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33928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江省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x

防雷减灾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

3.5 

防雷工程专业设计与施工的管理条款。

3.6 

防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机构、管理方式。

3.7 

罚则条款。

4.熟悉和掌握《浙江省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90号)中下列条款:

4.1 

制定《浙江省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的目的。

4.2 

遵守《浙江省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的主体。

4.3 

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原则和机构。

4.4 

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的管理条款。

4.5 

防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管理条款。

4.6单位和个人在雷电灾害救援和调查中应尽的义务。

4.7 

5.熟悉和了解《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10号)中下列条款:

5.1 

掌握资质等级的划分和各等级相应的设计、施工范围。

5.2 

掌握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活动中的禁止条款范围。

5.3 

了解申请单位必备的基本条件。

5.4 

了解申请单位应提交的书面材料。

5.5 

了解资质申报程序。

5.6 

掌握监督管理和罚则条款。

6.熟悉和了解《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第11号)

6.1 

掌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的负责机构。

6.2 

掌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范围。

6.3 

了解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程序和要求。

6.4 

7.熟悉和了解《浙江省防雷产品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7.1 

掌握制定《浙江省防雷产品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法律依据及目的。

7.2 

遵守防雷产品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机构。

7.3 

了解防雷产品备案应提交的材料。

7.4 

了解防雷产品备案与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关系。

7.5 

掌握罚则条款。

8.熟悉《浙江省防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资格管理办法》)中下列内容:

8.1申请防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的基本条件和申请程序。

8.2不得申请资格证的情形。

8.3资格证的审验程序和内容,审验不予通过情形。

8.4持有资格证的人员再培训的年限。

8.5资格证予以注销的情形。

8.6资格证有效期,有效期满后的换证程序。

8.7资格证遗失补证程序。

8.8《资格管理办法》何时开始实施,由哪个组织负责解释。

第二部分 

雷电与电磁兼容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部分的要求,使考生了解雷电的形成,熟悉或掌握雷电的分类,云地闪发生过程,雷电流参数,电磁耦合过程;

了解电磁兼容(EMC)的基本知识,提高考生的防雷基本知识水平。

1.雷电的形成

1.1 

了解雷云形成的物理过程。

1.2 

了解雷云的电结构(含正极性闪击、负极性闪击)。

1.3 

了解雷云起电机制。

2.雷击(电)的分类

了解雷电的基本分类(形状分类、空间位置分类)。

了解向下闪击的四种组合形式。

了解向上闪击的五种组合形式。

2.4 

了解云地闪(直击雷)的发生过程,掌握利用外部防雷装置拦截雷电的原理,重点掌握击距(滚球半径)与雷电流大小的关系式。

3.雷电流参数

了解国内外数十年对雷电流特性观测的研究成果。

(苏邦礼 

《雷电与避雷工程》)

熟悉雷电流特性,掌握GB50057中雷电流参数。

4.了解雷电的季节分布和日变化规律。

5.了解雷电放电的危害形式和雷击选择性。

(《电磁兼容原理及技术》;

苏邦礼 

6.电磁兼容(EMC)需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熟悉EMC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了解EMC在现代科技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掌握EMC的基本要素(含干扰源、耦合途径、敏感设备等),从理论的学习到对IEC61312-1附录D“电磁耦合过程”的掌握。

(《电磁兼容原理及技术》)

第三部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标准内容

通过本部分的考试,考核考生对强制性国家防雷标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以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部分

1.总则

掌握防雷设计的目的。

掌握规范的适用范围。

掌握防雷设计应在哪些基础上确定防雷装置的形式和布置。

2.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掌握根据那几项原则进行防雷分类。

掌握哪些建(构)筑物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掌握哪些建(构)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掌握哪些建(构)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2.5 

熟悉爆炸、火灾等危险建筑的环境分类及防雷分类的对应关系。

3.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一般规定

3.1.1 

掌握各类防雷建筑物一般应分别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3.2.1 

掌握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哪些防直击雷的措施。

3.2.2 

掌握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其管道、电缆等金属物的安全距离要求。

3.2.3 

掌握架空避雷线(网)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风帽、放散管等物体之间的距离要求。

3.2.4 

掌握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的接地电阻值要求。

3.2.5 

掌握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3.2.6 

掌握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3.2.7 

熟悉当建筑物太高或其它原因难于装设独立接闪器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安装在建筑物上应满足哪些条件。

