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网考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政治制度史网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政治制度史网考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唐开元时期,节度使势力急剧膨胀成为拥兵一地,兼有行政、财政等权的地方实力人物,其发展结果最终酿至(安史之乱)
12、(战国)时期,贵族世兵制被最后取消,各国开始实行普遍的征兵制。
13、商朝时(商王)是军队最高统帅,常直接统兵打战。
14、元地方最高行政组织是(省)。
15、分封制则是依据(宗法制)原则实行的中国奴隶制下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表现。
16、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
(天子)是实际的最高立法人。
17、汉武帝时开始重用(尚书)为中朝官以牵制外朝。
18、(路)是宋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19、(春秋战国)时期是士阶层的黄金盛世。
20、湘军的创始人是(曾国藩)
21、北洋大臣依例由(直隶总督)兼任。
22、西周中央政府三公以下最主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即司徒、司马和(司空)。
23、
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是建立在封建(家庭)制度基础上的一种封建专制君主制。
24、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
25、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
1、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是
否
2、唐代的谏官均为规谏皇帝过失的谏官,这实际上是对皇帝个人的一种监察。
3、汉代司隶校尉权势很大,包括三公之内,皆可纠弹,与尚书令、御史、丞号称"
三独坐"
。
4、清朝监察制度袭明制,都察院是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与明都察院没有不同。
5、汉代县以下的乡里基层组织沿秦制,为乡、亭、里三级,设有乡官。
6、我国古代监察制度是随着秦统一全国后,适应统一的封建集权政治才形成起来的。
7、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
8、"
非进士者不入翰林,非翰林者不入内阁"
说明清代翰林院的地位重要。
9、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10、明代司法制度总体特点是最大限度地保证皇帝的最高司法权。
11、《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的成文法。
12、西周的选拔人才注重德与能的结合,而以能为重。
13、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具有强大内聚力、扩散性和凝固力的外放型社会。
14、春秋时代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历史上出现了所谓"
春秋五霸"
,奴隶制走向瓦解。
15、明代掌学校教育的是国子监。
16、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标志着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17、“责任内阁”是晚清预备立宪时期的最高行政机构。
18、夏、商、周实行等级君主专制的国家结构,其王朝实际是一种复合制。
19、御史台下属机构是台院、殿院和察院三个。
20、中国奴隶制时代的世袭贵族,与王侯同姓的称为"
公族"
,异姓的称为卿族,统称"
世族"
21、三省制使丞相之权一分为三,由独相制到群相制演变,有利于皇权的集中。
22、春秋这一时代名,因孔子所修鲁国史书《春秋》而得名。
23、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
24、元朝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书只有《元典章》。
25、国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管理形式。
1、简述宋代知府、知州与通判的工作对应关系。
答:
路以上的地方机构为州(府、军、监),直属朝廷。
长官为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因属差遣官,按例带京朝官衔。
知州(全称"
权知某州军州事"
),知府均用文人担任。
一般地区设州;
都城,要地或皇帝即位前居住过或任过职的州称府,地位略高于一般的州;
军多设在军事要地或偏远之地;
监多设在矿区。
知州之外,另设通判(全称"
通判州军事"
)一至二人,通判是一很特殊的官职,既非副知州,也不是知州的下属,有权和知州共同处理一州事务,各州公文只有经过知州和通判共同签署后才有效。
通判还有权监察知州以下各官,西北又称之为"
监州"
2、清代的"
道"
与唐代的"
有什么不同?
唐代道(藩镇)成为州(府)之上的实际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在唐前期即已存在,唐太宗曾分全国为十道(玄宗时增至十五道),这种道是监察区而非行政区,中央政府定期派京城官充任各道的按察使(后改称采访处置使、观察处置使)巡视监察地方州县,安史乱后成为地方最高建制的"
则是从唐前期都督府发展而来的,专指节度使所领的道。
唐前期在边郡置(大)都督府,这些都督府所领地区也称"
清代为处理一省事务之便,沿袭明制,一省分几道,由布政使派出的称分守道,由按察使派出的称分巡道。
乾隆以后,俱成为地方实官,事实上道成了省与府之间的行政机构。
3、春秋战国时期的宰相制度萌生情况概述。
春秋时期,各国中央一级的主要职官仍承袭西周制度,尚无太多的变化,但宰相制度确已显端倪。
各国都相继出现君主之下执掌朝政的职官。
他们的职掌和地位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各国的最高执政这时也有直接称"
相"
的。
战国时期,宰相制始告初步形成。
名称虽不一致,职掌却是相同的,协助国王处理全国政务,由国王任免。
这一时期的宰相多为客卿,由布衣而置相位者为数不少。
4、简述西汉政府解决王国问题的举措及其效果。
汉景帝时实行"
削藩"
,随后发生"
七国之乱"
,平定七国之乱后,景帝采取剥夺王国实权之法,令诸侯王不得亲自治理国政,改丞相为"
,裁去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等官,王国的主要关于均由中央任免。
武帝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继续推行削弱王国势力的"
推恩法"
,王国土地日以缩小,又作"
左官律"
,汉朝官制尊右卑左,官吏降职谓之左迁,左官律定王国之官为左官,意在抑制士人到王国为官,经过这一系列措施,武帝后的王国虽名义尚存,实际建制已与郡县相差不多了。
1、何谓“清末新政”?
