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排成反了;
D错在国债的位置,国债的收益没有股票的高。
26.对图6解析正确的是
A.该省财政收人是随着居民收人水平的增长而增长的
B.该省地区生产总值应与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
C.该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过大不利于个人购买力的增加
D.该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
选C。
27.近年来。
广东某市委市政府以城乡社区民主自制和社会组织“自立、自主、自律”发展为两大着力点,推动法律、体制、能力三大建设,形成了“党委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为主体,人民群众为主人”的社会管理新机制,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和拥护。
这说明
①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获得了行政权力
②新机制使政府,社会与公民的关系定位更合理
③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
④新机制有利于调动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
选A。
28.表为某人大代表20XX年工作总结的部分内容
表2
20XX年
联名向县人大提交“加快我县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议案;
联名对县政府财政预算中的采购项目提出质疑并要求答复;
对县农业局“农机支农”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根据其内容,可以看出
A.人大代表有依法行政的义务
B.人大代表有权提出意见并直接处理问题
C.该人大代表有权监督政府的工作
D.该人代表行使了提案权、审议权、问责权
选C
29.在20XX年世贸组织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各成员普遍认同应加强世贸组织的作用,呼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但在多边贸易机制未来方向性问题是存在明显分歧,据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①各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是对称的
②世贸组织推动国际分工和资源的全球配置
③各成员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
④多边贸易机制的发展能消除竞争和冲突
A.①④B.①②C.②④D.②③
选D。
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在世贸组织中的权利并不对称,义务并不平衡
30.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这体现了文化
①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
③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④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选A
31.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旅游品牌。
该县的这一做法是基于
①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②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选B,文化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经济与文化发展不是同步的,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32.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
这集中反映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④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33.“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每个产品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
这体现了
A.系统优化的方法
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产品改变世界的转变
D.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
34.对图7漫画《以大为荣》所示的文艺创作倾向,评价正确的是:
①创作者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肯定
②创作目的和动机违背了创作规律的客观性
③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也具有导向作用
④该作品的创作无法体现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5.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学生可通过高考入学的“农转非”政策取得城镇户口,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提高,城镇户口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有些已办理“农转非”的学生甚至有了“非转农”的念头,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时代精神的精华发生了变化B。
主体的认识能力发生了变化
C.社会生活的本质发生了变化D。
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36、(29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9.9%,20XX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
西方经济学界以苏联、东欧为参照,不能合理解释中国改革与经济高速增长并行的独特现象,将比称为“中国之谜”。
材料二:
中国经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
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
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
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
材料三: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懒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XX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逻关于“不改革放开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简析:
中国之谜“的原因:
(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放开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13分)
37.(23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为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驾护航”。
20XX年11月,财政部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继续深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设立财政专项,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制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
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1)运用政府责任和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11分)
二、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仅供参考
岭南历史工作室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学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
解析:
题眼:
“商代”、“牛耕”。
A项“牛骨”不等于“牛耕”,排除;
《诗经》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排除B;
孔子学生冉耕为春秋时期的人,排除C;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文字,“牛牵引犁头启土状”说明当时可能出现了牛耕,故正确答案选D。
答案:
D
1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
A.分封制的巩固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宗法制的消亡D.君主专制的消弱
汉武帝时,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该现象说明了诸侯权力的削弱,反映了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正确选项为B。
B
1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
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
据此可知,他主张
A.限制君权B.削弱相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D.废除三省六郡制
材料之意:
宰相制度条件下,宰相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君权,选A。
A
15.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D.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注意图片下方标题“国民革命军第一军”。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1925年8月成立,源于黄埔军校的教导团,是国民政府中央军的嫡系主力部队,故正确答案选C。
袁世凯独裁卖国(1912—19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后)、五四运动(1919),其他选项时间不符。
C
16周恩来说:
“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在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以后大哗,不以为然。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依据所学,材料中“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是指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即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选D。
中国工人阶级1919年五四运动就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排除A;
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担心革命离工人阶级太远,并非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排除B;
材料与外交政策毫无关系,C明显错误。
1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新中国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正确答案选C。
一大召开前夕,即1954年之前,排除B(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D(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A明显错误。
C
1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
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
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致地扭或拉。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有必要
C.《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D.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主张信仰《圣经》和上帝即可得救。
而罗马教皇宣扬“因行称义”,认为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
因此,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选D。
二者都是将《圣经》作为信仰的基础,排除C。
19.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