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十一五城镇化建设专项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4133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市十一五城镇化建设专项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贵阳市十一五城镇化建设专项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贵阳市十一五城镇化建设专项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贵阳市十一五城镇化建设专项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贵阳市十一五城镇化建设专项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阳市十一五城镇化建设专项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贵阳市十一五城镇化建设专项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市十一五城镇化建设专项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阳市十一五城镇化建设专项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城镇化的推进程度,因此,本规划选取了城镇化率作为核心指标,同时为了避免该指标的不足,考虑到城镇化的实质,设计了综合反应城镇化经济、社会、生态发展水平的辅助性指标,构成城镇化指标体系。

“十一五”期间,加快推进城镇化对贵阳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加快城镇化建设是贵阳市加速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目前,贵阳市处于工业化中期加快发展阶段,作为经济过程的工业化和作为社会过程的城镇化是共同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其次,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GDP1到2个百分点。

因此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实施建设“大贵阳”战略的重要支撑,是贵阳市实现“两个率先”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

第三,加快城镇化建设是贵阳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需要。

目前贵阳市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压力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在空间上均受到制约,大力发展各级城镇有利于缓解城市中心区压力;

第四,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举措。

贵阳市尚有农业人口186万人,其中50万人左右仍未脱贫,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五,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加快生态经济市建设的有力保证。

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和城镇空间结构是贵阳市推进城市循环经济和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本规划为贵阳市“十一五”规划体系中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对《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深化细化,是政府对城镇化进行管理、引导、规范的纲领性文件,本规划以总纲为依据,注重与其它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

编制本规划的目的是:

阐明我市城镇化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十一五”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形势,明确“十一五”期间推进城镇化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确定“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本规划期为2006至2010年,其中,涉及长远发展的布局等内容展望至2020年。

第一章城镇化建设现状与评价

第一节城镇基本情况

贵阳市现辖6区、1市、3县,即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清镇市,开阳县、修文县、息烽县,共80个乡镇(其中30个建制镇、50个乡),行政区域面积803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29平方公里,2005年末总人口为353.09万人。

贵阳市是贵州省省会,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和商贸、旅游、服务中心。

贵阳市拥有铝土矿、磷矿及煤矿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并基本形成“青山入城,林海环市”的生态休闲城市森林体系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十五”以来,贵阳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05年GDP达525.62亿元,同比增长14.6%;

人均GDP已达14934元,同比增长13.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928元,同比增长10.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7%。

“十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12.8%,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6%。

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加快了贵阳市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第二节“十五”城镇化现状

“十五”以来,贵阳市委、市政府实施了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的“三轮驱动”战略,2003年决定实施建设“大贵阳”、2005年初决定实施“加快生态经济市建设”的战略,极大地推进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2005年贵阳市城镇化率已达63.4%,高于全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约20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城镇化水平36.4个百分点,也高于邻近省份省会城市。

同时,贵阳市工业化率同期为42.0%,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符合世界各国城镇化进程的规律。

通过各种措施,“十五”以来,贵阳市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一是金阳新区一期建设基本成形,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17平方公里一期建设范围内主干道、供电、供水、供气、电信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市级行政中心一期建成并实现搬迁,二期也即将建成;

贵阳一中建成并投入使用;

建成碧海花园、景怡园等大型经济适用住房楼盘;

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微硬盘基地建成投产、科技大厦基本建成等。

同时,商贸、娱乐、旅游服务及文化、体育、教育等设施建设正在进行。

二是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建成中心城区连接金阳新区的主干道;

老城区出口公路、道路、停车场、桥梁、人行天桥等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顺畅便捷的交通网络正在形成;

城市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商贸、旅游、物流等功能进一步显现;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8.31平方米,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林城”形象、城市品位和环境竞争力显著提升,城市的聚集、辐射、带动功能明显增强。

三是小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活力得到增强。

“十五”以来,贵阳市进一步加大了小城镇道路、通讯、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县城、重点建制镇、普通集镇的梯次建设格局基本形成,小城镇面貌有较大改善,城镇质量明显提高,崛起了一批经济实力较强,设施比较配套,环境优美的城镇。

综合分析我市城镇化现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及发展趋势,我市已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

第三节“十五”城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贵阳市城镇化率已达63.4%,仅从此项指标来看,我市城镇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城镇化的实质(即“四化”)来衡量,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支撑城镇化的产业基础不牢。