3.2.8 

掌握计算防直击雷的环形接地体所需补加人工水平接地体和人工垂直接地体的条件及方法。

3.2.9 

掌握防侧击的措施。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3.3.1 

掌握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的防直击雷的措施。

3.3.2 

掌握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烟囱等应采用的防雷措施。

3.3.3 

掌握防直击雷接地装置与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间关系和具体要求。

3.3.4 

掌握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作防雷装置时的规定。

3.3.5 

掌握当土壤电阻率≤3000Ω•m时,在采用公共接地情况下,不计及接地电阻值的条件。

3.3.6 

掌握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3.3.7 

掌握防高电位反击的措施。

3.3.8 

掌握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3.3.9掌握防侧击的措施。

3.3.10 

掌握对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的防雷要求。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3.4.1 

掌握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的防直击雷的措施。

3.4.2 

掌握当防雷接地装置与电气设备接地不共用,且与埋地金属管道不相连时,其安全距离的确定。

3.4.3 

掌握利用基础内钢筋网做接地体时,在地面以下0.5m处,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的要求。

3.4.4 

掌握当土壤电阻率≤3000Ω•m时,在何种条件下,防雷的接地装置方可不计及接地电阻值。

3.4.5 

掌握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防直击雷的措施。

3.4.6 

掌握防高电位反击的措施。

3.4.7 

3.4.8 

其它防雷措施

3.5.1 

掌握一座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确定其防雷分类的规定。

3.5.2 

掌握一座建筑物中仅有部分为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确定其防雷类别和防护措施的规定。

3.5.3 

掌握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信号灯及其它用电设备的线路,应采取的防雷措施。

3.5.4 

掌握粮、棉及易燃物大量存放的露天场地的防直击雷要求。

4.防雷装置

掌握避雷针的材料和尺寸要求。

掌握避雷带(网)的材料和尺寸要求。

掌握架空避雷线(网)的材料和尺寸要求。

掌握各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布设方式和间距、接地电阻值要求。

4.5掌握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利用金属屋面作接闪器的要求。

4.6掌握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利用屋顶上永久性金属物质作接闪器时的要求。

掌握明装和暗装引下线的材料、尺寸和敷设要求。

4.8 

掌握设置断接卡和连接板的要求。

4.9 

掌握人工垂直接地体和人工水平接地体的材料和尺寸要求。

4.10 

掌握人工接地体埋设的技术要求。

4.11 

熟悉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方法。

4.12熟悉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在靠近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3m以内时防跨步电压的措施。

5.接闪器的选择和布置

5.1 

掌握各类防雷建筑物滚球半径规定值。

掌握各类防雷建筑物避雷网格尺寸的规定值。

5.3熟悉并掌握滚球法的定义和运用原理,了解雷闪的电气—几何模型,掌握雷闪击在各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上的最小雷电流的计算方法。

6.防雷击电磁脉冲

6.1.1 

掌握防雷击电磁脉冲的一般规定。

6.1.2 

掌握在何种情况下,应在建筑物预埋等电位连接板。

防雷区

6.2.1 

熟记防雷区的定义,掌握划分防雷区的原则、目的和特征。

6.2.2 

能熟练的填出GB50057图6.2的相关内容。

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

6.3.1 

熟悉屏蔽的目的和基本屏蔽措施。

6.3.2掌握在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物附近发生雷击时,屏蔽体内部的磁场强度计算方法。

6.3.3 

掌握闪电直接击在格栅形大空间屏蔽上时,屏蔽体内磁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6.3.4 

掌握信息系统的接地除应符合一般建筑物的防雷要求外,还应符合哪些规定。

6.3.5 

掌握LPZOA或LPZOв与LPZ1区防雷区界面上的等电位连接措施和各种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积要求。

6.3.6 

熟悉LPZOA与LPZ1区界面处作等电位连接的接线夹和电涌保护器所通过的雷电流分流值的计算方法。

6.3.7 

熟悉LPZOв与LPZ1区界面处等电位连接的接线夹和电涌保护器所通过的雷电流分流值的计算方法。

6.3.8 

掌握各后续防雷区界面处进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

6.3.9 

掌握一信息系统的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与建筑物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方式。

电涌保护器(SPD)

6.4.1 

熟悉SPD的定义、分类(Ⅰ、Ⅱ、Ⅲ级试验;

电压开关型、限压型和组合型)定义。

6.4.2 

熟悉QX10.1-2002对SPD的重要技术参数定义(Uс、Uр、In、Iimp、Imax、Ipeak等)。

6.4.3 

掌握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的要求和其意义。

6.4.4 

掌握选用SPD的三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