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法文言文Word格式.docx
《古代军法文言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军法文言文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礼》
4、指挥作战。
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饶阳。
饶阳无备,因取之。
——《新唐书》
5、驻扎。
如:
军屯(指驻屯的军队)。
【名】
1、军队。
敌军已近寨。
又如:
军变(军队哗变);
军流(充军流放);
军律(军法,军纪);
军门(军中长官、总督、将帅等;
营门;
衙署)。
2、军队的编制单位。
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
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破军次之。
歼敌一个军;
军主(主一军,一军的主帅);
军副(一军之副将)。
3、兵种,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
海军;
空军;
陆军;
青年军;
军仗(持兵器的仪仗护卫)。
4、士兵。
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军”。
军众(士卒);
军健(兵卒);
军健(士兵);
军牢(士兵,军卒);
军班子弟(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
军丁(兵卒;
士兵)。
5、部队中的官兵。
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
军分(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
6、营房,军营。
军壁(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
军垒(有营墙的军营);
军阵(军营);
军门(军营的门)。
7、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
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今为宋江军。
8、唐于设兵戍守之地,设置“军”、“守捉”、“镇”、“戍”等。
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
如汴州设宣武军。
“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
“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
墨子文言名篇全集《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
《墨子》分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
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
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
二是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
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矩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矩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旋转脚跟后退。
荀子文言名篇全集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11),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荀子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筹,但有其独特见解,自成一说。
荀子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
孔子竭力强调“克己”、“修身”、“为仁由己”等。
而孟子则以“性善”为根据,认为只要不断扩充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即可恢复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实现“仁政”理想。
管子文言名篇全集管子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
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
刘向编定《管子》时共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馀10篇仅存目录。
《管子》76篇,分为8类:
《经言》9篇,《外言》8篇,《内言》7篇,《短语》17篇,《区言》5篇,《杂篇》10篇,《管子解》4篇,《管子轻重》16篇。
书中《韩非子》、贾谊《新书》和《史记》所引《牧民》、《山高》、《乘马》诸篇,学术界认为是管仲遗说。
《立政》、《幼宫》、《枢言》、《大匡》、《中匡》、《小匡》、《水地》等篇,学术界认为是记述管仲言行的著述。
《心术》上下、《白心》、《内业》等篇另成体系,当是管仲学派、齐法家对管仲思想的发挥和发展,学术界也有人认为是宋钘、尹文的遗著。
孟子文言名篇全集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
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
在学说上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
孟子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
父名激,母邹氏。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被尊称为亚圣。
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就学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
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老子文言名篇全集《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
《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
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庄子文言名篇全集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宋国(今河南商丘)人。
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
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
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
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
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
鲁迅先生说过:
“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吴子》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宋代的《武经七书》本。
后世版本,如明吴勉学刊《二十子》本、明翁氏刊《武学经传三种》本、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本、清《四库全书》本等,均源于宋本《武经七书》。
《吴子》一书虽仅五千字左右,但内容十分丰富,是继《孙子》以后又一部体系完备、思想精深、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兵学论著,在中国古代兵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后世将孙吴并称,宋代将《吴子》列入《武经七书》,无疑是公允的。
列子文言名篇全集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
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
《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
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
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
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
而基本上则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
共有神话、寓言故事一百零二个。
如《黄帝篇》有十九个,《周穆王篇》有十一个,《说符篇》有三十个。
这些神话、寓言故事和哲理散文,篇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尉缭子》反对军事上相信“天官时日、阴阳向背”的迷信观念,强调政治、经济对军事的决定性作用,其理论水平很高。
思想中糅合了儒、法、道各家观点,这也许是被纳入杂家的主要原因。
后半部《重刑令》以下十二篇,对研究战国时代的军法颇有帮助,所以有人把此书作为兵书来看待研究。
《淮南子》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
今存内二十一篇。
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等家,一般列《淮南子》为杂家。
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
《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
韩非子文言名篇全集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韩非子在继承和发展先秦法家思想的同时,也对各家学说加以改造。
如把荀子“法后立”的思想发展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历史进化观,显现了对历史和时势的深刻审视以及超越历史和现实的勇气。
《韩非子》不仅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一朵奇葩,而且也是一部立论鲜明、论谈犀利、文势充沛、气势磅礴的散文杰作。
其中的寓言故事不仅数量多,而且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我国文学创作史上的宝贵财富。
鬼谷子文言名篇全集鬼谷子,姓王名诩(或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末战国初时人。
祖籍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云雾山鬼谷岭。
“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是先秦诸子之一。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王诩像(17张)祖(其实也是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
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
一是神学:
日星象纬,占卜八卦,预算世故,十分精确;
二是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军,鬼神莫测;
三是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
四是出世学,修身养性,祛病延寿,学究精深。
《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被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
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主要讲述有关谋略的理论。
论语文言名篇全集《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中庸文言名篇全集《中庸/作者:
子思》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作者:
子思》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但最早探索《中庸》的并非儒生,而是卒于宋真宗乾兴元年的方外之士——释智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