由于历史、地缘等因素影响,贵阳市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

大部分乡镇的第二产业发展缓慢,对城镇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强;

第三产业层次更低,市场发育不健全,加上“九五”以来,产业投入明显不足,发展不够充分,致使贵阳市推进城镇化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城镇二三产业无法充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2、城镇基础设施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贵阳市城镇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中心城区规模小,小城镇基础设施不配套,城镇功能不强,综合开发率低。

“三县一市”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部分乡镇缺乏相应的水、电、路和环卫等配套设施,城镇功能不完善。

3、城镇化进程缓慢。

全国2000年城镇化率为37%左右,到2005年已达43%,平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以上。

贵阳市城镇化率2000年达61.2%,2005年为63.4%,平均每年增加0.4个百分点,增速大大低于全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距离我市规划目标相差较大。

4、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2005年全市城镇化率为63.4%,其中云岩区、南明区城镇化率达到或接近100%,小河区城镇化率达到83%,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分别为63.5%、35%、38.8%,而三县一市不足或仅为30%左右。

贵阳市各区、县(市)城镇化水平分别处在中、低城镇化的不同阶段。

城区、县(市)及乡镇之间差距太大,多数小城镇规模偏小,发展水平存有较大差异。

5、城镇建设缺乏特色。

贵阳市不少乡镇在集镇建设过程中,缺乏系统的、配套的、连续的城镇规划,同时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狭窄,导致一些小城镇定位不清、盲目发展、特色不突出,小城镇的聚集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产业发展环境差。

6、城镇管理体制落后。

由于推进城镇化存在认识偏差以及管理体制不顺,相当一部分农民土地被征用,造成严重的“城中村”问题,已成为城市管理和建设的盲点和难点。

同时,农民土地流转制度、社保制度、教育制度的滞后等相关机制不配套,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第二章城镇化发展环境和形势判断

1、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为我市城镇化迎来加快发展的机遇。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努力使经济增长方式有比较明显的转变,人民生活由初步小康过渡到水平较高、比较宽裕的小康,人均GDP高于目前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农业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取得新的进展。

此间我国城镇化进程将由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共同推动加速发展,并将进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阶段,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和特色经济优势产业的发展,将加速城市之间的要素流动,促进城镇化的加快发展。

2、贵阳城市经济圈的确立和发展,将进一步加快我市城镇化进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到来,发挥贵阳市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与相关区域的经贸合作,为区域经济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和扩大区域影响力,贵阳市将发挥应有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将逐步推进“贵阳城市经济圈”建设,为我市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在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成为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3、贵阳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贵阳市经济发展进入加快发展时期。

2005年,我市城镇化率达到63.4%,年人均GDP已达1800美元左右,按照发展经济学理论,已处于经济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为我市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带来机遇;

同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城镇化进程。

近几年,是贵阳市城市建设力度最大,市容、市貌发生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是城市形象、环境和竞争力提升最快的时期,是小城镇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的时期,是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

这些都为我市“十一五”期间加快城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体来讲,“十一五”期间我市城镇化将面临比以往更好的发展环境,进入更快、更好的发展阶段;

同时,也将面临就业、社会保障、老龄化、生态环境、社会建设、人的素质等诸多问题及矛盾的挑战。

第三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贵阳市推进城镇化战略,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继续实施“三轮驱动”战略,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总体思路:

遵循城镇化发展基本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贵阳城市经济圈发展,以转移农村人口为目的,加快以贵阳市城区为载体的城市化,充分发挥大城市基础设施、文化等资源要素的集聚优势,做大贵阳市;

加快以县(市)及基础条件好的城镇为载体的城镇化。

以产业支撑为重点,积极稳妥地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以卫星城镇、重点城镇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铁路、高等级公路沿线、工矿区、旅游区以及集贸区周围的一般特色城镇建设;

逐步形成梯次结构合理、区域分工明确、基础设施配套、社会文明进步、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

第二节发展目标

到2010年城镇体系的构建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明晰的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区、卫星城镇、重点城镇、一般特色城镇的城镇体系。

中心城区功能完善、规模扩大、区域辐射能力增强;

次中心城区功能较为完善、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强;

卫星、重点城镇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吸纳能力逐步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