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知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电动汽车知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汽车知识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电动汽车的困难是目前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还因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至于使用成本,有些试用结果比汽车贵,有些结果仅为汽车的1/3,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及当地的油、电价格。
电池是电动汽车发展的首要关键,汽车动力电池难在“低成本要求”、“高容量要求”及“高安全要求”等三个要求上。
要想在较大范围内应用电动汽车,要依靠先进的蓄电池经过10多年的筛选,现在普遍看好的氢镍电池,铁电池,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
氢镍电池单位重量储存能量比铅酸电池多一倍,其它性能也都优于铅酸电池。
但目前价格为铅酸电池的4-5倍,正在大力攻关让它降下来。
铁电池采用的是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铁元素材料,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也有厂家采用。
锂是最轻、化学特性十分活泼的金属,锂离子电池单位重量储能为铅酸电池的3倍,锂聚合物电池为4倍,而且锂资源较丰富,价格也不很贵,是很有希望的电池。
我国在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开发方面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电动汽车其他有关的技术,近年都有巨大的进步,如:
交流感应电机及其控制,稀土永磁无刷电机及其控制,电池和整车能量管理系统,智能及快速充电技术,低阻力轮胎,轻量和低风阻车身,制动能量回收等等,这些技术的进步使电动汽车日见完善和走向实用化。
我国大城市的大气污染已不能忽视,汽车排放是主要污染源之一,我国已有10个城市被列入全球大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之中。
我国现今人均汽车是每1000人平均10辆汽车,但石油资源不足,每年已进口几千万吨石油,随着经济的发展,假如我国人均汽车持有量达到现在全球水平-每1000人有110辆汽车,我国汽车持有量将成10倍地增加,石油进口就成为大问题。
因此在我国研究发展电动汽车不是一个临时的短期措施,而是意义重大的、长远的战略考虑。
结构
电动汽车由底盘、车身、蓄电池组、电动机、控制器和辅助设施蓄电池六部分组成。
由于电动机具有良好的牵引特性,因此蓄电池汽车的传动系统不需要离合器和变速器。
车速控制由控制器通过调速系统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即可实现。
电动汽车简史逸闻
早在19世纪后半叶的1873年,英国人罗伯特·
戴维森(RobertDavidsson)制作了世界上最初的可供实用的电动汽车。
这比德国人戴姆勒(GottliebDaimler)和本茨(KarlBenz)发明汽油发动机汽车早了10年以上。
戴维森发明的电动汽车是一辆载货车,长4800mm,宽1800mm,使用铁、锌、汞合金与硫酸进行反应的一次电池。
其后,从1880年开始,应用了可以充放电的二次电池。
从一次电子表池发展到二次电池,这对于当时电动汽车来讲是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由此电动汽车需求量有了很大提高。
在19世纪下半叶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产品,写下了电动汽车需求量有了很大提高。
在19世纪下半叶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产品,写下了电动汽车在人类交通史上的辉煌一页。
1890年法国和英伦敦的街道上行驶着电动大客车,当时的车用内燃机技术还相当落后,行驶里程短,故障多,维修困难,而电动汽车却维修方便。
在欧美,电动汽车最盛期是在19世纪末。
1899年法国人考门·
吉纳驾驶一辆44kW双电动机为动力的后轮驱动电动汽车,创造了时速106km的记录。
1900年美国制造的汽车中,电动汽车为15755辆,蒸汽机汽车1684辆,而汽油机汽车只有936辆。
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内燃机技术的不断进步,1908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T型车问世,以流水线生产方式大规模批量制造汽车使汽油机汽车开始普及,致使在市场竞争中蒸汽机汽车与电动汽车由于存在着技术及经济性能上的不足,使前者被无情的岁月淘汰,后者则呈萎缩状态。
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
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
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
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由驱动电动机、电源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装置等组成。
电动汽车的其他装置基本与内燃机汽车相同。
电源
电源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动机提供电能,电动机将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传动装置或直接驱动车轮和工作装置。
目前,电动汽车上应用最广泛的电源是铅酸蓄电池,但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铅酸蓄电池由于比能量较低,充电速度较慢,寿命较短,逐渐被其他蓄电池所取代。
正在发展的电源主要有钠硫电池、镍铬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飞轮电池等,这些新型电源的应用,为电动汽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驱动电动机
驱动电动机的作用是将电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传动装置或直接驱动车轮和工作装置。
目前电动汽车上广泛采用直流串激电动机,这种电机具有"
软"
的机械特性,与汽车的行驶特性非常相符。
但直流电动机由于存在换向火花,比功率较小、效率较低,维护保养工作量大,随着电机技术和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势必逐渐被直流无刷电动机(BCDM)、开关磁阻电动机(SRM)和交流异步电动机所取代。
电动机调速控制装置
电动机调速控制装置是为电动汽车的变速和方向变换等设置的,其作用是控制电动机的电压或电流,完成电动机的驱动转矩和旋转方向的控制。