如何评价清末新政?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
4月21日,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任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后又增加袁世凯)为参予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
从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主要内容有:
第一,筹饷练兵。
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
清政府对此投入了巨大财力,花费了很大力气。
2、论宰相制度的演变。
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
从宰相制度的兴废看,其起源甚早,而且复杂多变。
其演变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创立期、鼎盛期、调整期、衰落期。
黄帝至西周时期为萌芽期。
在史书中,这一时期已有宰相名称如“相”、“百揆”、“宰”的记载。
这些职位实际已有辅助君王处理政务的职责,但尚未作为正式官称,所以也还谈不上建立宰相制度。
西周是典型的分封制国家,天子分封他的宗族成员后,天子与诸侯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天子只管辖王畿地区,诸侯国对天子没有交税的义务,中央的财政开支靠王畿地区提供,诸侯国只是上贡,交一些土特产品;
再就是军事义务,遇有战争,天子可以借用诸侯国的军队,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关系。
在西周以前那种政治形态下,不可能产生宰相制度,所谓国家实际上是大家族,天子就是大家族的首领,身边只需要少量家族重要成员和近亲帮助处理事务即可,真正核心的行政运转体系在卿大夫那里,具体权力是在家臣手中,家臣是处理家族事务的总管。
虽然在当时的社会政治形态下,不需要也不可能产生一个很系统的中央管理体系,更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宰相制度,但行政权力的萌芽和后来的中央政府的萌芽都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的家臣制度。
春秋至秦为创立期。
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其中与政治体制密切相关的变化有:
(1)世卿世禄体系被官僚体制冲击,形成了以官僚体制为主、世卿世禄为辅的政治体制。
(2)血缘关系被地缘关系所冲击,乡里制度、郡县制开始建立,形成了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并重的体制。
(3)中央集权开始形成。
因为政事繁多,国君一人难以应付,就出现了以宰相为首的朝官集团。
为适应这种政治体制变化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普遍设立相职,建立起各自的宰相制度。
各国招贤纳士,选贤用能,一批贤相名宰应运而生,活跃在周秦之际社会剧变的历史舞台上。
经过几百年的实践,到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完整成熟的宰相制度便水到渠成,正式创立,成为后世沿袭相承的定制。
春秋时期,以世卿、世大夫执政,当时所称的相,逐渐成为一个固定官名。
到了战国,世卿制度被打破,相职在诸侯国内普遍设置。
丞相作为官称,始于秦国,后来也被他国采用。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宰相制度的普遍实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
秦朝的宰相仍沿袭统一前的叫法,称“丞相”。
秦朝开始实行一相制,也曾置左右丞相。
汉初至武帝时为鼎盛期。
在秦统一中国、实行丞相制度后,相权日强。
到西汉初期,宰相的权力更是迅速膨胀,并很快达到鼎盛时期。
丞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所不管,与当时的皇权基本上处于平等状态。
萧何、曹参等一批名相出现,在西汉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就在君相“坐而论道”之时,相权和皇权之间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
由于相权的膨胀使皇权受到威胁,皇帝便想办法制约相权,宰相也就很快迎来厄运。
仅西汉初期到汉武帝时期的百余年间,相权虽然很大,但宰相被杀的也达30多人。
而且在汉武帝之后,由于加强了皇权,抑制了相权,相权就再也没有翻过身来。
可见,宰相制度的萌芽和创立时期虽然很长,但它的鼎盛时期却很短暂,不足百年。
在宰相制度走向鼎盛的汉朝,宰相已从一相发展到三公。
其演变的特点是:
(1)宰相人数多变。
从西汉前期1人,到西汉后期和东汉时三公皆为宰相。
(2)办事机构庞大。
汉朝设丞相府(相国府),三公并相时期,宰相办公处称为“三府”:
丞相府、大司马府、大司空府。
最后改定为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
西汉丞相府属员多达300多人。
(3)职责权限大。
西汉时期宰相的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几乎参与所有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还掌握选用官吏、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执行诛罚、主管郡国上计与考课、封驳与谏诤等权,还有一定的立法、司法和军事权。
在两汉时期,宰相涉权之广、职权之重,是后代宰相无法比拟的。
(4)出身杂。
由于两汉选官途径广泛,宰相出身也杂,从布衣到宗室,各种出身都有。
(5)相权开始受到皇权的制约,其主要措施就是提高尚书台地位。
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