①人口惯性 ②单独二孩政策实施 ③经济快速发展 ④医疗条件极大改善

A.①②         B.②③

3.从目前看,第四次婴儿潮并没有出现,原因可能是(  )

①生育观念的转变 ②受政策的影响 ③抚养成本提高

④经济结构的调整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1.D 2.A 3.B 第1题,第一次婴儿潮规模小的原因是人口的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低,A项错误;

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是因为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高,B项错误;

第三次婴儿潮规模较小是因为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C项错误;

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影响最大的是第二次婴儿潮,D项正确。

第2题,我国人口基数大,受人口惯性和2013年启动的“单独二孩”政策影响,不少学者曾预言2010年尤其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故A项正确;

医疗条件极大改善会减少人口的死亡率,不会影响人口出生率;

经济快速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影响较小。

第3题,“多子多福”等传统生育观念转变,妇女的生育意愿下降;

当前的人口政策是为了增加人口的出生率;

生活压力较大,抚养成本提高,导致生育意愿下降;

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人口出生率影响较小。

厦门质检)陕西冉家沟流域(约35°

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

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

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

据此完成4~6题。

孔隙度/%

含水量/%

有机质/(g/kg)

氮含量/(g/kg)

封山育林

48.5

14.5

15.2

1.17

乔灌结合

42.6

13.8

0.95

林草结合

42.5

14.1

1.12

乔木纯林

39.4

13.4

12.8

0.94

撂荒地

39.1

12.2

12.3

0.87

注:

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

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

4.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  )

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B.生长迅速,且有固氮作用

C.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D.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

5.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

A.封山育林B.乔灌结合

C.林草结合D.乔木纯林

6.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  )

A.增加土壤矿物质B.提高土壤坚实度

C.增强抗旱涝能力D.减少地下径流量

4.B 5.A 6.C 第4题,退耕还林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如果生长缓慢则生态效益较差,极有可能生长迅速且具有固氮作用,有利于恢复土壤肥力,A错,B对;

由于水土流失,如果刺槐需要湿润土壤的话,就不太适合生长,C错;

木质坚硬的植被一般生长速度较慢,不适合在该地种植,D错。

第5题,由表可知,封山育林无论是土壤的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以及固氮量都是最高的,所以减轻土壤侵蚀最为明显,故选A。

第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表中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为封山育林,森林植被的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增加,含水量增加,土壤水分条件变好,有利于提高抗旱涝能力,故选C。

(2018届高三·

湖南六校联考)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

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被的光合作用。

读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完成7~8题。

省级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面积/万km2

生物质能满足状况

薪柴总量/万kg

浙江

10.55

可满足两个月

380.6

江苏

10.72

可满足一个月

14.2

新疆

166

严重缺乏区

79.9

7.下列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大面积种植薪炭林,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状况 ②生产燃料乙醇,减轻对石油的依赖 ③发展沼气,缓解农村燃料不足 ④提倡燃烧秸秆,以防止蔬菜遭受冻害

A.①③B.①②

8.浙江和江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

A.省区面积差异较大B.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

C.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D.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

7.C 8.D 第7题,薪炭林多种植在土壤瘠薄的地区,大面积种植可能会侵占耕地;

燃烧秸秆对能源的利用效率低,且容易造成大气污染。

第8题,江苏省平原面积大,耕地面积多,因而薪柴总量少;

浙江省丘陵面积广,丘陵地区多种植树木,因而薪柴总量大。

广州模拟)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主要靠布哈河来补充水源,湖区盛行西北风。

过去几十年,湖区周围地区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位于布哈河口的鸟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

据此回答9~11题。

9.20世纪70年代末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主要原因是(  )

A.湖区西部地壳断裂上升

B.入湖水量减小,湖水水位下降

C.流水侵蚀作用强烈

D.引湖水灌溉,耗水量大

10.湖区东岸N地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堆积B.风化作用

C.风力堆积D.湖水堆积

11.关于东岸N地沙丘的移动方向及为遏制其移动可采取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向东 沙丘间洼地利用营养土坨栽植沙棘

B.向西 沙丘间洼地利用营养土坨栽植沙棘

C.向东 日月山山麓地带利用营养土坨栽植沙棘

D.向西 日月山山麓地带利用营养土坨栽植沙棘

9.B 10.C 11.A 第9题,湖区西部地壳并没有出现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