早期的电动汽车上,直流电动机的调速采用串接电阻或改变电动机磁场线圈的匝数来实现。
因其调速是有级的,且会产生附加的能量消耗或使用电动机的结构复杂,现在已很少采用。
目前电动汽车上应用较广泛的是晶闸管斩波调速,通过均匀地改变电动机的端电压,控制电动机的电流,来实现电动机的无级调速。
在电子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它也逐渐被其他电力晶体管(入GTO、MOSFET、BTR及IGBT等)斩波调速装置所取代。
从技术的发展来看,伴随着新型驱动电机的应用,电动汽车的调速控制转变为直流逆变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在驱动电动机的旋向变换控制中,直流电动机依靠接触器改变电枢或磁场的电流方向,实现电动机的旋向变换,这使得孔子哈电路复杂、可靠性降低。
当采用交流异步电动机驱动时,电动机转向的改变只需变换磁场三相电流的相序即可,可使控制电路简化。
此外,采用交流电动机及其变频调速控制技术,使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更加方便,控制电路更加简单。
传动装置
电动汽车传动装置的作用是将电动机的驱动转矩传给汽车的驱动轴,当采用电动轮驱动时,传动装置的多数部件常常可以忽略。
因为电动机可以带负载启动,所以电动汽车上无需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离合器。
因为驱动电机的旋向可以通过电路控制实现变换,所以电动汽车无需内燃机汽车变速器中的倒档。
当采用电动机无级调速控制时,电动汽车可以忽略传统汽车的变速器。
在采用电动轮驱动时,电动汽车也可以省略传统内燃机汽车传动系统的差速器。
行驶装置
行驶装置的作用是将电动机的驱动力矩通过车轮变成对地面的作用力,驱动车轮行走。
它同其他汽车的构成是相同的,由车轮、轮胎和悬架等组成。
转向装置
专项装置是为实现汽车的转弯而设置的,由转向机、方向盘、转向机构和转向轮等组成。
作用在方向盘上的控制力,通过转向机和转向机构使转向轮偏转一定的角度,实现汽车的转向。
多数电动汽车为前轮转向,工业中用的电动叉车常常采用后轮转向。
电动汽车的转向装置有机械转向、液压转向和液压助力转向等类型。
制动装置
电动汽车的制动装置同其他汽车一样,是为汽车减速或停车而设置的,通常由制动器及其操纵装置组成。
在电动汽车上,一般还有电磁制动装置,它可以利用驱动电动机的控制电路实现电动机的发电运行,使减速制动时的能量转换成对蓄电池充电的电流,从而得到再生利用。
工作装置
工作装置是工业用电动汽车为完成作业要求而专门设置的,如电动叉车的起升装置、门架、货叉等。
货叉的起升和门架的倾斜通常由电动机驱动的液压系统完成。
公司主要生产三厢电动轿车,两厢电动轿车,微型电动面包,油电双动力轿车及各种助残电动车。
是德州市目前品种最全,款式最多的电动轿车厂。
2007新能源汽车年度发展报告(政策篇)
2007年是国际社会践行能源和环境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
世界各地区和国家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和环保政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紧锣密鼓地制定和出台。
市场的需求和政策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开发与普及的步伐。
一年中,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动一如既往。
欧盟为了实现代用燃料到2020年占23%市场份额的目标,进一步在生物燃料、天然气、氢气等技术开发和应用上采取推动措施;
新的能源政策法案实施两年来,美国不断增加财政支出用以支持代用燃料汽车的开发和推广,近期对可再生燃料的开发尤其重视;
而另一些发展中国家,诸如巴西、菲律宾、泰国等则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制定了多项鼓励代用燃料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
国际上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技术开发体现出如下特点:
动力系统方面,混合动力驱动技术、燃料电池技术以及氢发动机技术继续取得一系列突破;
代用燃料方面,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对生物燃料的需求,国际上利用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技术曾出不穷。
液化天然气、合成油、二甲醚、氢气等新型燃料的车用示范项目也在具有资源条件的国家普遍开展。
我国于2007年初正式启动了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节能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的技术研发、产业化和公共服务类课题,至此,继“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和“清洁汽车行动”之后我国新一轮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拉开了序幕。
而2007年9月颁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则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出了目标和保障措施,对汽车用可再生燃料的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7年11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管理进入新的阶段。
在技术标准方面,我国在这一年颁布了第一项生物柴油国家标准,同时还进行了天然气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内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我国通过国家组织的产学研合作攻关的科技开发项目,在新型汽车动力系统和代用燃料的技术开发上取得了多方的突破,但与同一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差距。
面对差距的盲目跟进当然不是明智之举,选择适合中国发展环境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然后坚定地走下去才会有真正的出路。
2007年,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探索方面,本土企业在频频发力:
你推油电混合,我攻氢动力,奇瑞与中石化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石化将协助奇瑞研发新能源车?
?
甲醇燃料车;
海马有了H12电动车,上汽则有了上海牌的混合动力车,长安也拿出了杰勋混合动力版;
一汽自主研发的天然气发动机、柴油机电控共轨系统、一汽奔腾混合动力轿车等预计2009年上市,东风公司也展示了东风猛士混合动力高机动性越野车和天然气发动机产品。
纵观2007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